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8(1 / 2)

:「依大哥的意思,此事關鍵,卻非在擊殺呂布?」

劉備將那密函封好,卻不著急送出,而是沉吟片刻,才斟酌著開口道:「因有虎牢關退呂一役,若我們兄弟三人留下,就注定成為陛下用以刺殺呂布的上佳人選。」

張飛意猶未盡地放下畫筆,這會兒插了一嘴:「上回是呂布那廝運氣好,見勢不妙就逃了,這回若布置周全,斷他後路,定叫此賊留下狗命。」

劉備道:「那依三弟看,假使我等僥幸成事,叫呂布命喪當場,其殘部當如何?陛下連朝廷公卿都無法掌控,就能在殺害呂布後,將其人馬攏,納為己用么?還是他們會因群龍無首,便作鳥獸散?」

關羽與張飛具都心中一凜,不說話了。

劉備心平氣和地繼續道:「依我看,呂布威勇,卻只為勢之形,燕清謙遜,方為皮中骨!呂布死,不過亂一時之形,燕清活,則主心骨仍安好無恙。以他在勢中威望,要編前主部曲,防其散亂,不吹灰之力。」

其實最讓劉備忌憚的,非是燕清善於謀算,往往先人一步;也非是他的伯樂之才,能相人用人;更不是他將勢中上下階層打理得井然有序,能言善道;而是他近來折騰出的這科舉取士之道。

其他三項,雖看著亮眼,卻只在一時,且全依托於他一人的胸襟氣魄之上。等一日燕清不復存在,那些依附於此的安穩平靜,也就跟著分崩離析了。

可這科舉考試,目前雖仍有瑕疵,真正蘊含的能量與價值,卻足夠叫劉備望而生寒。

他毫不懷疑,若任由燕清將其完善,那便是遠則是千秋傳世之功,近則叫呂布勢人受益無窮。

無需多久,就可徹底絕了其他諸侯發展的前路。

唯有盡快將燕清殺了,才能叫由其推行的科考夭折。

關羽肅容接道:「待他緩過一口氣來,定要罪坐我等。而在此城當中,哪怕有飛天遁地之能,也難逃一劫。」

劉備道:「正是。」

攛掇這一切的劉協到底是大漢天子,只要燕清暫不想取而代之,就不會動他,可要將涉事人員殺害殆盡,為呂布報仇雪恨,那是再天經地義不過的了。

在燕清的滔天怒火下,有名無權的劉協,又如何保得住這些為清君側不惜性命的功臣?

而首當其沖的,就是千辛萬苦截殺呂布的這三兄弟。

關羽若有所思道:「既然如此,何不棄呂布而殺燕清?」

殺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怎么看都比直接殺武藝天下無雙的呂布要容易成事。

最視作心腹的愛臣燕清身殞,呂布定會怒不可遏,但同時也使他心神大亂,行報復之事時毫無分寸,給人可乘之機。

他要能清醒過來,不過失了一重要臂膀,要重振旗鼓,也非難事。可他若自此恢復剛愎自用、多疑猜忌的本性,又失了調和之道的燕清輔佐,不過凡庸。

那些胸懷大志的智能之士會否失望之下棄他而去,就不得而知了。

雖未有十成把握,亦可奮身一賭。

劉備道:「我剛才所書,正是為此。只是他們自有主張,我等人微言輕,不見得會被他們采納。」

恐怕認為他們之所以這般建議,是貪生怕死,不願對上呂布罷了。

關羽長嘆一聲,也是想到這種可能,默然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