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960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遠東,這片在歐洲人眼里還是落後與荒蠻的地方,卻因為成了十二個海軍國家艦隊集合地而吸引了世界上所有國家的目光。中日兩國除外,遠東除了英、法、西等國在遠東早駐有海軍外,其它各個國家的軍艦都還在路上。面對即將到來的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鋼鐵對決,所有國家都很隱晦的通過駐華公使向清政府表態,希望清國不要在眼下與日本開戰。

雖然英國是這個時期各國的造船業的領導者,但各國對軍艦有著不同的認識和理解,都有著各自的建造標准和需求。誰對誰錯,這對於軍艦來說無疑戰爭是最好的檢驗方式。中國、日本,這兩個擁有世界上最選進戰艦的國家間的戰爭,成了檢驗當前軍艦設計和使用的最佳方法。於是,各國造船廠原本密集的鉚釘聲頓時全倍停了下來,他們需要從這次對決中找出更先進的海戰技巧和軍艦結構。

為了能從中日海戰中學習更選進的海戰經驗,各國向遠東飛奔的軍艦上都裝載著各國的海軍觀察員。

海軍主帥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親自帶隊坐著德國的巡洋艦向遠東趕來,他的觀察團里還有未來的德國公海艦隊指揮官萊茵哈特?舍爾和未來的德國海軍上將弗蘭茨?希佩爾。

英國認為他們的遠東艦隊司令是斐利曼特本身就是一個優秀的海軍將領,因此不再另派其它軍官。但英國仍然派出一艘快速輕巡洋艦,因為大英帝國最優秀的軍艦設計師威廉?懷特爵士需要親自前往遠東觀戰,他認為這場大戰將帶給他設計靈感,這將對英國未來的軍艦尋找最好的設計方案。

於是清國內部就要面對來自世界各國的壓力,這讓整個日本內閣異常幸喜。這個結果是包括停留在新加坡的山本權兵衛司令官都沒有想到的。英國方面也很慶幸,這樣就不需要親自出面。可清國方面沒有任何表示,唯有清國海軍總司令吳德仁如同二楞子般。不管不顧的在各種公開、非公開的場合表達他的抱怨:日本艦隊還在等什么,他的艦隊已經等不及了。

雖然世界各國都明白。趁日本艦隊還未集中時進行各個擊破是最優先的選擇。所以他們不希望開戰卻沒有強制要求清國這樣做,必竟如果是他們遇到這種事也會選擇各個擊破的戰術。所以,他們更多的只是在表達遺憾。於是,各國把希望都轉而寄托到英國人身上,必竟英國人和日本是盟友關系,這個忙要是不幫,以後誰還信你。於是,剛剛才舒一口氣的英國又開始糾結了。

包括英國人在內都相信。只要他們說一句話就可以讓清國偃旗息鼓。可英國人在不出讓既得利益的前提下無論怎么說都改變不了面要清國退讓的結果,這樣英國商人在清國的日子就會更難過。原本在清國順風順水的英國商人是從什么時候變得如履薄冰的?仔細想想好像就是從英國將清國定購的敷島、初瀨二艦轉售日本開始。

在此之前,清國開放鐵路修築權、開放礦產林業資源、開放通商口岸、減少行政審批手續、裁撤苛捐雜稅等等,清國主動而高效的開放手段同樣換來了大英帝國對他的支持,建造軍艦、培訓各行各業的工人、訓練海軍將士、出售並幫其組建造船廠等等。英國只說了一句:英國不希望清國將廈門租借給德國,清國就拋棄了德國高昂的租借費。英中兩國在那個時期如同蜜月一般。

清日戰爭的結果是日本戰敗了,獲得天價戰爭賠償的清國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大英帝國。各種合作、各項商談進行的無比愉快,可當英國將清國訂購的兩艘戰列艦轉售日本之後一切都變了。清國不顧英國反對將大鵬灣租借給德國,清國不顧已經呈上就差簽字的全同將滬湘鐵路交給德國人建設。如果還單單是清國政府方面的原因還好辦,必竟大英帝國也不是好惹的。而清國政府真不聽英國警告也就做了這兩件事而已。可也就從那一天起。有著良好聲譽的匯豐銀行被大量提現,中國的工人開始拒絕進入英國人的工廠工作,中國絲商寧可將生絲爛在倉庫里也不賣給英國商人。甚至因為中國人不願意與英國人做生意而使英國遠東艦隊的補給一度陷入緊張。這種民間自發的排英行為才是讓整個英國擔心,一但這次英國再公開支持日本,那遠東艦隊在香港怕是買不到一顆糧食。

