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章 汝之後方,吾之前線(1 / 2)

南宋風煙路 林阡 3414 字 2022-12-28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南宋風煙路最新章節!

數日前的川蜀,也有人曾手捧銅鏡發呆,對著映現其上的人兒微笑,閉上眼卻默然流出兩行清淚。

右臉上舊年的傷痕早已消隱,卻總覺得它還在經受火燒,無時無刻不提醒著她,若干年前會寧地宮里,有個黑衣男人提攜長刀拼命護她,一臉是血地對毫發不傷的她微笑:「男左女右,刀疤雙俠」……

然而當整個天下都傳他入魔死去,她雖焚心似火,卻不能親身去尋他蹤影。嫁給他的時候她就已經對他暗暗立誓,你願意為了我的愛而死,我也願意為了你的理想殉身。

他的理想是救世,那接下來不管他缺席多久,無論盛世亂世,都由她代他用這雙眼去看、這雙手去救。

就可惜,你們都是雙,唯獨我單著啊……

「盟主!李將軍、楊監倉他們都已到齊。」塑影門在成都的據點里,吟兒照顧西海龍睡下、確認她沒有生命危險後,只是回房小憩了片刻功夫,便從進門前的氣喘吁吁,變成了出門後的氣定神閑——

集齊李好義、楊巨源兩大集團,惜音劍劍鋒直指吳曦諸逆!

這是她原本被林阡授意、一月底就該完成的事。不過後來林阡精神狀態堪憂,她對他關心則亂,於是任務完成一半就奔回了隴陝。

那時她給林阡的理由是:「反正看著川蜀也沒什么亂子,誅吳的事一時也急不得,交給他們有條不紊地組織。」她怎不知川蜀吳曦是林阡的後顧之憂?然而蛇鼠一窩、無恥宵小而已,等打敗隴陝金軍後自然就樹倒猢猻散,所以她壓根就瞧不上眼,那些人的重要性和林阡相比差了十萬八千里;她更想著,對吳曦,就要這般讓他擔驚受怕著形同凌遲,才是為寒澤葉曹玄最佳的報仇方式。

林阡也接受了這個理由:「你說得對。不過,也等不起。」林阡固然希望吟兒盡快把吳曦連根拔起,但也承認凡事不可一蹴而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後來吟兒反復回憶林阡的這句話里的「等不起」,冥冥之中似乎也暗示了他自己的不測……

而林阡出事後,徐轅和柏輕舟都對她說,主母,不應刻舟求劍。他們認為,對吳曦的處置方式永遠都該隨著大勢來走——

楚風流剛死的時候林阡不殺吳曦,是不希望信賴吳氏的川民大亂;後來林阡依循荀為的十六字方針穩定川蜀,暴露出真面目的吳曦漸漸已經被民眾孤立,那么吟兒當然可以認為穩扎穩打的成功性更大;但就快完全架空吳曦的時候剛好發生了林阡弒母,眼看著吳曦就要脫離被孤立的逆境,如此,焉能不急?

急,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吳曦,既是後顧之憂,更是燃眉之急!

一心要成為名副其實「蜀王」的吳曦,聞聽「林阡弒母成魔暴斃」後,確實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小人得志便猖狂——

原已逐步接受「被川蜀多數名流唾棄」事實的這位偽蜀王,先前是在孤夫人和封寒的內外保護下才勉強鎮壓一方,卻一來深受短刀谷威脅、二來和曹王府貌合神離、三來被宋廷的策反滲透進麾下中高層,所以在公然降金後的幾個月來始終芒刺在背坐立難安。逮住這天賜良機,便立即死灰復燃,爭如蓄洪多時終於開閘,大肆捏造輿論做足文章。

吳曦膽敢比戰狼還囂張地中傷林阡聲名,雖然很合戰狼和軒轅九燁的心意,不過算算日子,恐怕事情還沒發生時他幕僚就已經寫好了文稿;曹王府的授意還沒到,他一聽消息就自發散播起了謠言……

「小人。」軒轅九燁聞訊後如是冷語。

去年臘月吳曦那小人公開以全蜀歸附大金後,由於林阡在畔,始終不得人心。先是遍訪蜀中名士,卻遭遇「名士們能跑則跑、跑不了則裝死裝病裝瘋」的窘境,又接連發生「吳氏忠烈與之劃清界限」、「中高層不少都被宋廷撬動」的丑劇,堪稱眾叛親離。

完顏永璉預料到了這一點,早在正月初吳曦部將面聖之前,便差人去對吳曦千叮嚀萬囑咐,西線發生的任何事都可通過孤夫人與完顏綱計議,希望能夠幫助吳曦盡快安定川蜀,為此曹王府也不惜分兵深入。

然而,吳曦沒有重視這一勸告,其一他向來對身為「林阡岳父」的完顏永璉心存芥蒂,就算其和林阡沒有暗通款曲他也怕曹王府另有所圖;其二,他胸有大志,一心想聯金滅宋,自己以蜀王為跳板成為長江以南的皇帝,如此怎可能願意事事受曹王府牽制?完顏綱三天兩頭都是催他出兵幫金軍穩固階成和鳳四州,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誰干?

