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破陣03(1 / 2)

仵作驚華 薄月棲煙 1956 字 2023-01-0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仵作驚華最新章節!

十破陣03

「兄長早就知曉?」

琉璃巷的宅子里, 戚潯嚴肅地問江默。

江默唇角緊抿,「並不算知曉, 只是猜到了幾分, 他指節上的傷痕我看著有些熟悉,我曾與你說過,我傷過寧家兄長的手——」

戚潯恍然大悟。

芷園內傅玦能第一個找到她, 在國公府遇險, 傅玦第一時間出手相助,他提前查清了蘄州戚家之事, 看似神機妙算, 可這一切, 皆是因他本就是寧家之子, 她和江默苦苦支撐謀劃之時, 他也在做同樣的事, 他早就認出了她,因此才有此前將她當做妹妹之言,還有那么多好似看穿她令她緊張, 他又欲言又止的時刻——

戚潯初時的震駭已經過去, 但回憶起諸多細節, 仍覺得喉頭發苦, 她眼眶微紅, 唇角卻微揚,「竟真的是兄長, 是寧家兄長, 他活著, 還做了臨江王,難怪他待我周全, 待兄長也頗多包容,這真是最大的幸事……」

戚潯腦海中思緒紛雜,又萬分擔心傅玦安危,她看向楚騫,「王爺到底做了哪般安排?今日可是到了萬不得已之時?」

楚騫忙將今日情形道來,又說:「李岑是司馬昭之心,王爺沉吟片刻,便打算絕地反擊,便親自將明叔送出了城,我們這邊的沈臨跟著,先將明叔送去南邊養傷,王爺此行,也算自己暴露了身份,他還給夫人寫了手書,後來夫人應當入宮了。」

戚潯立刻想到:「禁軍未曾為難傅氏舊仆,難道是夫人入宮陳情了?」

江默道:「多半是要趕在李岑之前揭發。」

讓簡清瀾先一步揭發傅玦身份,既能壞了李岑的計策,又當著壽宴上的文武百官將事情鬧到最大,也能免去簡清瀾包庇之過,得以保全她和傅氏。

戚潯又道:「王爺此番暴露身份,是想以一己之力迫使皇帝和朝堂查證舊案,如今議和當前,皇帝或許不會懲治王爺,但留給我們翻案的時間並不多——」

楚騫自己也未全然反應過來,只擰著眉頭道:「我們在京城還有別的人手,王爺臨走之時說過,『置於死地而後生,陷於亡地而後存』,必定是有極大把握的,江校尉和戚姑娘不必太過擔心,你們二人身處衙司,正好推波助瀾。」

江默和戚潯對視一眼,瞳底沉重卻堅定。

已經到了後半夜,江默和楚騫不好久留,沒多時便告辭離去,戚潯這時才梳洗躺下,她借著昏暗的燈火去看那封簡短的手書,光是「渺渺見字如晤」幾字,便令戚潯鼻酸,她攏著膝頭仔細地看傅玦的字跡,又去撫那塊瑩潤玉牌,仍然有種如夢似幻之感。

傅玦竟是寧家兄長,那當年逃走的幾個小輩之中,又多了一人活下來,他並非傅氏之子,那幼時便與她們兄妹多有交集,此中情誼,自當更為深重,可思緒至此處,戚潯又想到只有自己的親哥哥未曾活下來,眼眶又是一熱。

她極快地抹了把眼角,將玉牌和手書放在枕下,又吹滅燈盞,快速縮進被窩之中,眼下並非傷懷之時,傅玦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冒險,她又豈能坐以待斃?

只睡兩個時辰不到,戚潯卻始終在做夢,夢里一時是白衣少年人被打著火把的鐵騎追趕上,一時又是洛神湖畔華燈璀璨的上元節,他們闔家同游,又遇見了少時的陸硯和陸毓,她正覺欣悅,場景一變,她又瞧見傅玦渾身是血的被綁在刑架上……

戚潯冷汗淋漓地醒來,看窗外,已是天光大亮。

她趕忙爬起來更衣梳洗,出門後便發覺大街小巷多有對臨江王府的議論之聲,坊間的流言蜚語比朝臣們想象之中更快,甚至已經生出許多離奇的謠傳,今日再想要管控已來不及。

待到了刑部,一進門戚潯便被周蔚叫住,他神色緊張地上前來,「戚潯,你聽說了嗎?臨江王竟然是當年長肅侯府的小世子!」

戚潯難做輕松神色,干脆凝重地點頭,「聽說了。」

周蔚立刻看向後堂,「魏大人來了,不知得了什么御令,正在吩咐少卿大人。」說至此,他又轉頭,驚詫未消地道:「王爺怎么會是寧家的遺孤呢?!」

戚潯知道,如今只怕所有聽說消息的人都是周蔚這般反應,也懶得多言,沒多時,便見魏謙從後堂走出,宋懷瑾恭謹地在旁相送。

戚潯和周蔚連忙行禮,等宋懷瑾送走了魏謙回來,面色便十分難看。

戚潯迎上去,「大人,如何?」

宋懷瑾咬牙道:「王爺的事你當知道了,這誰能想到,如今朝堂之上快要因為此事吵起來了,陛下有令,讓大理寺接手呂嫣和齊明棠的案子,今日要把謝南柯移送去大理寺地牢,除此之外,陛下下令,說三日之內查不到真凶,便令大理寺結案。」

戚潯蹙眉,「結案?謝南柯是最後的凶手?」

宋懷瑾嘆氣,「只能是他了。」

戚潯心底一涼,知曉皇帝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意,便問宋懷瑾,「大人怎么想?」

宋懷瑾左右看了看,「從王爺此前查到的來看,案子指向咱們也知曉,只是王爺如今的身份竟是寧家遺孤,沒了他在,大理寺很難往權貴身上查,更何況還是……」

宋懷瑾沒說出來,又低聲道:「王爺是寧家遺孤,那他是想要翻案?若這案子當真和瑤華之亂有關,那么一旦結案,瑤華之亂就更難查了。」

戚潯心頭意動,干脆道:「請大人繼續查下去——」

宋懷瑾握著腰刀,對戚潯此狀並不意外,但他低聲道:「王爺的處境很不妙,魏大人想平順告老,已經讓我遵從御令行事,是可以查,但只怕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