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 伴讀風波(一)(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嫡子身份——許一世盛世江山最新章節!

第十四章

許氏不知道季大人帶衡哥兒入宮去領中秋宴是因為要讓衡哥兒去做皇帝伴讀,所以對季大人要帶衡哥兒入宮,她認為那是季大人特別看重衡哥兒,是衡哥兒的福分,她因此而十分高興。

家中要辦中秋宴,她也沒有特別上心,反而是十分用心給衡哥兒打扮,但是又怕打扮得太過,讓衡哥兒太過出彩,在宮里這種謹慎之地討不到好,最後便只是讓衡哥兒穿得中規中矩罷了。

當天傍晚,收拾好的季大人就帶著衡哥兒進宮去參加中秋晚宴,坐在馬車里,季大人又給衡哥兒講了一些注意事項,無非是讓他要謹言慎行,不要出什么事。

衡哥兒很鄭重地答應了,季大人對衡哥兒其實是很放心的,畢竟衡哥兒回京這一年來,他對衡哥兒也已經很了解。

季大人以為衡哥兒是身體原因,所以比一般孩子要謹慎沉默穩重得多,又天生聰明,心比比干,還肯勤奮好學,完全沒有一般孩子的淘氣。

因衡哥兒的出色,季大人是很感謝許氏的,以至於將衡哥兒身體上的缺陷也拋諸腦後了。

大雍的政治中心——永安宮。

永安宮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有用於朝拜的太極殿,有上朝的宣政殿,還有用於皇帝日常聽政處理事務的勤政殿,主要官署也處在外朝,內廷則是皇帝的內院,住著後宮佳麗,不過現在小皇帝才十一歲,還沒有後宮,內廷里自然就是太後說了算。

在內廷西北邊有一個大湖——蓬萊池,蓬萊池邊修建著好幾座殿宇,經常用來接待外國使臣或者舉辦宴會宴請大臣。

這次的中秋宴,照例是在蓬萊池辦。

季大人的馬車行到皇城西邊的少陽門城門口,下車通了名帖,季大人就帶著衡哥兒進了宮。

衡哥兒人小且矮,本來就高大的城樓在他的眼里就更顯雄壯巍峨,深深的門洞,巨大的城門,隔出來的內外,此時在衡哥兒的眼里,似乎就是兩個世界一樣。

雖然他的靈魂有過現代人人平等的思想,但是在這巍峨的建築之前,依然莫名生起一種要跪伏在地膜拜的感覺。

他腿短走得慢,季大人也不得不放慢了腳步,讓他一直走在自己的身邊。

因為是在宮中,要求人要做到的是目不斜視不四處打望,但是衡哥兒還是抑制不住好奇心四處偷偷瞄了瞄,只看到宮中禁軍穿著盔甲列在兩邊,給人森嚴肅穆之感。

走過門洞,已經有太監和宮女等著引領,領宴的女眷被太監領著和他們並不走同一條路。

衡哥兒多注意了幾眼往另一邊走的女眷,女眷都穿著隆重的禮服,年齡並不小了,臉上畫著很厚重的妝,端著臉,面無表情,甚至看不出美丑來,衡哥兒也不知是自己所見到的這幾位是這樣,還是有著誥命身份的女眷,到最後都會是這幅庄重而隱含威嚴的模樣。

因為他去看女眷,腳下不由一絆,差點摔倒,還是他自己趕緊穩住了,不過旁邊的季大人和小太監都停下來看了他兩眼,衡哥兒趕緊垂下頭緊跟了兩步,季大人雖然沒說他什么,但是也明顯顯出了不高興,衡哥兒只好更加小心謹慎。

