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雪原突擊戰(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3038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豆芽也稱芽苗菜,是各種谷類、豆類、樹類的種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稱「活體蔬菜」。 在宋朝時,食豆芽已相當普遍。西方稱豆芽是中國食品的四大發明之一。另三個分別是豆腐、醬和面筋。其實,中國之食品發明,遠不止此四種。歷史上豆芽據說也是李鴻章在光緒庚子後使歐時傳入西方的,因有「李鴻章雜碎」之說,以至於加拿大魁北克一帶,干脆就稱豆芽為「雜碎」。可惜的是,現在李鴻章還老實的呆在國內,所以發豆芽這種極具中國特色的菜色還沒有傳到歐洲。

庫羅帕特金在美美的吃了一頓豆芽菜後,在翻譯的帶領下參觀中國軍隊的蔬菜供應基地,這也算是他投降的一個附加要求。庫羅帕特金掀開帳篷,印入眼簾的就是一片綠色,大大小小的木架上擺放著一個個水槽,庫羅帕特金面有土,但一顆顆綠色的菜苗長勢喜人,帳篷里面還有數個士兵正忙著培育這些綠油油的蔬菜。庫羅帕特金急問這都是什么菜,為什么沒土也能長這么大?

翻譯抓來一把黃豆給庫羅帕特金解釋豆芽菜的種法,只要有水就可以讓黃豆發芽,進而長大。庫羅帕特金想想自己滿倉庫的黃豆差點沒一口血噴出來。冤枉呀――

黃豆是好東西,可磨豆漿,稀了做豆腐腦,干了做豆腐。種下去可以發豆芽,長過頭了是豆芽菜……這都是李明在田庄台的後遺症,啃土豆啃怕了。於是各種保障軍需果蔬供應的方法應運而生,豆芽僅是其中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壞血病就是維生素c的缺乏導致的,而維生素c主要就是靠果蔬提供。然而黃豆能用來發豆芽,吃豆芽菜能治敗血病,但俄國人跟本不知道還有豆芽菜這東西,所以得了敗血病的傷病員沒法動員。據說歷史上日本進攻旅順最後俄國人投降的原因,也是因為壞血病的蔓延,而且和今天一樣,也是滿倉庫的黃豆干放著。

看來歷史的慣性還是很強大的。自己真能改變歷史嗎?李明陷入沉思中。

王士珍沒有時間思考,戰爭打的就是分秒必爭。伊爾庫茨克投降的消息剛傳來,他立刻召集海軍總參謀長進行戰略評估。當伊爾庫茨克、赤塔等地投降消息落定,我軍各部開始接收城市後。王士珍立刻向前線各部下達了五條作戰命令:命令新西伯利亞城前線各部立刻發起進攻,一路強攻直到攻不動就止就地轉為防守。命令壽山所屬東北各部立刻裝車前往新西伯利亞城前線增援,收降等事務全部交由朝鮮軍隊完成,由憲兵隊監督。命令西北大將聶士成立刻發動進攻,務必牢牢的拖住扎魯巴耶夫所率領的俄軍南線部隊。西北軍所屬全部藩屬國軍隊由聶士成指揮,不必顧及彈葯存量。命令劉盛休立刻率本部經伊犁南下攻占阿拉木圖,此役務必完全收復滿清割讓之地,徹底剿滅所在殘存俄軍,並伺機推進。命令蘭芳艦隊撤離馬六甲海峽,海軍艦隊主力做好接戰准備。

西伯利亞的俄國全面投降,直接導致中俄兩國戰略發生跟本性的逆轉,中國軍隊徹底擺脫了後方的牽制得以全力應對正面戰爭。王士珍相信俄國一但得知這個消息必然會發起全面攻擊,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以攻對攻。沒有在收復西伯利亞的戰斗中消耗彈葯物資,還順手拿到了俄軍的物資。憑借我軍強大的火力和充足的補給,必然能打俄國突擊部隊一個措手不及。將戰線向俄國方向推進,不僅能打亂俄國的戰略部屬,最重要的一戰打掉俄國人必勝的信心。在戰爭中的任何時候,戰略主動權都必需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才可以。

發布這樣的作戰命令,參謀本部不需要請示皇帝和宰相府。參謀本部只需要皇帝和宰相府下達開戰和停戰的命令,至於怎么打、什么時候打這都是參謀本部的責任,必竟戰爭也是一項很專業的工作,作為外行的皇帝和文官集團們必需也要有這個自覺,他們同樣不能越權。

攻城略地是武將的責任。那治理一方就是文官的本份。原計劃預計到四月底才能全面占領的西伯利亞卻因為投降提前結束了戰事,這讓吏部措手無策,原計劃派往西伯利亞的地方官甚至還沒有到齊。

國家的領土內怎能沒有朝廷的官吏來治理?既然還沒有到齊那就從隨近的縣市抽調!身為宰相的李鴻章發話了,嚴復和各部拿著官員花名冊開始點人。

「朝廷任命不容違抗。凡是違令拖拉不肯前往的就地免職,終身不得錄用。」嚴復黑著張臉在罵人:「前往西伯利亞就職的官員全部隨軍隊行動,如果這點苦都吃不了,那稱早回家種田算了。」

