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興水利(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三國之開元盛世最新章節!

<fon color=red><b></b>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興水利

「並州.」

崔琰見鄭玄還在猶豫,便覺得鄭玄應該不想去並州。朝廷曾經三番四次來請鄭玄出仕,鄭玄那時就死活不答應,更何況是高肅?雖然高肅並沒有明言,但他未必沒有這方面的意思。

崔琰是這么想的,但鄭玄的決定卻大出崔琰的意料,只聽他道:「並州牧此舉真是惠及天下,老夫決定前往並州。」

聽了鄭玄的話,崔琰和其他弟子都喜出望外。

「恩師.。當真!」

鄭玄笑道:「為師者,豈能說假話?」

崔琰像是想起了什么,他對鄭玄道:「不過恩師,據說這高肅在並州並不打算只推行儒學。」

鄭玄是漢末大儒,雖是如此,但他卻並不迂腐。

漢有今古文經兩派相爭,今古文經不僅經文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其解說和觀點差異甚大。兩派各按自己的觀點注經立說和收徒講學,漸成水火不相容之勢,最後發展到相互指責、論辯,相攻如仇。

鄭玄起初從第五元先學習《京氏易》和《公羊春秋》,是屬於今文經學派的。後來他又跟張恭祖學習《周官》、《左氏春秋》、《古文尚書》,這是屬於古文經學派的。

可見鄭玄並不專守一師之說,尊一家之言,而是博學多師,兼收並蓄。

鄭玄以自己淵博的學識遍注古文經,注中並不專用古文經學家的釋義,他也采用了許多今文經學家的解釋,即以古文為主,兼采今文,擇善而從。

在禁錮之禍的時候,被禁錮十四年之久的鄭玄遍注群經,稱——鄭注。

鄭注出現以後,原來各守門戶的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便逐漸的不再為人們所信了。鄭玄在當時不僅集古文經學之大成,而且使古文今文融為一爐,獨創了一個新的學派——鄭學。

人們轉而崇尚鄭學,使之逐漸成為「天下所宗」的儒學。

所以,對於崔琰的話,鄭玄只是輕笑一聲,不做回答。

在鄭玄身邊呆了一段時日的崔琰明白了鄭玄的意思,他也放下心來。

隨後,鄭玄一行人也踏上了前往並州的道路,他們打算先去清河,崔琰是清河崔氏子弟,他們可以在那里先補充些給養,然後再前往並州。

除了鄭玄之外,遠在遼東躲避戰亂的一代名士管寧、王烈、邴原、國淵四人也結伴起行,朝並州而來..

漢初平三年,春,三月。

太原城外的河岸,高肅和一干文武官員正看著一個倚在水邊,隨著水流不斷轉動的圓形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