除了他,也有其他的大人帶著的孩子,大多是十多歲,也都像他一樣被訓得規規矩矩地跟著,當然,也有膽子大的左顧右盼。

季大人一路遇到幾個大人,也都只是淡淡打個招呼,走了不短的路,才到了蓬萊池旁邊的鳳翔殿。

蓬萊池是一個很大的湖泊,沿著湖邊修著回廊走道,連接著亭台樓閣和殿宇軒榭,遍植各種花木,宛若仙境。

鳳翔殿是蓬萊池旁邊最大的一座殿宇,周圍連接著偏殿和樓台,宮宴大多數時候是在這里舉辦。

季大人領宴的次數應該不少,所以十分熟悉程序,按照小太監的引領,就帶著衡哥兒在一邊的椅子上去坐下。

季大人來得算早,殿里坐著的人還不算多,陸陸續續又有人進來,季大人帶著衡哥兒去一一見禮,衡哥兒人小,又是晚輩,幾乎全程都是垂著頭在行禮,見到的孩子,都要比他大不少,衡哥兒將注意力更多放在他們身上觀察他們,這些孩子,都是高官貴戚之家的嫡子,又被帶進宮來,大多都是人中龍鳳,少見紈絝之人,即使真是紈絝的,在一大堆老大人面前,也要裝得規規矩矩。

遇到有孩子對他見禮,衡哥兒也都規規矩矩還回去。

很快,他在人里看到了之前抽過他家馬頭的那個少年,趙致禮一身紫色雲緞圓領大袖,十四歲的他,已經身高體長,氣勢很盛,面部輪廓很突出,只是神色里帶著的戾氣和倨傲,完全沒有收斂。

他跟在他的父親身邊,對著長輩行禮時,他依然一副臭屁的表情。

衡哥兒多看了他兩眼,他就感受到了,朝衡哥兒看過來,衡哥兒人小,趕緊躲到了另一位大人的旁邊去,趙致禮沒有發現他,皺了一下眉就又轉開了視線。

衡哥兒沒想到他的感覺這么靈敏,於是不敢再把自己對他的厭惡表現出來,只是乖乖跟著季大人。

殿里點著數百盞兒臂粗的大蠟燭,將殿里照得亮如白晝,輝煌不已。

很快,有禮官唱禮,皇帝駕到。

大家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跪了下來,迎接皇帝。

不過也有人只是站著身子躬身迎接,李閣老作為帝師這么做,已經讓很多人在心里不以為然,趙國舅也不跪拜,就讓更多正直的大臣不忿了,但是趙家現在如日中天,即使有大臣不忿,也不敢明目張膽表現出來。

衡哥兒跪在地上,只聽到很細小的腳步聲走到上位去坐下了,然後聽到一個清亮溫和的還帶著童音的聲音說道,「眾卿家,都平身,賜坐吧。」

於是大家一邊謝禮一邊起身坐下。

這個童音又說,「今日是中秋佳節,朕設宴於此,是想和眾卿家共度佳節,不想卻也讓眾卿家和家人相隔,心中歉意。」

衡哥兒沒想到小皇帝說話這么客氣,偷偷朝上位看過去,因為隔得不近,看得不大清楚,只看到是個穿著一身明黃色皇帝常服的孩子,坐得端端正正,衡哥兒看他的時候,他正看向坐在皇帝位下首的李閣老。

李閣老似乎是點了一下頭,皇帝才又對身邊的太監說了一句什么,然後禮官就唱禮說賜宴。

隨著賜宴,就有樂聲響起,舞姬在大殿外面一座巨大的亭台上跳舞,從殿里看出去,一切並不能看真切,只見影影綽綽,但是氛圍卻是好的。

衡哥兒不知道是因為這場合庄重,所以舞姬只能在外面的亭台上跳舞,亦或是皇帝還太小,所以作此安排。

賜宴後,眾大臣便先給皇帝祝酒,小皇帝居然也毫不含糊地飲下了,也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酒,然後大家又和閣老國公侯爺等等權貴們互相祝酒,場面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

反而是皇帝坐在高位,似乎有些百無聊賴的樣子,衡哥兒偷偷觀察他,只見他幾次和身邊的黃門官說話,像是在征詢意見,似乎是想離開了,但黃門官只是輕微搖頭,他就只好又看向李閣老,但是李閣老卻在說著別的事,並沒有看向他。

衡哥兒覺得這個宮宴既有意思又無聊得很,有意思在從一個宮宴就可以看出很多東西,無聊在人人臉上都戴著一層面具,即使像季大人這樣那么關心小皇帝的人,在宮宴上,他也並沒有對小皇帝表現出哪怕多一點的關心和恭敬。

小皇帝更像是一個擺設,除了說了最開始那么幾句話,之後就毫無用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