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054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節!

葉暢還沒有說什么話,旁邊的賀知章先急了:「為何不可,這般做,事情盡在京兆掌握之中,十一郎又獻出這……這水泥之方,足球之戲我也曾見過,不過是馬球、蹴鞠一般罷了,又不是乞寒胡戲那樣有失國體,為何不可?」

張旭此時也開口道:「正是,朝廷能許馬球、蹴鞠之戲,為何京兆就不能給足球之戲開一方便之門?」

倒是葉暢,一直沉住氣,沒有出聲,只是眉頭皺了起來。

「韓某是為國家愛惜人才計。」韓朝宗義正辭嚴,不過神情卻有些似笑非笑:「葉十一郎才高智深,豈能效市井間游俠兒,整日斗雞走馬,甚至以嬉戲為晉身之階?賀公,張公,二位都是我大唐名士,既是對葉十一郎青眼有加,當以為國愛惜人才為先。葉十一郎年少輕狂,二位卻不可見他放縱。」

眾人都絕倒。

沒有想到韓朝宗拒絕葉暢的理由竟然是這個!

為國家愛惜人才,所以你葉十一郎就別想著去整什么足球之類的把戲,老實讀書碼字,早日碼成神……碼成聖賢,好為國效力。至於那些市井游俠無賴,他們該在哪兒涼快就哪兒涼快去!

而且韓朝宗一句話還堵掉了賀知章與張旭繼續求情的路子:我這是為國家好,為葉十一郎好,你們二位身為忘年老友,也理當支持,否則,你們就是對國不忠,對友不義!

顏真卿眉頭皺成一團,這種情形,完全出乎他們意料,他覺著自己是沒有辦法了,再看葉暢,希望葉暢手中有辦法,但是還不等葉暢說什么,韓朝宗一拂袖:「今日得見葉十一郎,老懷甚慰,不過想來葉十一郎要努力讀書了,官就先告辭——賀公與十一郎一片報國之心不可辜負,明日我遣人來學這……這東西的配方。」

說完之後,拱手便走,竟然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而且這最後一句,分明是好處還要得!

霸氣!

葉暢的第一個念頭便是如此,他與元公路打過交道,又與賀知章、張旭友善,總覺得大唐的官僚,也不過如此,卻不曾想,在韓朝宗這個以知人薦人聞名後世的大唐官僚身上,他才算是真正見識到古時官員的「氣魄」了。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我拿走你的東西,也是成全你的報國之心!

這已經完全脫離了葉暢預計,因此他也不免手足無措,待回過神來,意識到韓朝宗比無賴還無賴,韓朝宗人已經不知跑哪兒去了。

再看賀知章與張旭,兩人的眼睛是一種異樣的綠色。

「一語驚醒夢中人啊。」賀知章對張旭道。

「是極,是極,都說韓公知人善薦,確實如此,賀公雖然亦有此名,但實不如他!」張旭也道。

「你我二人都錯了……」賀知章又道。

他二人的對話讓顏真卿聽不明白,卻讓葉暢臉色變了,葉暢立刻上前拱手:「賀公,張公,天色已晚,某先告退……」

「不必走了,十一郎,你智深才高,當讀聖賢之書,今後為國效力,便留在我這里讀書吧。老朽雖是不才,指點你治經讀書之能,尚勉強有。」賀知章幽幽地道。

「賀公所說正是,某也願來。」

「哎哎……二位……」

「為令兄正名之事,並不著急,以十一郎才智,日後封誥是少不得的,到時十一郎再向朝廷申告,並請蔭一侄,便可慰令兄在天之靈了。」

「賀公所慮甚是,令兄之事,私情也,讀書出仕,國事也,不可因私情而誤國事。」

這二人一唱一和,連讓葉暢插嘴的機會都沒有給。葉暢見事情不妙,轉身便要逃,卻被顏真卿一把扯住,緊接著賀知章便吩咐道:「關門,著賀才侍候十一郎,莫讓他走了。」

葉暢目瞪口呆,顏真卿連連點頭,而賀知章與張旭則捋須而笑。

這個時候,葉暢明白,自己玩過火了!

方才在眾人面前,他表現出來的理財與實務能力,太讓人驚嘆了,特別是讓長安城中富戶出錢鋪路之事,更是驚才絕艷,讓賀知章、韓朝宗等人刮目相看!

此時雖然還沒有牛李黨爭那樣陣壘分明,但朝堂之上,李林甫與李適之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定的陣營劃分。賀知章明面未與李林甫反目,實際上雙方都明白,彼此走不到一路去。李林甫雖不學,卻有權術,慣於迎合皇帝聖意,而現在皇帝好奢侈,因此如何理財,為皇帝的驕奢生活提供充足的金錢,便成了雙方陣營爭奪的關鍵。

所以,一個精擅理財,又年紀輕輕的葉暢出現在長安,對於韓朝宗來說,這可不簡單!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賀知章與張旭也頓時明白,可不能讓葉暢去與市井無賴們長期廝混,一來會有損於他的聲名,二來,不經過制舉入仕,極有可能就象李林甫一般,靠著投機取巧迎逢上意來任官——甚至可能被李林甫注意到,從而成為李林甫的臂助!

「十一郎,你就在我這安心學業,令兄的事情,不急在一時,他的靈柩,我也可以派人給你送回修武。」想到這里,賀知章道。

「正是,正是。」

葉暢狠狠地白了張旭一眼,您也是一位在歷史上留下大名的人物,嚴格來說聲名比起賀知章更大,不要只會應和不行么!

「二公,我性子疏散,生性好訪道練丹,出仕非我之志。」葉暢誠懇地道:「韓公不知我,故有此語,二公應是知道我的性子,何苦為難我哉?」

「以你之才,不出仕實是我大唐之失。」賀知章捋須正色:「求仙訪道,待得老朽這般年紀也不遲。韓公說得不錯,老朽與張公既與你結成忘年之交,便有引你上正途之責,不可耽擱了你!」

這還真傷腦筋了,至少賀知章與張旭認定,科舉出仕之途,才是真正的正途,他們一番好意,葉暢如之奈何?

如今看來,唯有施緩兵之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