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紛爭四起(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1822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話說兩頭。

慈寧宮內,慈禧一早接到英俄兩國公使前來抗議的事後,便是一陣慌亂。當兩國公使因為沒有見到光緒,更是提出要面見太後提出抗議,更讓慈禧不知所措。而派出找光緒的奴才來報,光緒又去了軍校後,便讓人傳話給兩國公使讓他們先行等候。一邊讓寇連材去找光緒,一邊傳見軍機大臣。

這時的慈寧宮內所有軍機大臣都匍匐在地上,聆聽著慈禧的怒火。

「你們是怎么辦差的,皇上下聖旨前你們怎么也不勸著點。這下引來了洋人的抗議,這如何是好?」

「你說你們,怎么都沒有一個老成持國的。出了這么大的事,你們就沒一個能拿點主意的嗎?」

「皇帝還是太年青呀,行事太過孟浪。要是處理不好又是兩國爭端呀。找著皇上沒有。」

「什么,法國公使也前來抗議?這可是三國抗議。到底找著皇上沒?」

慈禧發了一通火,說的有些口渴。隨手拿起茶杯喝了口水。可這班軍機大臣們沒有一個回話的。氣的慈禧重重的將茶杯放回桌上:「你們……還有喘氣的嗎?」

「禮親王世鐸,你是領班軍機大臣。你來說,這事該當如何處理。」

清末官場的大部分官員對於洋人還是很忌憚的。自大清對外開戰以來,從來都是輸。所以絕大多數官員都認為,凡是和洋人有關的事都不是好事,尤其是保守派。可禮親王世鐸做為領班軍機大臣多少還是和洋人打過交道的:「回太後老佛爺的話,皇上下這道聖旨原本是想激勵我八旗子弟之士氣。這旨意還是臣讓人去擬的……」

「世鐸呀世鐸呀,你讓哀家說你什么好。」沒等世鐸說完,慈禧就接過話去:「如今這等局面,該如何收場?」

世鐸低聲回答:「要不臣出面向兩國公使道個歉?」

「此法不妥。」這時孫毓汶出來說話了:「臣以為不如就讓皇上來處理此事,一則皇上已經親政,此事本應皇上出面。二則,若是出現差錯,再由聖母皇太後安撫。也可體現聖母皇太後之聖明,也可為此事留有余地。」

慈禧想了想,看來也只有此法最佳。也可體現太後的重要姓:「看看,這才是老城謀國的話。皇上找到了沒?」

「回太後,已經讓人去找了。奴才讓小寇子守在午門。等皇上一回來就回稟老佛爺。」李蓮英答道。

一會工夫外頭總算有了回音。皇上找著了,皇上一早去了趟軍校而後繞道去了學堂。已經到了午門。

那就好,慈禧松了口氣。就等著看皇上的笑話,這大清什么時候能少得了哀家。這時又一個小太監來報,皇上到了午門後,讓寇連材和唐紹儀先走了,皇上還等在午門不知何事。

皇上想干什么?慈禧對光緒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越來越摸不著頭腦。不一會兒又來了小太監才明白。光緒讓唐紹儀去兵部拿了張地圖。而寇連材竟然帶著三國公使去了太和殿。而且皇上正趕過去。慈禧心中怒火中燒,這還了得。

在慈寧宮中,要說最能體察慈禧心思的,莫過於孫毓汶了。孫毓汶看見慈禧聽說三國公使去了太和殿臉色一變,他立即跪到在地:「皇宮內院,豈能為蠻夷所開。太後,您要做主呀。」那說話聲音一副哀怨模樣。

這話聽在慈禧的耳朵里,無異於火上澆油。慈禧「騰」的一下站起來,用不陰不陽的語氣說道:「都跟著哀家去養心殿,哀家到要問問咱們這位皇上,這袓制還要不要了。」

就在慈禧帶著大小軍機們前往養心殿路上的時候,光緒已以結束了太和殿的事宜。唐紹儀才帶著三位公使走出皇宮大門之時,法國公使施阿蘭使拉著唐紹儀問:「這位大人怎么稱呼。」

唐紹儀拱拱手:「下官唐紹儀,現為皇上的秘書。」對於秘書這個稱謂,唐紹儀依然有些別扭,因為皇上到現在還沒給自已一個明確的官職。

皇帝的秘書,那可是能左右皇帝意見的人。這等重要之人自要好好親近。歐格訥恭謹的問道:「請問唐大人,貴國皇帝是何時起想修鐵路?修此鐵路有何要求?還望唐大人不吝賜教。」

回想皇上在太和殿說起鐵路之時,又是往來不易,又是交易不便。說的是煞有其事。還久懸未決。皇上在今曰中午前跟要就沒有提過。唐紹儀心中吶喊著,可面上又不能這樣說,只能順著皇上的意思接著往下說:「下官來京之時就聽說皇上早有此意,正如皇上所說。我大清受限技術與資金的原因,方才拖到今曰尚未能有結果。此次有三國相助,相信這鐵路能很快進入實質討論階段。至於要求,還是請諸位回去後拿出一份詳細的計劃書來,相信皇上會選擇一份最佳方案。」唐紹儀的意思跟本就一句話:早想干了,就是沒錢。

「唐大人,既然貴國皇帝陛下早有此意,那我立刻回去向國內發報盡快拿出方案來。還請唐大人在貴國皇帝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幾句,這鐵路要修還是先修東北段的好。」俄國公使喀西尼可能是這里面最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