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令人煩惱的錢(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370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當西伯利亞的寒流不再刺骨,當大地積雪開始消融之時。將軍們都集中在錦州參謀部內,對於演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檢討,並提出各自的改善意見的時候。軍營內卻是哭聲一片。

標准的三橫二豎的背包已經打好,個人用品也已經全部裝好。簡易的行軍床上坐著的三尺大漢卻在不停的抹著眼淚。他是甲午之後才參的軍,不是為了皇上建軍衛國的思想,不是為了馳騁疆場一展男兒本色,更不是為了將來能當上校尉將軍光宗耀祖,他參軍只有一個很簡單的理由――為了每個月三兩銀子的餉銀。

曾經漢族人的發祥地,哺育過漢唐盛世的關中平原。數千年來的耕作早已經使得土地貧瘠,再勤勞的雙手也無法在貧瘠的土地上耕作出一家人的幸福。看著年邁的父母他如同鄉中大部分年青人一樣,毅然背起包袱拜別父母踏上了前住軍旅的路途。

軍營中的艱苦的,軍營中是殘酷的。一復一日的訓練,雷打不動的操演,每天都只能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營床之上。軍法是森嚴的,軍法是沒有情面的。他挨過軍棍,他關過小黑屋,他的軍事成績在連隊中還只是下等。只為了每個月三兩銀子的餉銀能讓家人的日過的更好,他強咬著牙堅持了下來。沒有上過戰場的他不明白什么,為什么要把人往死里折騰,他詛咒過連長、詛咒過營長團長和更高的軍官。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句話他也喊過無數遍,但也只是喊喊而已。「合理的是訓練,不合理的是考驗。」這句言猶在耳的話聽說是皇上發明的,這也曾讓他暗自咒罵過皇上:大過年的不讓人回家過年,偏偏還要到這冰天雪地里演個屁習呀。

從今天開始終於可以解脫了,演習完成的軍隊今天就要解散一半的人,也因為成績一直都在下等的他也在退役之列。消息傳來,他看著那些抹著淚水的哭哭啼啼的同營士兵。他心中還曾無限的鄙視過。有這哭的時間還不如想想,用五兩退役的譴散費買些什么東西回家才是正經。

今天就是他在軍營的最後一天,沒有軍號的早上他還是一如既往的起床。習慣性的三橫二豎打好背包,習慣性的沖去洗漱。當他准備去操場集合,他卻突然發現,再也沒有習慣中那討厭的集合聲。他厭惡過那如同豬食般的飯菜,但今天軍營中的最後一餐是豐盛的,只是他卻再也吃不下去。他想起白天還抽他鞭子晚上卻還會給他蓋被子的連長、他想起那些只會捉弄他卻不厭其煩為他講解訓練要領的同營士兵。他想起打他左手心卻手把手教他寫字的先生,他想起給他治傷大夫冰冷的眼神還有那紅著臉給他換葯的小娘子護士……

冰天雪地的森林中,他不想拖累連隊而完不能任務,讓連長放下受傷的他。反正後面收容傷兵的後勤兵很快就會過來。「放屁。這是演習沒錯,但要上了戰場丟下你就只有死路一條。咱們連從來都沒丟下一個活著的兄弟。」想著親自背著他的連長,他突然明白了「兄弟」二字的含義。看著即將離開的熟悉的軍營。他才發現,原來他的心早就丟在這里再也找不回來。

「集合――」操場上傳來的合令讓他習慣的背起背包,一如既往的沖了出去。

「這也許會是你們生命中最後一次集合,這也許會是我們最後一次站在軍營里。我只希望,當你們離開後不要忘記在這里學習過的東西。把他帶回家鄉。教會更多的人……現在,作為你們的連長,給你們下達最後一條命令:就地解散。」

相擁著號啕大哭改變不了分別的事實,分別的最後一刻連長才悄悄說明。原來不是軍部丟下他們,不是因為他們成績差,只是因為太後訓政後沒有撥付銀兩給皇家陸軍。軍部養不起這么多軍人,只能裁撤一半的部隊。帶著「該死的老太婆」的罵聲。穿著取走所有標示的軍服,在火車的汽笛聲中含淚揮別那從未認識卻穿著同樣衣服的人。

