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回京(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689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8月29日深夜,北京火車站。

轟隆的火車緩緩的開進站台,火車上的人長出了一口氣,終於到了。從上海到北京的火車要三天兩夜,原本是下午就要到的,誰知道在徐州一等就是四個多小時。沒辦法,恰好碰到一列軍車,所有車輛都需要讓路。結果等鐵路調度通知可以起程時,他們在火車站已經待了四個小時。

火車上的人開始收拾自己的行李,已經有人走向了車門,列車員也已經站在車門口,就等著列車停穩後打開車門,等車上的走完了,他們也可以下班回家了。

但今天很奇怪。列車停穩後,車頭始終沒有發出開門的信號。本已就已經晚點的列車還不開門,引起了乘車人的不滿,已經開始有人叫喊起來,還有一部分推開車窗准備爬窗而去。

不過叫喊的聲音很快停止了,才爬出去的人高舉著雙手背緊緊的車廂一動也不敢動。這一切只因為一支軍隊開進了站台。這可不是車站里的警察,那是身著黃馬褂的皇家憲兵。他們可不是一個會講道理的軍隊,要是惹怒了他們,說把你干掉也就干掉了。只是他們來干什么?這讓他們想起了車尾那列有衛兵把守的車廂,那里可能有個大人物。

當憲兵將整個站台封鎖後,楊棗兒才拉著女兒的手走出車廂。

「作為男人本不能讓自己的女人去趟路。可無論是大臣們出於安全考慮還是軍事上對戰略的要求,都不能讓我去,所以只能把這個試探的任務交給你和女兒。說到底是我沒用。這次只能委屈你了。」

下火車時,楊棗兒想起了李明的話。他是皇帝,皇帝自然不能親自試探敵人,而楊棗兒不認為自己會有什么危險。滿清的目標始終是李明,如果提前對她們母女下手,那必然會遭到無情的報復,沒人會干這種事。而真正用來試探滿清反應的是隱藏在侍衛中的一個李明的替身。

楊棗兒才下火車。就看見以李鴻章為首的七部漢臣尚書早就著便服在車門口迎候。瀛台總管寇連材更是哭鼻子摸眼淚的。大家相互問候之後這才緩緩走出火車站。這時封閉已久的列車這才打開車門,火車上的在紛紛走下列車時就在紛紛議論。這後面兩節車廂里坐的是什么人?

坐車上後,李鴻章正在向楊棗兒匯報這幾日里京城里的變化。李鴻章指著站在旁邊警戒的士兵說道:「別看他們還穿著滿清的制服,其實滿清朝廷已經無法調動他們。如今就等著皇上進京了。」

「皇上不在京中許久,全靠李相一人支撐這朝局。如今有這局面。皇上當感謝李相才是。」

「哈哈――娘娘抬舉了。老臣自從恩師曾國藩以來,就明白這滿清必不能久。這些年也努力想提拔我漢人,然而滿清勢大,老夫以為在有生之年是看不到復我大漢衣冠之時。卻不曾想上天憐憫,為我中華降下明主。老臣不過順勢而為,實當不得謝。」

楊棗兒還想說些勉勵的話,不想坐身邊的李恬拉了拉她的衣服問道:「娘,咱們現在去看奶奶嗎?」李恬實在耐不下心思聽大人們說著她不懂的話。

楊棗兒抱歉的朝李鴻章笑了笑,對女兒說道:「今天太晚了。明天一早我們就去好不好?」

「那要是奶奶看不到我睡不著怎么辦?」說話時,李恬還一手撐著下巴擔心起奶奶來。

小李恬一幅大人模樣引得楊棗兒和李鴻章哄笑起來。楊棗兒撫摸著李恬的頭發說道:「奶奶年紀大了不能熬夜,已經早早的睡下了。這時去打擾奶奶睡覺就是不懂禮貌了哦!」

「好像是耶。」李恬想了想突然指著李鴻章說道:「可李爺爺也是很老的年紀了不也沒睡覺嗎?」

楊棗兒一時話結不知道說什么。李鴻章到是呵呵一笑說道:「因為李爺爺今天很晚睡覺,所以明天早上可以偷懶多睡一會。但你奶奶一早就要見寶貝孫女了,所以今天才要早早的睡呀。小恬恬今晚先睡李爺爺家,明天天一亮就去看奶奶好不好?」

「那好吧,我答應就是了。」李恬坐的筆直的點點頭,一幅小大人模樣又引得李鴻章呵呵大笑起來。

楊棗兒出嫁前就是在李府暫住。出嫁後曾經住過的院子依然保留著當年出嫁時的樣子。雖然再沒有人住過,但清掃卻從未斷過。楊棗兒回京前李明特意先通知了李鴻章。所以這個小院子又重新裝飾了一遍。

楊棗兒看著屋內陳設還和她當年出嫁一模一樣,就向李鴻章行了一禮說道:「六年多了這里居然一點都沒變,李相有勞了。」

「娘娘能駐蹕寒舍已是下官無上榮耀,不敢當有勞一說。」

回到李府後,一起去火車站迎接的大臣們也沒有各回各家,反而在李府坐了下來。楊棗兒回房看女兒睡熟之際後,這才悄悄掩上房門,在寇連材的伺候下來到李府大堂。

楊棗兒在主座上坐下後,手在空中虛抬下一下:「諸位大人免禮。本宮知道諸位大人想知道皇上之前的事,無非是想確認皇上到底是不是漢人。但對此,本宮實也無話可說。」

「娘娘,恕老臣直言。」孫家鼐站起來第一個說話:「前唐之時,李世民創下盛唐基業,治國也以漢禮為基礎,於國於民都算得上的聖主明君。就因為他是鮮卑族人,所以李唐皇室一直不被中原士子認可是漢人。以至於李唐之末年天下大亂之後,再無一人舉義旗要復興李唐。相比之下,漢晉之後的殺胡令、兩宋之後崖山數十萬國人殉國、前明舉國赴難。這些都是李唐所沒有的。娘娘也是漢人,血統正宗乃是大事,萬不可馬虎。」

看著齊點頭的眾臣。楊棗兒搖了搖頭:「此事我也問過皇上,可皇上跟本想不起任何之前的事情。不過依本宮看來,可以肯定皇上不是滿人。本宮也見過不少旗人王爺,他們長年不洗澡以香囊遮味,而皇上必需每天沐浴。即便是徹夜議政再過疲累,也必需沐浴過後才會入睡。皇上也曾說過,一身臭汗不先洗洗哪能睡的著。本宮身為皇後。與皇上最是親近,皇上的習慣本宮再是清楚不過。單是皇上的飲食就偏重於湯水之類。每頓若無湯水佐餐必然不歡。」

「這點下官可以作證。」王士珍站了出來:「田庄台上皇上就是如此。即使只有土豆,拿清水放鹽也要有些湯水才能進食。而且皇上尤其愛吃魚,每次在參謀本部用膳必定要有魚。」

翁同龢點了點頭:「這些只能證明皇上出身不是北方。但南方也有其它少數民族。」於是所有人又望著皇後。

楊棗兒笑了笑:「雖然諸如此類的習慣比比皆是,但要確認皇上是不是漢人。本宮也無辦法。」

「難道皇上就真的一點都想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