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3(1 / 2)

酬而自願前來的民夫;開放的書館里念書聲琅琅動聽,聘的夫子需通過一些頗復雜的考試才能上任,條件倒很是優渥……

一個渴望著能在相中的主公跟前大展身手,一鳴驚人,能不折不扣地做到百步穿楊的神射手,竟是除了有事沒事能去城外獵些野味來,似乎就沒任何用武之地了。

太史慈有些茫然地混了段時日,難道真要去投軍,再按部就班地等待升遷機會不成?

未也太自貶身價了。

就在他的心緒徘徊在不甘心和不願再荒廢下去之間搖擺不定,尚未下定決心時,事情就迎來了轉機:祥和的日子很快就被河北燃起的戰火所擾亂。

盡管揚州離得頗遠,除當地軍隊被調走許多,路上多了行色匆匆的軍漢外,於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並沒甚么影響可言,太史慈還是整個人都徹底興奮了起來。

在聽得周太守忽地背棄呂布,投去公孫瓚時,盡管外人都唾罵他忘恩負義,不識好歹,將事做得如此之絕,太史慈卻漸漸升起了種很是模糊的預感。

再等上一月,就聽聞袁紹與公孫瓚握手言和,暫且聯盟,要合力對抗呂布的消息,果真是他久等的立功良機!

只是要直接追隨大軍去往前線官渡的話,就很不恰當了。

別的不說,倘若被流星馬探發現,他這行蹤詭秘,不被當做細作就好了,怎會有機會大放異?

反倒是現今不算起眼,混亂不堪的青州,是決定戰勢持續多久,兩勢盟誓有多牢固的關鍵。

太史慈盤算片刻,立即就拿定了主意,擐上銀甲,購入良馬,背負寶雕弓,拴鐵槍手戟,吃了頓飽飯,又帶上幾日用的干糧和盤纏。

最後與對此習以為常、只千叮萬囑他切記報答燕揚州恩情的母親話別後,就意氣風發拍馬飛騎,踴躍地往青州的方向去了。

他先沿下蔡至細陽,過九里山去沛,輾轉至東平,眼見著就快到歷城時,意外得悉了北海太守孔融已在半月前,死於黃巾圍城的消息。

太史慈細忖許久,就不慎耽誤了一小會兒功夫,沒能在天黑前趕進城中,便入了密林,尋一隱秘之處,將馬兒栓在一粗壯的樹干上,取了空空如也的水囊,尋思著趁還沒黑透將水袋裝滿,也順道洗把臉神神,就循著潺潺流水聲去了。

去時的路比想象的還要遠上一些,等太史慈找到水源,如願將水滿上,再一邊心不在焉地啃著干饢,一邊往來時的方向走時,就捕捉到了輕微的動靜。

雖然被風帶起的樹葉沙沙聲給掩蓋了大半,可他聽力過人,依然清晰地分辨出,那是馬蹄踩斷干枝時特有的脆響。

天已黑透,卻連火把也不點上。

在青州境內怎會有這么一支特意掩藏行蹤的兵馬?

莫不是太過晦氣,遇上山匪了?

太史慈微微凝眉,把才啃了幾口的糧饢揣回懷中,將背上的弓箭換到了手里。

緊接著就聽到那些的響動離得越來越近,他仗著藝高人膽大,也不趕緊退去,而是反其道而行,悄無聲息地伏入長青灌木當中。

不一會兒,就見到一個模糊的人影一晃,緊接著傳來一個特意壓低了的聲音匯報道:「水就在此處!」

太史慈不僅箭法絕世,在耐心上,也是難覓的好。他一動不動地伏著,任枝葉上那些冰寒刺骨的水珠滲入衣料,也宛若毫無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