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驚天巨案(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049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如魚得水呀。歐格納一連幾天都保持著亢奮的神情。

英國政府要他對清國施壓,他不僅做了而且還做的非常好。他為湘滬鐵路已經投入了資金的英國公司爭取到相當於兩倍投入的回報,他為匯豐銀行爭取到在清國內陸開設分行的許可,他還為大英帝國與清國達成進一步開放通商口岸的條例。這都不算什么,他還在電報里指責政府說他們要價太高、要求太多,清國想用這條鐵路從英國貸點款也不給,就是這樣人家清國也沒說這條鐵路交給別人修。你們不經清國同意就把人家的軍艦轉售給他的死敵日本,人家能不報復你們嗎?現在不僅僅鐵路交給了德國的問題,現在在華的英國公司都招到人手買不到材料,這才是最大的麻煩。

這是麻煩嗎?對於在華的英國商人來說確實是。上海生絲聯合會寧可把生絲爛在倉庫里也不買給英國人,廠子里的工人寧願跑到工價更低的中國人開的工廠也不願回來上班,英國在華生意一落千丈。

這確實是大麻煩。但那些能在清國開的起工廠的工廠主有哪個沒有議會的背景,即使本身不是,也有後台人是。所以英國議會為解決轉售帶來的清國的利益下滑問題,終於同意拿的出二千萬的四年分期支付的貸款給清國。 而此時。上海外灘的一座高樓內,張寶善品著香茗正在與林啟兆的父親交談著,而樓下視線可見的地方。上海的衙役在圍滿的人群當中清理出一條通道,四個革命黨人坐在囚車內被押進法場。

「庫存的生絲買的怎么樣了?」張寶善放下手中的茶杯問剛進門的賬房。

「大掌櫃的放心,庫存的生絲已經全部售空,而且洋鬼子們還不停的道謝呢。現在就等各家絲商前來結算了。」賬房說的也很長氣,自從三年前江南絲商聯合以來,洋人在華人面前說話可是越來越客氣了。

「這只是第一步,下面就要讓洋人的紗廠找不到人干活。這就要有勞林叔了。」張寶善對坐在對面的林啟兆的父親拱了拱手。

「老夫早有完排。都是我大清子民,哪有幫洋人坑害我大清的。要真有這種人也都清理的差不多了。放心,定壞不了皇上大計。如今我華人聯手才牛刀小試。就讓洋人舉步為艱。可見若是我全大清華人皆能同心同德,又何懼洋人。團結方為上策,還是皇上英明呀。只可恨那些革命黨到處蠱惑人心。」 「那是那是,老夫唐突了。」

有朝廷政策配合。生絲聯合會的生意做的是風聲水起。終於買到生絲的終於買到生絲的英國商人們卻又面臨新一個麻煩――工廠里沒人了。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華商的生意就越做越大。工廠也越建越多。中國的生絲制品在歐洲市場依然是很受歡迎,以前都是英國商人在華收購生絲制成成衣再送回歐洲銷售。自從太平洋貨運公司的航行開通到歐洲後,華人的生絲成衣就越來越多的走太平洋貨運的船遠赴歐洲。當清國開始全世界采購工業材料之後,歐洲客商就跟著發財,然後整個歐洲似乎就變的更有錢了。無論是衣服還其它產品,華人在歐洲市場銷量都大幅提高。而華商無論從材料還是制造和運輸,最後到了歐洲銷售的成衣也不比他國客商的貴。這也就使得華商的工廠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為了增加出貨量,他們已經開始於外國客商爭奪起工人,明顯外國商人處於劣勢。看著堆滿倉庫的生絲和幾近空無一人的廠房,英國絲商欲哭無淚。

「這我沒有辦法。」面對洶涌而來的英國客商,歐格納也只能一攤手無奈的說道。工人們有選擇到哪里做工的自由,你們自己招不到工人這能怪的了誰。歐格納認為自己的工作已經做的很好了,在他的抗議下《時務報》已經停止了對英國的不利宣傳,而轉為介紹英國人土風情。也因為自己的抗議,清國各地的官員也在勸說清國的民眾,人家官員把街上流浪的乞丐強行送到英國工廠,結果你們還嫌人家不會干活不要,那就真沒辦法了。清國已經盡力了,就如同光緒皇帝說的那樣:總不能將人從別的工廠綁架出來送到你們那去吧。

