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任道而重遠(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325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吟完詩的安茜接過光緒烤好的烤肉,大口的咬了下去。也不顧口中還流著油就說道:「說到烤肉,還是李少爺的最正宗。你們知道嗎?其實我很早就想來長城了。」

「為什么呀?」光緒笑嘻嘻的問著話,一邊還在翻動手中的烤肉。

光緒看安茜的眼神中滿是歡喜還帶有一絲絲哀怨。歡喜的是光緒並沒有被立志要改變中國命運的皇帝身份所拖累,如同前世的工作狂一樣就連工作所在地的燕京都沒認認真真的去游玩過。現在的光緒反而利用皇帝的身份和特權四處游玩,特別是自甲午戰爭勝利以來,利用西方列強之間的矛盾拋出利益為誘餌,讓他們相互傾軋而使中國獲得了一個發展良機。雖然曰本大規模的購艦計劃使未來的清曰之戰不可避免也將更加殘酷,但總還有至少三年的發展時間。甲午戰爭是大清立國以來在對外戰爭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勝利,這種勝利對於一直受到洋人欺凌的國人的氣勢有著無比的鼓動,加上相對有利的外部條件和西方列強們的技術資金的支持,中國走入了國家工業化發展的快車道。但是發展不是人急就能急出來的,它須要時間去學習、去積累、去沉淀,所以光緒在安排好國家發展的方向後也盡量抽出時間來放松身心,春天爬過山、夏天游過湖、秋天看過紅葉紛飛、冬天站在長城吹風,這燕京周邊算是玩了個遍。光緒每次出來都會帶四女同行,不同於只有沉默的侍衛和阿諛奉承的官員,一路上四女無拘無束的歡笑才是真正讓光緒輕松的事情。而光緒的哀怨也來於此。

約會,本來就應該是兩個人單獨而秘密的行為。雖然知道光緒皇帝身份的李菊藕也曾多次想幫忙讓光緒和安茜獨處。但不知道安茜是真傻還是裝傻,每每出來非要其它三女同行。這讓光緒無比哀怨。

對於安茜要來長城的理由是:因為長城是漢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第一條防線,從古自今無數男兒為保家國在長城內外英勇奮戰,每一塊長城的磚都沾染著漢人好兒郎的鮮血。這是她從小起就聽父親和先生無數次說起,後來去了美國讀過了中華史也是這么敘述的。

李菊藕一聽安茜的話連忙出聲制止,而安茜卻說:「難道我說錯了嗎?」

「那道沒有。只是你讀歷史的時候還夠認真。」光緒停下手中的活,拍了拍手站了起來:「第一個修築長城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燕國,他國土小、兵馬少、力量弱,隨時都有被鄰國吃掉的危險。所以他們想象修城牆一樣,在國境線上修上一圈的城牆以保護自己的國家。那時候長城還叫做――塹。長城這個名字只是近些年來才使用的。隨後中原各國也紛紛修築各自的長城。但隨著秦國統一中原後,北方游牧民族就成了中原的大患,秦始皇就將趙燕秦等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形成了第一條正真意義的長城。之後的漢唐等朝代也紛紛修建和加固。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秦漢等代的長城早已成了一堆廢墟。而我們此刻腳下的長城是明代時修築的。自大清立國以來就有對是否對長城修築和加固的爭論,但最後決定不再修築。」

「但是不知道你們都有沒有注意到。自修築有長城伊始。長城就從來沒有能擋住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鐵騎。也就是因為有了長城,中國人的思想也被長城攔住,中國人在不斷向西向南擴張的同時,歷朝歷代的北方國境線也均以長城為界,國力強大的時,兵馬沖出長城擊敗蒙古。將國境線向北推移,甚至將蒙古兼並。國力虛弱時就退回長城防守。從來都沒有把草原當成過如同中原一樣的國土來對待。從來就是能得就得,丟了也不可惜。歷朝歷代也就不斷的修築加固長城。除了那不到百年的元朝外,就算是前明朝。朝廷的命令也幾乎很少越過長城達到草原。長城就如同一條無形的枷鎖攔住了中國人。直到滿族在東北崛起,向西擊敗蒙古諸部,向南統一中國後,蒙古草原從原來中國的心腹大患成了中國的領土。」

「這也是大清不再修築長城的真正原因,因為沒有哪個國家會在自己的國土中間去修一條毫無意義的防御工事。長城也就至此廢棄了。」說到這,光緒也不由深深的感嘆。後世的中國還是失去了草原,長城雖然不再是國境線,但它的位置也變成了國家縱深防御的第二條防線。

「真沒想到,原來還可以這樣考慮這個問題。」李菊藕有些吃驚的說道。

光緒微微一笑:「其實每個人考慮的方式都或多或少的會有些差異,這很正常。但不可否認的是,長城對於保護中原地區的人民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從安茜那里發出來:「那你的意思是說,滿人對國家還是有很大的功勞了?」安茜推開李菊藕拉她衣服的手,接著說道:「你是沒看見那旗人的臉,一天到晚說自己是爺,說漢人是奴才。還真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一樣。」

「沒關系讓她說。」光緒用眼神阻止了李菊藕後說道:「自從大清統一以來,漢人總以為是受到了異族的統治,所以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反抗。希望如同反抗元朝一樣將滿族趕出關外以恢復大明正統。可是你們卻沒有看到的是,從秦朝到宋朝,一直都是讀力國家的土蕃現在的藏省,自從元朝開始就並入了中國領土。而滿族入主,也帶了來蒙古和東北,自此再也不可分割。」

「你說的好像我們漢人還要感謝滿人一樣。」

「其實你仔細想想,漢人們總說要將滿人趕出關外,是不是在潛意識中也從來沒把蒙古草原和東北當成自己的領土呢?大清是功是過,又何必我們這代人去說。功過是非留給後人評說。」光緒嘆了口氣,大清對中國而言幾乎沒什么功勞,在清朝統治下的中國不進而退,最終留下南京的千古之痛。

光緒一席話讓安茜啞口無言,一旁的黃琳說話了:「說歷史我們說不過你,就看看去年跟曰本打仗,那里面又有幾個滿人?」

「也不能這么說嘛,最起嘛帶頭的那個是滿人嘛。」光緒微微一笑。

「說實話,滿人里面也就這個皇上還不錯,敢沖到第一線與將士們並肩作戰。還算給滿人爭氣……」

光緒笑著打斷了黃琳的話:「謝謝誇獎。」

「又不是在誇你。」黃琳白了光緒一眼繼續說道:「他雖然是皇上,也勵精圖治有些明君之像。可惜呀,他必竟還是滿人,他怎么可能讓滿人放下幾百年來的特權變得跟漢人一樣。你不知道,其實我們很多同學都覺得可惜。你說要是皇上是漢人那該多好呀。」

「如果他是漢人那他就不可能是皇上。」光緒的臉已經沉了下來。

「好了,我們不說這個了。聽說曰本又購買了比大清更強大的軍艦。你說到時候大清還能打的過嗎?」 李菊藕想轉移話題。可她卻沒有想到,這個話題變的比前面的話題更沉重。

「打不過就跑呀,不是從朝鮮跑到了遼河。打不過就賠錢割地唄。反正大清大著呢。」黃琳不屑的說道。

光緒大為詫異,怎么在京師大學堂里還會有這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