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底線(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3321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停戰了,總算停戰了。」李明躺在床上長舒一口氣。

別看中國現在是大殺四方看上去威風八面,誰又知道此時的中國卻是如履薄冰是戰戰兢兢。距離的遙遠和簡陋的道路,讓補給物資的輸送變的極為困難。自從鄂木斯克戰役開始之後,可以說前線的軍隊幾乎是在極限狀態下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這也是為什么每一次戰役到新一次戰役發起前,中間需要間隔很長時間的原因。想想後世朝鮮戰爭中一路高歌猛進的中國志願軍,不就因為補給中斷而被美國從37線趕回了38線嗎?李明之所以憂心忡忡的是原因就是擔心俄國人會亡命反撲,一但前線某支軍隊頂不住俄國的反攻而戰敗,這並不僅僅只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關系,這將影響到戰後的政治格局。

梁華殿兵團位於鐵路線上,他這里實際上也是一個物資中轉站,所以不用擔心。袁壽山兵團距離梁華殿兵團很近,補給方便且互以為援,也可以不用擔心。聶士成兵團距離雖遠一些,但他在巴甫洛夫爾擊敗俄軍中線主力兵團後,一路上並無強敵,所以消耗並不大加上馬隊日夜不停的運輸,聶士成兵團進攻也許不足,但防守還是沒有問題。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劉盛休兵團,地處偏遠不說,遙遠的距離就讓陸上運輸變的非常困難。

空中補給成了劉盛休兵團最大的物資補充途徑,但空軍那每天300噸不到的物資不僅要供應劉兵團主力近五萬人的作戰所需,還要供應藩屬國近十萬各種武裝力量所需,而且天氣不好時跟本無法進行空中補給,這就讓劉盛體手里的物資變的捉襟見肘了。然而就是這支裝備最弱的劉兵團卻又是各兵團中戰績最突出的部隊,其攻擊距離最遠、殲敵最多、掠地面積最廣。他們從伊犁出發朝西南方向進軍,克阿拉木團、攻比什凱克、戰恆羅斯、進駐塔什干,然後轉向西北急行軍攻克阿克糾賓斯克,並派偏師占領烏拉爾河的里海入河口城市阿特勞,完成對俄國烏拉爾地區的完全進攻戰略態勢,同時也讓劉兵團處於補給線最遠的那端。

此時的俄國軍隊經過一連串的失敗且精銳部隊被德國拖在東線,而在為數不多的精銳部隊被中國消滅的情況下,俄國不僅沒有反攻的實力連反攻的想法都沒有了,這就給了劉盛休可趁之機。剛剛占領阿克糾賓斯克的劉兵團補給已經見底,明知守不住的劉盛休卻向參謀本部建議,趁著俄國新敗之機繼續進攻:「仗打順了,兔子也敢攆狼。若不趁機向西向北進攻,將來一但俄國軍反撲我軍連戰略緩沖空間都沒有。」

參謀本部最後同意的他的想法。也因為中國的武器與俄國不同,戰場經驗豐富的將士能從聲音中聽出武器的型號,於是劉盛休將原配給藩屬****的全部武器彈葯收繳而來,至於藩屬****,有大量繳獲的俄軍武器足以滿足他們配合進攻和維持地方治安的需求了。然後劉盛休親率領本部主力占領了烏拉爾斯克,日本軍占領奧倫堡。也許是俄國聽出端倪,也許俄國被打怕了,戰事結束後俄國沒有發動反攻,給了劉盛休充足進行補給的時間。以至於俄國再發起進攻時,讓劉兵團有了抵抗的實力。

否則一但劉兵團戰敗,那不僅僅只他所占據這個西部突出部的全面丟失。劉兵團進軍最南的地方只到了塔什干,而塔什干以南的撒馬爾罕、杜尚別、阿什哈巴德等與英國勢力交界的地方,依然有大量的俄國駐守部隊。他們被中國在北部連續的勝利給打怕了,他們生怕自己的反攻會引來報復的中國人,中國人在戰場上屠殺反抗者的威名赫赫(或者是臭名昭著)讓他們不得不考慮自己的處境,所以他們現在只是在觀望。但只要他們得知劉兵團戰敗俄國開始反攻,他們勢必也會發動進攻,到時則是從阿克糾賓斯克到阿拉木圖的整個西南方向的全部丟失。因為這些地方連藩屬****的主力部隊都沒有,想要靠地方維持治安的武裝力量來抵擋俄國的攻擊無異於是不可能的。