持續一個半月的大清國冬季軍演也正式結束的同時,也是部隊解散的時刻。從山海關每天進關的十余輛火車帶走的是東北大清皇家陸軍七個師的近四萬的退役士兵。在東北,裁撤最大的是駐守朝鮮的聶士成和劉盛休部,兩個師都只能保留一個炮兵團和一個師直屬營,但卻給他們按照丙級地方駐守部隊的要求。按編制各招募一個師的朝鮮人。其它各部都是實打實的裁撤,唯有駐守通遼的第二師不裁一人重新整編,也重新組建一個軍部直屬騎兵團。在江南,唯有獨立炮兵師被完整保留下來,第一師和獨立師也只保留三分之一的兵力。

十個師的大清皇家陸軍師此次裁撤了超過一半的兵力。這讓整個朝廷都大為吃驚。世鐸戰戰兢兢將核實過三遍的消息遞到慈禧太後的手里,並一再保證消息的准確性。然而慈禧的眉頭卻皺的更深的。所有人都認為,皇上要重掌朝權,這十個師將是重中之重。就連德國教官都認為保持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光緒皇帝重掌大權的基石。然而,皇上為什么要大張旗鼓的裁撤過半的部隊?

正月十五夜里揚言要君臨天下、要乾綱獨斷的皇帝,沒有了這十個師後,還有什么不為人知的底氣呢?慈禧想不通也沒有深想這個問題,因為她要再一次面對一個同樣的問題――朝廷的財政。

新年晚宴的收入只留下了三百萬兩,辦完晚宴後結余卻不足十萬兩。其它的二千三百萬兩只是在帳上走了一圈全部轉入東北用於開礦修鐵路和建軍港,而皇上賣電的錢卻全部撥入科研院。慈禧雖然有意扣下從內宮撥往大學堂的錢,但她還沒敢。因為大學堂現在成為士子們第二條進入朝廷的途徑,她實在沒把握這么干會不會引發士子們對朝廷的反彈。

「啟稟太後,大清銀行北京總行內僅有不足三萬兩銀子的存款准備金。其它的都已被皇上向洋人兌換成黃金存入金庫,為將來發行紙幣做准備。」新任命的大清銀行行長盛懷宣在大殿上啟奏。

支付了太平洋艦隊第一個月的三百萬兩銀子後,太平洋艦隊又要走了第二個月的二百萬兩。加上過年發了餉銀後,這年前才送來的六百萬兩這就見了底。吳德仁沒多要,在皇上當朝時也是這么多費用。慈禧也想不明白。一支太平洋艦隊一年費用為什么會高達二千六百萬兩之巨。

「先從哀家的內府拿出五十萬兩把這個月給應付過去吧。給吳德仁傳旨,讓他減少軍艦的訓練、裁撤部分人員、停止軍港的修建。告訴他,朝廷下個月只能撥付一半的餉銀。他一個人管了這么大支艦隊,也當為朝廷分憂才是。另外。盛懷宣你讓各地大清銀行將存銀上交總行。兩江和東北支使不動,其它各地總能支使的動吧。若是還不行,就動用大清銀行里的黃金吧。」慈禧長嘆一口氣,她現在是明白過來了了,原來皇上的底氣就是這財權。一年說短也短,說長也長。皇上沒怎么動過朝廷里的官員,卻把這大清銀行給換成了自己人,又改由大清銀行代收各地稅賦後,一把拿住了朝廷的七寸。內宮的慈禧盯著朝廷的局勢,卻沒留神這銀行新來的事物對朝廷有這么大的影響。

「啟稟太後。這黃金怕是拿不出來。」 盛懷宣解釋後慈禧才明白,大清銀行的銀庫雖然在大清銀行內,卻是由一個專門的出納庫房來管理。他們只管進出庫的數量和賬目,認章不認人。要想動用這筆黃金,就必須要有皇上、總理、戶部尚書和大清銀行總行行長的全部簽章。不然強沖金庫會被守庫官兵當場槍殺。而這些人卻不歸行長管。

皇上會同意動用這筆黃金嗎?當然不會了。慈禧只能咬牙先等著看各地大清銀行能繳入多少銀子。皇上真是好手段呀,不動聲色的就把哀家給逼到這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