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您說呢?」(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690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十天里,梁山都要忙瘋了。查對歷史數據,分析近期天氣情況,做出三天里的預測後再於實際結果核對。如果出現了錯誤則需要重新分析數據,找出原因。可原因一時半會兒的哪里找的出來。這個時代天氣預測別說是剛剛才起步的中國,就是設備最完善的英國也無法做到百分百准確。

你可以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設備沒有洋人的好、經驗還不豐富。但千萬不能是這個理由,不然會挨嘴巴子。雖然可能是皇上親自掌嘴,但當著所有人的面被打耳光也不好看不是。皇上是最討厭別人說洋人也做不到,所以我們更不可做到這種話。搞的好像中國人就是比洋人要低一等一樣,不過這話說出來到也好像有這個意思。

你可以跟皇上找理由,皇上也許會理解你。但千萬別跟這些當兵的講理由,他們會直接干上來。如果因為天氣預報錯誤而導致軍事行動失利,那罪過可就大了,說不定會上軍事法庭。尤其在這種關系數十萬大軍的軍事行動。

好在每天從伊爾庫茨克傳來情報中關於天氣的部分是趨於穩定的,所在梁山心里有了底氣,但他還是決定等到了時間再公布,必竟時間越長越有把握。

參謀本部也沒有閑著,一條條命令下達到各個部隊。由於有總理府的戰備令,各部隊打開倉庫做開拔的准備。一時間整個中國北方一片兵荒馬亂的場景。

這些天朝堂里忙的很。拖了一個半月的政務終於陸陸續續得到了批復,所有事務都堆在了一起處理,這手忙腳亂的總有出錯的機會。而這一切都導致效率下降和加班的延長。就是沒人心痛一下遠在寧波的李明批折子批到每天只能睡不到三個時辰。

兩宮太後也沒閑著,她們攜手爬過香山登過長城,去豐台大營看士兵操演,甚至這兩姐妹第一出離開京城來到天津的碼頭,看著進進出出的貨輪或裝或卸山一樣的物資。她們逛大街走小巷,買過路邊的小吃,上過茶館喝茶。她們甚至還進過普通的人家。坐在廳里聽著大字不識一個的婦道人家跟她們說著這民間最朴實的喜怒哀樂。

只有各地督撫們如同沒事人一樣,該干嘛干嘛。總督一級因為李明有意取消。所以一經調職就不再委任。現在總督一級的官員還是當年太後選的那批人。巡府地府一級也沒有什么反應,朝局政爭對他們而言是屬於神仙打架級別,他們參合不上。朝局變化再快,反應到他們這一級總是有個過程的。等朝廷安定下來之後。他們也知道該如何選擇。除了寧波知府劉樹棠。

寧波內外全是大軍雲集,上海的武警三團已經實際成了當地的治安軍,江寧的獨立師已經全師進駐寧波。在寧波外海面上,太平洋艦隊的海琛、海籌、寧海、濟海帶著四艘驅逐艦已經將整個海面處於半封鎖狀態。除了民間小型漁船外可以自由出處外,所有軍用艦支不停靠近十二海里范圍。主要是防著正在南下的俄國遠東艦隊的那兩艘巡洋艦。萬一他們說受清朝太後邀請前來剿滅叛賊朝寧波打上一頓而太後表示認可的話,這天下真就大亂了。雖然劉樹棠只知道寧波府來了叛逆,可這架勢明折的是防守的架勢,這哪里向是剿匪跟本是保護的意思嘛,而且這架勢比當年皇上南巡的架勢還要大。劉樹棠如今心驚膽顫應對寧波府的局勢。一個不慎估計滿門抄斬是跑不掉的。而最頭痛的是,寧波府內內外外上萬的駐軍糧食供給,全部堆到了寧波府的案頭。寧波哪來這許多的存糧。劉樹棠正在哭爹爹告奶奶的到處找糧食。

劉樹棠的罪是李明造成的,只因為李明想看看地方官員有沒有應對突發災難的能力。比如一下子多了許多難民之類。李明從來不會過問一個地府該如何治理,管理國家的那一套不一定適應一個地方。反正地府出了事就拿巡府問罪,巡府出了事就拿吏部問罪。總之一級管一級,能當好皇帝的李明卻當不好一個縣令也是正常之事。

終於將堆積了一個半月的奏折全部批完後,李明本想扎扎實實的好好的睡上一天。但當皇帝哪有這命呀,今天的奏折再次堆到了案頭。當皇帝就是這個命呀――李明悲哀的為自己默哀三秒鍾後繼續批著奏折。

時間到了8月25日中元節。這天朝廷放假,李明也放下朱筆,帶著媳婦兒女去逛寧波城去了。

寧波只是一個地級府,無論人口還是經濟總量都無法跟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相比。不大的集市也擺著來自各地的貨物,人來人往的叫賣聲和討論還價的聲音響徹整個集市的上空。

