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117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節!

他們當然不會站在那傻等,便讓況四帶著,繞著這座臨時避難營地轉了轉,越是細看,便越覺得這個臨時避難營地非同一般。

「不象是個臨時避難營,倒有些象是常住之地。」

「秩序井然,宛若城中坊市。」

「嘖嘖,這才幾日?從他們到這邊開始,不過是七日,若是從他們搭起窩棚算起,才是五日,便收拾得這模樣。這位葉暢,以前只是知道他擅詩,卻不曾想,竟然也是一個親民官的好底子。」

白銓與蔣清都是內行,他們很清楚,帶著一群並不熟悉的鄉民,在短短的七天時間里做成現在這模樣,其中需要多少努力。

方才葉郎那有些邋遢的形象,此時在他們心目中,又變得高大起來。

「不過還有幾處地方,我不大明白,子澈,你可知他為何在這邊又辟出一塊空地?」

「明府都不知道,某哪里能知?」

他二人指點著周圍,看著那些百姓忙忙碌碌,竟然無人來圍觀他們。這讓他二人更為驚奇:這些百姓是如此專注,仿佛自己正在從事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般,究竟是為何?

葉暢並沒有讓他們等多久,沒一會兒,便出來再次見禮。

這一次葉暢洗浴了一番,他用來洗澡的木桶,還是大前日用木筏打撈起來的,而他身上的衣裳,同樣也是如此。用火烘於的衣裳,帶著微微的焦香味,穿在身上,還算是舒服。

「葉暢見過二位官人。」

見禮完畢之後,白銓與蔣清打量著洗浴完畢的葉暢,因為有方才的對比,所以二人忍不住在心中暗贊:好一個翩翩少年郎

葉暢原本就長得清秀,如今更不是當初鄉野少年的木訥淳朴,而是帶著一種智珠在握的自信,這讓他看上去豐神俊朗甚為不俗。到這個時候,白銓與蔣清總算明白,為何況四對葉暢以「神仙中人」稱之了。

「某替這小況村四十六戶二百七十九口人,謝過葉郎君了。」白銓向著葉暢做了個揖,口中說得極客氣:「若非葉郎君,只怕某治下之民,盡成魚鱉之食矣」

「不敢,既然遇上,豈有不伸手之理?」葉暢謙遜了兩句。

這讓白銓與蔣清對他更有好感:這少年郎有才、有型,而且還有德,為人知揖讓不貪功不自負,與之交談,如沐春風,實在是難得的人物

特別是葉暢言語之中,還有將此次能保住小況村沒死多少人的功勞往他們二位身上推的意思,這讓二人更是心懷大暢。

旁邊的娓娘暗暗撇嘴,這兩人又是被葉暢的外表所迷惑了。莫看葉暢這時一副翩翩君子模樣,事實上,他是集唐人的狡猾、奸詐之大成者。

貌聖實偽,唐人用的「偽君子」之詞,似乎專為葉暢所設也。

葉暢不知道這個蠻女在暗中腹誹,小況村是他的一個實驗田,在這里他耍了不少手段,既應證自己從後世學來的搞基層工作的那一套在這個時代也有效,也成功幫助他擺脫了蠻人的困擾。

若非必要,他並不想真將娓娘等蠻人殺死——那樣付出的代價太多。相反,將他們打發回西南方,做為一枚閑棋落在那兒,或許有朝一日能派上大用場呢。

「葉郎君,有些事情,我二人尚不明白,不知你在那緩坡處又令人辟出一塊空地是為何,莫非還有更多災民?我等查看災情,所到之處,盡皆垂頭喪氣一片消沉,為何小況村這邊,卻是群情激昂?」

蔣清年輕,也不過是二十余歲,因此有些沉不住氣,開口便問道。

「此二問,其實是一個問題。」葉暢笑道:「對災民而言,重建家園才是最重要的。某問過小況村災民,此地山坡,亦屬於小況村,既是如此,我便建議他們在此重建家園。事關自己,他們自然努力,原不是我有什么妙法。」

白銓與蔣清愣了愣,沒有想到竟然這么簡單。

但仔細想想,還真正只有這么簡單,才會有如此效果。災民是為自己重建家園做准備,哪有不積極的

讓白銓與蔣清奇怪的是,葉暢年紀輕輕,怎么就能相到這一層次,這應該是積年老吏才能第一時間把握住的人心吧。

換了他們,此時第一位想到的,還只是向朝廷申請賑濟吧。

「若不讓他們忙碌起來,整日閑著,又餓又閑之下,少不得作奸犯科之事。」又暢又道:「故此這幾日里,我替他們規劃好新村,他們只需清理空地,挖掘地基即可。整日都忙著,便不會惹事生非了。」

「竟然……還有這樣的道理?」白銓與蔣清二人面面相覷。

「不過此事不可持久,久之則怠,故此還需要勞逸結合。」葉暢又道。

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可是真正在操作時如何掌控,就需要看執行者的水平了。過勞傷民則民怨,過逸怠民則民懶。

葉暢能將小況村做到這模樣,證明他的火侯拿捏得非常好。因此,白銓與蔣清連連稱贊,讓葉暢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二公治縣,多有智術,某不過是一些淺見,略補遺缺,當不得二公如此盛贊。」

「葉郎才智,非同一般,以汝之見,災後之事,須得如何處置?」

「災後所須注意者三事,其一為賑濟,其二為防疫,其三為重建。三者合而為一,不可偏廢。只是發糧賑濟,易生事端,而且災民就真成災民。故此最好之法,是以工代賑,即令災民從事防疫、重建之事,按勞作發給米糧……」

葉暢說的並不是什么高深的東西,但是將賑濟、防疫與重建三者如此結合起來,在這個時代還是很少的。一般受災,官府與大戶人家各出糧食,於城外放粥,令災民熬過難關就各自返鄉。但是災民聚居引發的疾疫、受災導致的貧困,卻無應對良方。

白銓與蔣清聽得連連點頭,這幾天他們為了災情也是在縣中奔波,將葉暢所說的安排,與自己所見的困難一一相對,覺得葉暢所說,當真是千真萬確的道理。

不知不覺當中,葉暢說了半個時辰,不僅僅是就這次洪水,也就旱、蝗等容易遇著的自然災害,講了些綜合應對的方略。白銓與蔣清只有點頭的份,待葉暢興盡不說之後,年輕些的蔣清猛然起身,向著葉暢一拱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古人誠不我欺也」

「正是,正是,葉郎大才,某有一不情之請,願將葉郎災後方略,撰寫成書,以備天下災民之用,還請葉郎君應允。」白銓卻想得更多,起身向著葉暢行了一個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