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0(1 / 2)

著實不舍拱手讓人。若奉孝不嫌,屆時不妨由清行教導一職?」

居然是厚顏無恥地毛遂自薦了。

似是震驚於他的臉皮厚度,郭嘉一時無話,定定地看了他一會兒,直到呂布銳利的眼刀也悄然劃了過來,才淡然移開。

卻是極出乎燕清意料地,輕快回道:「重光既有此意,嘉自是求之不得,如此,犬子便托付給重光了。」

燕清:「……」

他簡直後悔得想把方才說的話吃回去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個外表看著還能稱句錦綉,內在其實充斥著投機取巧的草包的人,哪兒拿得出什么去教郭嘉獨子?

至於說起他拿手的……那是要教郭奕吹牛逼,還是搞搞基?

好在郭奕現在還小得很,即使郭嘉應承了,等到真正啟蒙的時候,多半也給忘得一干二凈了。

實在不行,他也能以事務纏身的理由將這活推辭。

燕清蛋疼了一會兒,很快冷靜下來,開口再詢:「現糧草充沛,春耕順利,依清之見,自下月起軍屯一事當先緩緩,叫兵士們速速棄農回營,多訓練備戰。省得他們拿慣了鋤頭見多了庄稼,連最根本的抗戰殺敵之力都忘得一干二凈了。」

軍屯跟民屯不同,少了大量在閑置期間就成不勞而獲的嘴巴,叫他們投入到農耕當中後,固然能極大程度地緩解軍糧的壓力,可長時間脫離作戰體系,也不可避地帶來了戰斗力下降的巨大弊端,史上的曹魏軍團就不得不在後期咽下了這枚苦果。

盡管糧食的積蓄上,在戰亂連綿,瘟疫頻發,災害橫行的東漢末年,永遠是扼住勝利咽喉的關鍵,可對現狀態的呂布勢而言,只要豫揚二州在秋時無人趕來滋擾,那即使打仗打個一年半載的,都不可能叫兵士們忍飢挨餓。

糧已足,就差兵了。

呂布輕輕頷首:「可。」

這時受召的武將已陸陸續續到來了,燕清便抓緊時間,將該過的事情跟最近幾天一直逮不住人的呂布飛快地過一遍,後者雖全部都點頭同意,也偶有發表幾句自己的看法,竟非信口開河,或是不解問詢,而是頗有見地。

這要是宣揚出去,那成語怕就不是吳下阿蒙,而是漢下阿布了吧。

燕清起初還既驚又喜,到後來就見多不怪了,不禁加快了速度,呂布卻也跟得上。

等來得最遲的趙雲踏入門檻,他們已是極效率地將這批需呂布親自作出裁決的要事處理完了。

諸將齊聚,依序落座,下一刻,卻是包括主公呂布在內,都習慣性地將目光給齊刷刷地投向了燕清,皆是洗耳恭聽的架勢。

初次在這種場合列席的郭嘉見此景象,不禁揚了揚眉,也配合著了坐沒坐相的閑散姿態,規矩地正襟危坐,一雙狡黠靈動,末角微翹的鳳眼則饒有興致地看向了燕清。

重光在軍中威信竟是如此之高?

燕清對此也是習以為常了,淡定地自座上起身,掃在座之人一眼,開門見山地笑道:「今夏乃起兵之時,諸君可准備好了?」

武將聞言面面相覷了一陣,很快就由職位最高的高順做了代表。

高順向來言簡意賅,這時的問題也極其爽快,直截了當地問道:「打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