越是在川蜀四面受敵坐立難安,越是堅定著要當江南皇帝,那樣也可算洗雪了從小到大自己在宋廷為人質的恥辱。所以一見完顏璟的聖旨里有跟中線東線相關的,吳曦便鑽空子認為孤夫人和完顏綱都管不到也計議不了,故而正月下旬正式稱王後立刻就將自己手下的萬余精銳分付十大心腹來統帥,諸如祿禧那樣的吳氏死忠,一心一意為他打下萬州繼而與完顏匡夾攻襄陽……雖未如願,終究與完顏匡搭上關系,隨後香林山事件發生,進一步加深了他和曹王的疏遠、以及對孤夫人的避忌……

這般居心叵測地上躥下跳,足以教金宋的任何一個軍師都很難不去注目,所以即使隴陝戰火紛飛他們也都時刻記得川蜀有這么個跳梁小丑。腦力一樣強,借機下棋誰都會,只不過是看誰還能極速騰出手。

「柏軍師神機妙算,還好我來了,但願吳曦還怕我。」吟兒落地後難免後怕,是的,小人總誤大局。

直到身臨其境,才知柏輕舟的話是多正確——

吳曦對林阡的惡意抹黑,自吟兒下了火麒麟後就不絕於耳:「林匪喪盡天良殺害親生母親!」「我早就說吧,為了個金國公主抗金不力,反倒殺手無縛雞之力婦孺賣力得很,現在可好,六親不認。」「十年前還算江湖俠士啊,怎會?」「唉,武功太高、走火入魔,才會越來越沒人性的,你們沒聽說過嗎,這兩年林阡經行各地都引起血洗?」「這么說,吳都統先前說的話都是對的,咱們居然被短刀谷騙了,文縣的血案是他干的,林阡他濫殺無辜……」「既然林阡和短刀谷都已不可靠,咱們別無他法,只能和吳都統權宜降金?」從進成都城開始,路過的茶寮酒館、街頭巷尾,到處都有這樣的竊竊私語或亂帶節奏。

支持聲雖有,卻微弱、零碎而忐忑。種種謠言,令吟兒火大到忍無可忍,拳捏得幾乎粉碎:好你個吳曦,沖著我的劍自尋死路!

事已至此,為了林阡不被詆毀盟軍不受牽連,為了川民不被誤導蜀地不受紛擾,吳曦真是非殺不可,最好是立刻就一劍抹了他脖子!

當是時,宵小們的「抹黑林阡」火乘風勢,俠士們的「誅吳」也已水到渠成——

曾任興州中正將的李好義,和監興州合江倉的楊巨源,各自領銜興州都統司部隊和文職官員階層,兩個志同道合的義士集團在交往數日後已然體現出了珠聯璧合的效果。

不久前李、楊等人已經商議好了刺殺吳曦的計劃,這晚向當初整合他們的盟主如實稟告:「巨源已與安長史計議,三月六日,趁吳曦謁廟,合勇士刺之。」

「安長史?」吟兒一怔,怎么多出個人。

「那是吳曦最為器重的丞相長史,名叫安丙。」楊巨源回答,「日前盟主離去,後來又傳失蹤,我等一度不安。巨源認為,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李兄也說,人人都可誅吳曦,但人人也能做吳曦,吳曦死後,若無威望者鎮撫,恐一變未息、一變復生。然而,我二人的資歷和名望實在太淺,萬萬不能在誅吳後鎮撫四川。剛好巨源的一位好友與安丙是無話不談的至交,所以就代巨源去游說安丙,將他爭取過來領頭主事。巨源也已見過他了。」

「安丙,那可不得了啊,吳曦的至信之人,曹玄第二了。若他振臂一呼,蜀地雲集響應,大事必然可成。」塑影門門主陳靜陪伴吟兒身側,雖還是過去那般熱情,卻注意著不再嗓門大。

「找安丙做內應,是否可靠?他心里,向著我們嗎?」吟兒將第一反應脫口而出,她和安丙毫無交集,聽他們說此人原先官職低下,僅僅因為一場有關梓潼神的夢而已,就被吳曦提拔到了偽蜀政府的二號人物。

「日前巨源親自約他密談,質問他:『我等生為宋臣、死是宋鬼,你不恢復宋室江山便罷,憑何要做反賊的二把手?』安丙對巨源痛哭流涕,說,當前他手下的兵將不聽他的,他雖不願屈服於吳曦,卻沒有辦法與吳曦抗衡,除非有豪傑襄助,才能誅滅此賊。」楊巨源消除吟兒的疑慮,「巨源那時便哈哈大笑:『豪傑來了,就在你面前,若非豪傑,不來找你。安長史,我們有刺殺吳曦的決心和計劃,只希望您能掛個名,其余的您都別管,沖鋒陷陣的事我們來』。」

「楊監倉是個痛快人。」吟兒情不自禁贊。跟隨林阡久了,她當然也有些識人的本事,楊巨源的忠義和眼光都是可以相信的,那么那個安丙也能相信個六七成了。

「安丙聽巨源說完,答應了做領頭主事,並對巨源指天發誓:『若誅此賊,雖死為忠鬼,夫復何恨!』如此,便與我們結成了同盟。」楊巨源說,「今次盟主回來得突然,巨源未能來得及通知,安丙他職務不便,難以臨時來見盟主。」

「好說。」吟兒並不介意。

李好義一改平時的爽朗,在側傾聽久矣一言不發,這時還重重嘆了口氣。

吟兒原已放心,准備詳細部署三月六日的誅吳,見他郁悶,不免好奇:「李將軍,怎么了?」

「末將對這刺殺計劃,原本是勉強才贊同,因為若想對吳曦除之而後快,這是唯一僅有的辦法……但現在盟主回來了,末將想著,還是將不足之處一吐為快吧。」李好義先起身到楊巨源身側,拍了拍他的肩膀以表歉意,後對吟兒訴說起自己的顧慮,「其一,安丙此人未必可靠,他,終究是接受了吳曦的任命……」

「這倒可以理解。諸如王鉞等人,表面接受吳曦任命,實際不正是在誅吳的組織當中?」吟兒搖頭,「昔年曹大人,也是一樣,是我們在吳曦身邊的『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