這次派往西伯利亞各地出仕的大多是年青的學子,這些人有熱血有斗志,更重要是他們在官僚橫行的內地。許多志向沒辦法施展。西伯利亞雖然是苦寒之地,但新國土內舊有勢力還來不及伸過去,空曠的新國土正是這些年青士子們施展報復的好地方。而長年在富庶地方為官的官吏卻對西伯利亞懷著深深的恐懼,認為那是一個可以凍死人的地方,所以接到調令的很多官員都借口體弱多病等各種原因加以推遲,以至於嚴復不得不下嚴令。

此刻的李明卻心安理得的品著紅酒吃著大蝦。打仗是武將們的事情,治理地方是文官們的事情,作為皇帝所要做的僅僅是為國家指明一個方向,再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地方賦予合適的權利而已。如果是在和平時期,皇帝需要平衡文與武、中央與地方、官員與百姓等等內部利益之爭,自然要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來小心應對。但戰爭時期,從皇帝到百姓所人有的利益都是一致對外的,這時國內團結一致、利益一致,自然作為皇帝也就更加輕松。這也是為什么老話總說,打天下易守天下難的道理。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戰勝的基礎上,因為只有戰爭勝利才有足夠的利益。從目前的形勢上看,中國怎么都算獲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那作為失敗者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就立刻燥動起來。

尼古拉二世的國內改革失敗,國內矛盾激烈。戰爭是他轉移國內矛盾的辦法。如果能夠獲勝並攝取遠東利益,國內矛盾自然得以緩和。可眼下的局勢卻是大敗,還丟掉了整個西伯利亞。國內矛盾得不到緩和反而會更加激烈。

因為還沒有開打所以西伯利亞的電話電報線路就沒有切斷,得知伊爾庫茨克投降的消息尼古拉二世頓時跳了起來。他召集群臣在大殿里指天罵地,痛罵庫羅帕特金是個廢物蠢材,丟了斯拉夫人的臉。然後咆哮著下令要求鄂木斯克前線統帥阿列克塞耶夫和南線統帥扎魯巴耶夫立刻向中國人發動攻擊。

對於沙皇陛下的旨意,大臣們當然要聽從,可當大臣們離開宮殿之時卻是相視一笑。大臣們很清楚俄國目前的情況。但自從沙皇陛下固執己見的下令艦隊遠征開始,大臣們就沒有心思和沙皇陛下去建議什么。艦隊是陛下的艦隊,那陸軍也是沙皇陛下的陸軍,既然沙皇陛下堅持要教訓那群黃皮豬,那就去教訓好了。十年前陛下也是這么說的,修西伯利亞鐵路時也是這么說的,好像倒霉的都是俄國,現在居然也是這么說……大家不由自主的搖了搖頭。

高官大員們怎么想的那是他們的事,對於前線普通士兵來說他們只能聽從軍令,即便是已經身為團長的尤登尼奇也是如此。沙皇陛下的命令傳到了前線。統帥阿列克塞耶夫立刻下令軍隊開拔。作為先遣部隊的尤登尼奇帶著他的團就出發了。

剛出發的那幾天還是艷陽高照,不想今天又開始飄起雪花了。尤登尼奇下令部隊就地休息,找個背風的地方開始生火做飯。冬天需要不停的進食來保證體溫,更何況他們還跑了一早上。從雪橇上取出燃料的功夫,士兵已經清理出了地面,架好了帳篷。放好干柴澆上煤油,當火點著以後,火焰散發著橘紅色的光芒驅散了寒冷。火焰舔拭著鍋底,鍋里的雪化成水漸漸翻滾起來。

「吃完午餐休息十五分鍾,然後繼續前進。」尤登尼奇將手上的碎屑拍了拍。把手伸向火堆。然後抬頭看了看天氣,雪好像又大了一些。

尤登尼奇烤了十五分鍾的火,士兵卻要拆掉帳篷重新再裝上雪橇。等他們干完了活,十五分鍾時間也就到了。士兵就是這樣。打仗要沖在前面,軍官們休息的時候他們又有無數的工作要做,這在哪個國家都是一樣的。尤登尼奇起身拍拍屁股,下令軍隊繼續前進。三月的西伯利亞的溫度已經回升到零度左右,如果不起風還算是比較暖和的。可這時偏偏一陣寒風吹來,吹得剛烤暖和的尤登尼奇一陣哆嗦。

「這該死的鬼天氣。」 尤登尼奇咒罵一聲。將大衣又裹緊了些。可他在裹緊大衣的時候,眼睛卻無意的瞟了眼前方,他突然一愣,遠處好像有什么東西在動?

尤登尼奇伸手揮了揮眼前的雪花,但揮出來的空隙很快被新的雪花填補進來。尤登尼奇定神的看了看前方,卻什么都沒看出來。也許是自己眼花了吧。尤登尼奇搖了搖頭趕走心中那莫名其妙的恐懼感,轉頭向士兵們大聲的說道:「都打起精神來,晚上到前面的村子里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