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8(1 / 2)

顯現出了威力。

當諸葛亮第一次被往往在第二和第四之間徘徊的陸遜超過後,整個人都懵了一懵。

盡管陸遜贏了一回,也沒去他面前耀武揚威,可諸葛亮仍是受到莫大刺激,再不去琢磨那把巧的新制小弩了,都快要效仿古人頭懸梁錐刺股,才將這距離再度拉開。

盡管又奪回了頭名的寶座,但任誰都看得出來,他們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縮小。

於是諸葛亮再沒喘息的閑暇,也被逼著不斷向學,倒讓夫子頗為欣慰。

在燕清稍稍閑下來後,就發現了陸遜的異狀,居然整個人都被熬得瘦了一大圈,哪里能不心疼。

兒子懶惰怠學,父親發愁;兒子勤奮過頭,也還是得發愁。

書海無涯,哪兒有糟蹋身體地拼命念,就能念完的?

在了解了事情的大致後,雖不知道他們起矛盾的根源何在,燕清思來想去,還是立即找另一個家長呂布來談了幾句。

呂布根本不想理倆小毛孩兒的明爭暗斗,直接大手一揮,全盤交給燕清處理了。

燕清原本還想多勸他幾句,卻換來呂布興致勃勃的摩拳擦掌:「要上手揍嗎?揍多了就聽話了。」

燕清無法,只好尋了對此樂見其成的夫子進行了長談,又將陸遜抓來耳提面命一番,才把這場激烈的爭斗給中止了。

陸遜又開始乖乖按時回家,諸葛亮又能有時間擺弄他的小發明。

其實,閑得沒事就愛折騰手工、弄些奇奇怪怪的小創造品的諸葛亮,要是去到後世,顯然更適合歸到理科,而秉君子之道的陸遜,則是徹頭徹尾的文科生。

按理說是南轅北轍的兩個人,偏偏就這么杠起來了。

燕清對此無比好奇,也不是沒問過陸遜,然而一向對自己有問必答的他,這次卻堅持不肯開口。

諸葛亮亦是。

燕清別無他法,唯有繼續揣著這疑問,留待日後自己找尋答案了。

結果答案沒找到,他以為已是偃旗息鼓的戰役,卻隨著鄉試的即將舉辦,又要死灰復燃了。

燕清累得不行,橫豎左右無人,也不怕失了風儀,在拿了條熱巾子敷眼後,直接枕在呂布那結實的大腿上了。

又嫌它太硬,於是抓過呂布一條胳膊,將稍微柔軟一點的掌心墊在腦後,才無奈道:「我與你如此親厚,勝似夫妻,兒子們怎會相處不睦?」

呂布揚了揚唇角,顯是很喜歡前半句,卻不欲對後半句發表意見。

寶貝祭酒心腸太軟,管教不來頑劣之處。但這也無妨,要重光實在擔心他們處不來的話,等考完試,就拎著諸葛亮狠狠揍一頓就好了,當初老爹不也用棍棒教訓的自個兒?

如此,諸葛亮就不得不對陸議態度好些。

至於陸議那小子,雖惺惺作態得挺討人厭,到底不是個會主動找人麻煩的好脾氣,又被重光捧在手里恨不得寵上天去,輕易教訓不得。

燕清不知呂布心里算盤打得嘩啦啦響,在育兒經方面感嘆了幾句後,就轉到別處去了:「馬忠這都去了快兩年了,可有信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