中國人歷來提倡節儉,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一個優良的民族傳統。不過在李明看來,這個傳統其實是悲哀的。千年里流傳著一句話叫,衣食足則知禮儀,衣食足而天下興。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那是因為幾千年里的中國百姓從來沒有食物過剩這種說法,靠天吃飯幾千年的農耕民族無法長時間經歷的糧食短缺。干旱、洪水、蝗災在中國大地上來回上演,而中國人的主食小米小麥也不是高產的作物。漢唐以前,但凡君王注意保糧存糧,一連幾個豐年那就算是大治之年。文景之治官倉豐滿,造就了漢武帝北卻匈奴。貞觀之治官倉民倉皆豐,造就了盛世華章。豐衣足食是中國幾千年里最大的希望,可這種日子太短暫。所以才讓百姓不敢揮霍,總想著多存著點以備不時之需。到了宋朝,大米開始引進中原,糧食終於豐富了起來。於是經濟發展速度極快。整個明朝龐大國土的歲入,也就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庭一年的歲入的零頭,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萌芽在南宋開始了。可是蒙古鐵騎踏碎了這一切。明朝如果能早五十年引入紅薯。也許就能消滅中原一帶因為小冰河時期帶來的連年干旱。可是紅薯到中國的時間晚了,那時滿清已經統治了中國。滿清的統治之所以能延續下來其實應該感謝紅薯,紅薯巨大的產量至少能喂飽百姓的肚子。久亂思安的普通百姓不再參於反清復明,在滿清的屠刀下開始戰戰兢兢的活著。於是大生產開始了,國家財富開始增加,就有了「康乾盛世」,其實這都是這群泥腿子靠紅薯造就了一個所謂的盛世。一個充滿文字獄的盛世、一個充滿種族歧視的盛世、一個充滿了聖主仁皇帝所謂恩德的盛世、一個讓中國人從強壯走向弱懦的盛世、一個打斷了中國人脊梁的盛世,看著後世電視里無數次吹捧這樣的一個盛世。其實,它只不過是一個「紅薯」的盛世罷了。

現要李明來了,他借著列強的相互制約為中國找到了一條能走出去的路,他借著國外敵對的勢力用鐵血的手段果斷的擺脫慈禧的制約。他用巧舌如簧的語言騙取了失勢的慈禧的信任,最終讓他掌握了國家最高權利,然後選擇了一批有志於國家富強的班底,開始了他們的強國之路。

當國外貸款進入中國,當工廠越來越多,產出的商品數量比之農耕時代就有了大幅度的增加。隨著道路的廷伸,越來越多的物資開始了大范圍的流通。而這一切就意味著國家財富的大幅度增加,百姓手里有錢了,再節儉也會想著改善一下生活。於是地方的貿易量也自然開始增加。

別看一個小小的集市,這才是反應一個國家真實經濟的地方。隨著國家物資的豐富,隨著普通百姓收入的提高。集市的人流量和物資進出量就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反之亦然。從寧波這個集市可以看的出來,這里比李明娶親的那年更加繁華也更加大了。不說這里可以代表全國,但至少代表了寧波周邊一代的百姓生活越來越好了。

李明笑呵呵的走在繁忙的集市,望著臉上已漸漸退去那干枯的黃色顯露出健康的紅色,李明就開心。看著一個個壯實的孩子。就說明這些年的教育伙食沒有白投入。只要能再延續二代人,國人的體質就會比現在有一個明顯的提升。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全部以律法的形勢給固定下來,避免人為的原因產生變更。

李明與非要恬著臉非來跟來的嚴復討論著這一府一地的治理,卻在一個豬肉攤子邊李明停下了腳步。一位身著簡朴卻干凈的長者從懷里掏出一疊鈔票卻只拿了一張小面額的買了三兩五花肉,接過豬販子用草繩扎好的肉條子,嘴里樂和的說道:「今天買上三肉豬肉做好個菜,就算是過節了。」

李明上前拱手道:「敢問這位長者,看你衣著也算殷實人家,相必平時這豬肉也常有食用,卻為何過節之時不多買上些?」

長者停下腳步打亮起眼前這位年青人,看他衣著上好就白了他一眼:「這好日了才過幾年,就開始敗家了?不過年不過節的吃什么肉食?這此年也就攤上了好皇上才過上好日,沒想這又沒了。誰知道以後又會來個什么樣的皇上。這都是享福造的孽哦。年青人,能省省點。這好日子呀,怕是到頭了――」說完垂頭喪氣的走了。

「百姓們還是有危機感啊,總是擔心來年換了皇上收入會低了,就想著先多攢著點。」嚴復嘆了口氣:「您還是早些回京吧,這樣才能安定天下民心呀。」

「不急這一時半會兒的。」李明還沒走遠,女兒恬恬就開始大叫起來:「爹,爹。我要買這個書包。」

既然女兒在叫了,李明也沒了心思去看這集市了。李恬已經六歲了,到了該上小學的年紀了。距離新學期開學還有七天,這上課的文具也到了該采購的時候了。可李明說了半天,看著女兒非要抱著那個好丑的書包,李明無奈只能掏錢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