辦法不是沒有,可清國提出購買4ol/3o5毫米艦炮制造技術或者購買威嚴號戰列艦,按清國人的說法那叫:大清國不差錢。見鬼,這些都是大英帝國最核心的軍事機密,也是壓制全球其它國家海軍的底氣,這些是不可能出售的。英國人明白,清國這是刁難。因為清國已經做好開戰的准備了。於是英國人轉頭對日本發火,有著如此強大的艦隊竟然還需要麻煩英國政府。因為按照大英帝國海軍上將的話來說,如果這支艦隊交給英國人。他可以打回日本。可事實上艦隊上全是訓練不足的日本人。

真的不能怪英國,因為全力支持清國這不符合英國的大陸平衡政策,也叫光輝孤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在和平時期為維持歐洲大國之間的均勢,不與任何大國或大國集團結盟,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保持行動的自由。必竟此時的英國處於世界工廠的壟斷地位,擁有一支足以稱霸海洋的強大海軍。處於島國地理位置,領先的軍事科學水平以及當時歐洲國際形勢下,足以可以獨立保證自己的安全。在這樣的前提下,推行均勢政策以維持歐洲大國間的力量平衡,充分利用列強間的矛盾以扮演調停者的角色,以最有利於的方式捍衛英國利益,這樣英國就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成為改變天平傾斜的那一根稻草。四兩撥千斤,被英國人玩到了極致。

隨著英國腳步的擴張,光輝孤立政策也開始邁向全球。於是在東亞。英國為限制俄國在遠東的擴張,唯一兩個有實力的國家就成了英國在遠東實施光輝孤立的目標(最後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是暹羅,因為成為英法有遠東的緩沖區。沒有發展的空間)。於是日本戰敗後,光輝孤立政策只能選擇支持日本。不然清國一家獨大是不符合英國政策的。但是卻也因為光輝孤立政策選擇支持日本,所以英國在華商人變的無比艱難。曾經有信心將中國江南變成大英帝國王冠上第二顆明珠的歐格訥,現在已經死了這條心了。

其實歐格訥也很惱火,清國有四萬萬人口的市場是無比龐大的,日本才多少人?為了一千萬人口的市場丟掉四億人口的市場這簡直是不可理喻的行為。日本將未來十年的稅收做為抵押用來造艦,頂著來自議會的指責以借款形式交付兩艘原本是清國已經付款的兩艘戰列艦,純粹費力不討好。

「唐大人,雖然我個人選擇支持清國。但我必竟還是政府雇員,需要堅定的執行政府的命令。我希望能得到貴國政府的諒解。」面對來訪清國外交部長,歐格訥深表遺憾。

「我國政府出於對英國的尊重,可以接受貴國的調解,但必需在一個月後執行。同時,日本艦隊通過我國海域時需要在我國艦隊的監督下在指定航線行駛。這點沒有商量的可能,如果在一個月內日本艦隊敢進入我國曾母暗沙以北的南中國海域,或不按中國政府指定航線行駛,我國將視日本的這種行為是對中國宣戰。」唐紹儀第一次面對英國公使公然的說不,內心自豪感無比強烈。同時遞上大清國指定航線圖。

圖上標著日本艦隊從南沙群島到東沙群島。經台灣海峽走黃海最後經大隅諸島之間返回日本。歐格訥放下航線圖後說道:「我會立刻轉告日本。」

歐格訥說完請唐紹儀坐下,正事談完了就談點私事:「不知貴國為何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是要等葫蘆島上的軍艦造完嗎?當然這只是個人的疑問,唐大人如果不方便可以不說。」

唐紹儀笑了笑:「明人不說暗話。葫蘆島的軍艦確實需要不少於一個月才能完。但做為第一海軍強國的公使先生應該明白,軍艦造完後還需要經過海試和訓練的。所以要等一個月與軍艦無關,至於為什么我並不知道。」

「沒有關系。」歐格訥無所謂的攤開雙手:「我剛剛收到國內發來的鮮美的魚子醬,如果唐大人今日無其它事不如留下來一起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