現在劉兵團再次用勝利證明中國軍隊的強大,俄國也在對外戰爭中的失敗和國內叛亂的局勢下終於低頭認輸。但這並不意味著前線部隊可以馬放南山,向前方運輸物資依然要進行。不過總算塵埃落定,終於可以松一口氣了。

為了在戰後替中國營造一個較好的外部環境,有些妥協也是必需的。就在俄國發出請求和談電文的第二天,中國政府發表聲明:中俄兩國之間的戰爭是到了應該停止的時候,中國軍隊如果不受襲擊將停止一切軍事行動。同時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中國軍隊將解除對葉卡捷琳堡的包圍,並對城中居民提供盡可能的幫助。這個聲音的發表,引來了國際上的一片贊譽。

事實上從21日起,梁華殿兵團就開始向秋明撤軍,拆除了全的部營房運走了全部的彈葯,但留下了幾座大型倉庫,里面裝滿了當初剝削而來的冬衣和大量糧食,而拆除的營房廢墟上大量的木材可以當作燃料,有了這些物資加上後方運送的補給品,足以讓葉卡捷琳堡的官員渡過這個冬天。但是無人值守的倉庫卻引發了葉卡捷琳堡內的官民發生激烈的沖突,大量留存的物資被付之一炬,加上俄國為鎮壓叛亂對葉卡捷琳堡的救援不利,到了來年春天整個葉卡捷琳堡內因飢寒至死的人數高達近三萬。不過這都不關中國的事了。

袁壽山兵團也是從21日起開始撤軍,不過僅駐有部分軍隊的車里雅賓斯克,有序的接收了中國留下了少量的糧食,並收集了一切可以過冬的物質,最後安全的渡過了這個冬天。

聶士成兵團則最簡單,20日當晚就發出停止攻擊的電報後,烏法便和平了。21日早分散出的軍隊便向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進發,冬天到了,中國人也需要一個溫暖的地方過冬。

但東部戰線則不然,首先烏拉爾斯克被中國空軍幾乎炸平,段祺瑞只能指揮著駐守的藩屬國重建房屋以過冬。而前突的劉盛休兵團為了將來談判的需要,依然留駐於伏爾加河以東的伏爾加斯基。對於來自俄國的抗議中國方面解釋說:劉兵團突進距離過遠,很難在大雪來臨前撤回烏拉爾斯克,所以他們將在來年春天撤回。

中國在外政治口碑一向不錯,言而有信是必需的,也符合中國人所說的仁義大國的形象。所以各國在再次得到中國政府的保證後,也給予默認。孰不知,中國正組織一切力量向劉兵團輸送物資、裝備並大量建造渡河船支,近十萬的俄國俘虜被充當勞力修路鋪橋,因為劉兵團將是後面的政治談判中,中國政府最直接的威懾力量。

然而對於中國撤軍,俄國的第一反應卻是,除在伏爾加格勒留下了三萬軍隊外,將前線與中國對峙的軍隊全部召回用於平定叛亂。以至於中國軍隊面前已沒有了俄國軍隊,這讓中國的將軍們目瞪口呆,自有史以來這恐怕還是第一次。中國的將軍們也第一次發現,仁義大國的形象也有不好的地方。

不過中國方面並沒有趁勢進攻,反到是提出為協助俄國保持國內穩定,願意出售一批槍械給俄國,而且價格僅為市場價的三成,不過條件是:只接受黃金支付,錢到發貨。

尼古拉二世很惱火,中國人居然把從俄國人手里繳獲的槍枝買給俄國?!但為了能盡快平定叛亂,他還是接受了這個條件,忍痛將倉庫的黃金裝車從鐵路運向中國。

9月25日,英國,朴茨茅斯

經過英國「不懈努力」的調停,中俄兩國終於在朴茨茅斯坐下來商談戰後事宜。俄國全權代表謝爾蓋?維特抵達朴茨茅斯,中國全權特使、外交部長唐紹儀正乘坐著最快聞香號驅逐艦還在路上,所以前期談判由中國駐英公使汪大燮(xiè)展開。

