分卷閱讀34(1 / 2)

呂布本只是隨意瞄了眼,結果依稀感到一些眼熟,不由得頗感興趣地問了句:「噢?此刀莫非就是……」

知他未竟之語,李典笑贊:「大人慧眼如炬,正是當日蒙王司徒大人相贈、與干將、莫邪同出一隕鐵之寶刀七星。」

這就是那日曹操孤身一人去董卓府上行刺所持的短刀,也是從那之後,他忠義英勇之名揚天下。不說這短劍是削鐵如泥的神兵一把,意義亦可謂非凡。

燕清也不禁多看幾眼,心里卻是訝異。這不該在行刺失敗時,就被曹操做借口送予董卓,換取逃跑時機了嗎?怎會又回到了曹操手中?

無論如何,曹操傳遞出誠意十足的善意,呂布也不會不給面子,當下就盛情招待了李典。

待他回去驛所,呂布轉身問二位軍師:「還請先生們教布,此子實為何事而來?」

賈詡看了燕清一眼,見他仍在沉吟,並無先答之意,便道:「曹恐將軍行事無常,趁虛攻打其後營,特來交好也。」

不得不說,賈詡這一句話,叫燕清豁然開朗,走出了其中一個思想誤區。

他竟忘了,曹操這時手頭捏著的實際兵馬人數,還沒有呂布的多。畢竟他正陷入苦戰,尚沒平定兗州,既未獲那些青壯,也未來得及屯田招兵;相比之下,呂布這回非是被董卓殘黨相逼敗走,而是衣錦上任,端的是兵強馬壯,又占了護天子的忠烈大義,曹操自然怕呂布這不按常理出牌的,萬一帶著虎狼之師趁他後方空虛,把他根據地給端了,那他又得無處可去了。

「文和所言極是。」燕清想了想,又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既送禮來,將軍還禮便是,何懼之有?」

於是呂布便聽從了兩位軍師的意見,客客氣氣地備好回禮,待到數日後李典主動辭行,再交予他帶去,表示願與曹軍交好之意。

燕清在這些天來,都謹慎地著人暗中觀察李典的一舉一動,尤其留意他是否有與旁人交頭接耳,密謀不軌,然而李典始終規規矩矩的,並無可疑之舉,走前也未提出任何涉及錢糧的要求,好似當真為親善而來。

燕清心中疑惑不減反增,越發覺得曹操在醞釀什么了不得的陰謀詭計。

直到最後一日,李典在打點好行囊,預備離去之前,叫燕清萬萬沒想到的是,竟忽地就往他府中而來了。

第26章將計就計

在得到李典光明正大地往他這來的消息後,燕清微微凝眉,他心思活絡,當即就明白過來,這分明是個欲要離間他與呂布的赤裸裸的陽謀。

頓時被氣樂了。

不愧是只有一米六幾的偉丈夫,曹操雖身高不顯,就盡長在心眼上了,又有荀等能人異士給他出謀劃策,不知是誰想出來的計謀,以至於一邊在前線打著仗,一邊分神處理後顧之憂,還順手挑撥一下虎鄰的內部團結。

時機抓得也巧,正是眾所周知、作為軍師祭酒的燕清因區區小過就抓上高台,當眾打了二十軍棍,蒙受了這份奇恥大辱,傷口初愈的當頭。

就算燕清表明自己毫不計較呂布的公私分明,獎懲有序,可不清楚那『軍棍』真相的,又有幾個會就此相信他未對呂布的翻臉無情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