好說歹說,總算勸走了這些煩人的商人。歐格納回到房間內打開抽屜,里面放了數張支票。其中最大的一張是三萬英鎊,這是清國皇帝給他的感謝費,也是他單筆收到的最大款項。這可是自己近五年的工資收入了,每看一回就激動一回。關上抽屜,歐格納覺得自己這段時間太忙了,他打算放松一下自己。不遠處的四海酒店重新裝修後已經開始營業了,那里的燈泡都漆上的顏色。聽說里面現在是美輪美奐、如夢如幻,今天是英國日,自己應該去感受一下。只是光緒皇帝為什么還沒取消俄羅斯日,自己太討厭那種音樂了。

南洋上依然是烈日當空,酷熱的陽光照射在軍艦上。這讓整艘軍艦如同蒸籠一樣。甲板中,從海上吹來的空氣似乎依然還是那樣燥熱,這讓本來就萬分焦急的格雷斯更加煩躁。

海面上。已經奄奄一息的人被拉上了小船。從望遠鏡中看到那人的情況,長年在海上漂泊的格雷斯就知道,這個至少二天沒有補充淡水。飢渴將一位海上壯漢折磨成渾身柔軟的模樣。

五天前,他就率領英國駐新加坡分艦隊出航,去迎接從上海回國的貨輪。可他是計劃中預定的海域等了半天多也沒等到貨船,他知道貨船里裝的是什么,所以等太陽即將落下海平面後。終於下了決定,艦隊進入中國海域查看情況。到不是英國的駐新加坡艦隊怕了清國,這只是遵循一種慣例。一般情況下。他國艦隊進入別國近海之前一般會事先通知對方。

前面不遠處就是曾母暗沙,清國人總說出這塊塊暗礁才算是出了中國海域。對此,清國政府對外宣稱的說法是:早在五百年前的中國元朝時期,當時元朝南下的水師遠航的最南端就是停留在這里後再返回國內。最神奇的是。清國政府竟然從國家檔案室內竟然還真的找出一份破爛不堪的老文書。在留下的殘存不多的頁面上確實還寫著有這么一回事。光緒象解釋一個傳說一樣,還真宴請了各國公使去看這份老文書。宴會上,光緒還找出更多的老文書,更是一一介紹了現在南中國海各島嶼名字的由來。各國公使也沒在意,點頭稱是就用心飲宴去了。在他們看來,你說是你的那就真是你的了?尤其是歐格納,更是不在乎。印度總是印度人的,自古就是這可是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的。那又能怎么樣,現在還不是大英帝國的。你們這才五百年算的了什么?既然在英國勢力范圍內的暗礁。連最強大的英國公使都沒有意見,其它人也自然沒有意見。

但對於格雷斯這種海軍將領來說,意義就不一樣了。英國政府認可了清國政府對於曾母暗沙的說法,也就是說前面的那片海域就是清國的海域。做為他國艦隊在沒有提前知會的情況下,盡量不要招惹事端。他出港之前接到的命令也是在這一帶海域迎接貨輪,反正沿途有清國南洋艦隊護航。即使沒有那還有一艘帝國的巡洋艦,這也不是海盜可以挑戰的。但等到太陽快要落下海平面也沒有等來,那就不對勁了。真到了有事時候,這慣例也就不管用了。格雷斯下令收攏軍艦,向前巡航查看。

結果等他都開到南沙群島也沒有任何發現,然後就是三天的大面積搜尋,終於在今天這烈日當空的時候,在航線北面30多海里的地方發現穿著大英帝國海軍軍服和普通水手服的屍體。出事了,還是出事了。有一艘巡洋艦護航的貨船還是出事了,所幸的事,他還是在這片漂浮著的屍體中找到了最後一個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