「中俄兩國以目前軍隊實際控制線為界限,重新劃分兩國國境線。同時俄國必須立刻遷走以東的七百多萬的軍隊和百姓。」雙方剛剛才坐下凳子還沒捂熱,汪大燮就拋出中國的條件。

這個條件俄國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答應的,但維特很清楚,這只是中國的開價而已。維特冷靜的看著汪大燮,良久之後才說道:「俄國同意將把從中國清朝時期占領的土地交還中國,以此為兩國新的國境線。」維特說完就靜靜的看著汪大燮,他也很清楚中國不可能會答應他的條件,這只不過是他對中國人開價的一次還價,他正等著中國人再次還價。外交,其實和做生意是一樣的,都講究錙銖必較。

只是維特沒有想到,汪大燮連價都不還,只是在靜靜的看他。如此情形讓與會的英德法等國代表無不莫明其妙,作為外交官的他們見管了拍桌子罵娘的、笑里藏刀的、背後捅刀子的各種外交場合,唯獨沒見過兩國代表冷眼相對的如此詭異的一幕。

「哈哈哈哈――」汪大燮突然大笑起來,指著坐在身側的駐英武官王洋說道:「如果維特先生不願意跟我談的話,可以跟他談。」說完,汪大燮站起來就往外走去。

維特有些姍姍然,他的開價卻是低的有些過分了。人家中國都朝西伯利亞開始移民了,你一個戰敗國這是要把人家重新趕回去呀。可他開價低的原因,不過是想盡可能多的爭取俄國利益罷了。

「公使先生請留步。」英國與會代表、遠東顧問歐格納起身攔住汪大燮:「俄國的條件確實有些過分,但都是可以談的嘛。我在中國多年且與貴國皇帝私交甚好,熟知中國乃是禮儀之邦。公使先生如此拂袖而去,可是不合中國禮儀之邦所說的君子之風哦――」

歐格納說到他與皇帝的私交是想靠皇權壓汪大燮,他說中國是禮儀之邦是想從道義上譴責汪大燮,最後有玩笑的口氣說是想表明這只是他個人的態度與國家無關。維特確實太過分了,這樣的條件也敢拋出來,這已經不是價格低的問題了。俄國都被中國打成這個樣子了,居然還敢跟中國這么說,要是換了他歐格納,他連看都不會再看維特一眼立馬走人。但歐格納不能看著汪大燮走出會議室,不然這場會談誰也還不知道到要拖到什么時候。雖然英國對中國海軍關閉了蘇伊士運河,但中國的黑海編隊依然在印度洋上朝著紅海進發,所以英國議會給歐格納的任務就是,讓中俄兩國盡快達成協議草案,不能給中國黑海編隊以任何通過蘇伊士運河的理由。

只是汪大燮跟本不理歐格納的那套,他只從歐格納的臉上讀出來,曾經在中國人面前耀武揚威的英國人,現在也需要賠著笑臉了。所以汪大燮只是瞟了維特一眼後對歐格納說道:「君子之風首先便是做人要光明磊落。本官對此毫無誠意之人當面拂袖而去,乃光明磊落之舉,正合先賢之教誨。」

說就好好說,不要動不動就行禮好嗎?歐格納腹誹著汪大燮向東方抱拳鞠躬的禮節,作為熟知東方禮節西方人歐格納知道,一但東方談及先祖並行禮之時,旁人也需要一並行禮,這點連中國的皇帝也不能免俗。於是歐格納也很不樂意學著汪大燮的樣子,抱拳東方鞠躬。作為世界第一大帝國的英國代表都鞠躬行禮了,法德美等國與會代表也站起來抱拳東方鞠躬。雖不明其意但卻不得不說的是,漢家平整的服飾和寬大的袖子配合上汪大燮舒緩的動作,不敢說雍容華貴至少是行事優雅,這讓自語為文明國家的各國代表有些暗自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