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090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節!

時光飛逝如電。

李騰空跪坐在床榻面前,淚眼朦朧地看著在床上的李林甫。

李林甫現在的情形,不僅僅是盡顯老態,而且很明顯處於風燭殘年。即使是使女不停為他擦拭,他的嘴角仍然有涎水留下。

不過他的眼睛卻還清明,只是控制不住身體,不停地在抖罷了。

「空娘……乖女……我對不住你。」

天寶六載時,李林甫就給氣倒下過一回,而且那一次他與葉暢的關系幾乎破裂,後來是靠著李騰空出嫁,才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過來。即使如此,翁婿兩人卻也已經貌合神離,李林甫對於這位女婿,既是利用,又是防備。

天寶八載,葉暢征南詔大獲全勝,斬俘無算,不過因為擅殺投降了的閣羅鳳,功過相抵,除了一個新設的知雲南都護府外,就是加了勛,武散官升了將軍,並未獲取實職。此後利用一次李林甫生病的機會,李隆基借口舉薦葉暢有功,將楊釗調回長安,等李林甫反應過來,木己成舟。

不過為了安撫李林甫與葉暢,李隆基也讓葉暢得了好處,葉暢因為提出「開中法」和此前軍功,勛爵升為雲麾將軍、銀青光祿大夫、上護軍、開國伯,同時還許蔭一子,又賜李騰空郡主儀仗,除此之外,葉暢已去世的父、祖,也都得以贈官。葉暢的階官則升為左武衛員外大將軍、檢校御史中丞,差官為知雲南經略使、劍南道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蜀郡長史、嶺南五府經略使,其余官職如故。

楊釗自然也留下了崔圓這個釘子任蜀郡司馬。

因為人口經濟不足,葉暢提出的將安南與雲南合並,升為雲南道的計劃卻未立即執行,雲南節度使也未建立起來,而是將雲南郡分為雲南都督府、大理都督府、劍川都督府,三府合為雲南經略府。不過葉暢也不要這個虛名,他要的是實惠。

可這些爵賞偏偏口惠而實不至,這是葉暢對這些的評價,並且從這些事情當中,葉暢判斷出,李隆基對他也已經有了疑忌之意。

為此,葉暢在長安城中大興土木,將自己原本的府邸周圍全部買了下來,建成了一座豪宅,獲費的錢足足有數十萬貫。或許是聽得這個消息,李隆基甚為歡喜,還賜了些宮中的擺設來,專門召京兆尹令其配合葉家施工。

當時李隆基之話語,後來也傳入葉暢耳中。

「葉十一見多識廣,眼大氣高,勿使其笑朕吝嗇。」

不過給葉暢的好處也就僅此了,與此同時,李隆基不斷地向遼東派人,在葉暢不在的這段時間里,遼東局面有了微妙的變化。

南霽雲升官的速度比不上羅九河,表面上看,是為了獎掖羅九河這幾年立下的功勞,比如說將遼東行軍總管府所控制的地盤一直擴張到了鴨綠水畔,實際上的用意,卻是控制遼東的兵權,削弱葉暢在遼東軍務上的影響力。在李隆基看來,南霽雲乃葉暢親信,而羅九河則是後投入者,可以適當提拔,以牽制葉暢。

不過政務上,李隆基倒是沒有過多於涉,大約他也是想知道,葉暢的那一套經營邊疆的理論,能不能實現。故此,這還沒有觸及到葉暢的底線。

「阿耶不必多說,好生休養,將身體養好了,什么都好」李騰空有些心酸地道。

「我……」

李林甫正待繼續說,外邊騷動了一會兒,緊接著,有人道:「楊侍郎來探望」

楊侍郎,自然是楊釗,他雖是回京,卻沒有升官,也算是李隆基的一點平衡,原本奄奄一息的李林甫猛然精神一振,整個人身上,又生出凜凜威儀。

那個讓無數朝臣聞風喪膽的權奸李林甫,又回到了他身上。

「請他進來。」李林甫徐徐說道。

旁邊的使女將他臉上的涎水擦盡,將他扶起。女眷都躲入後宮,不一會兒,楊釗面對微笑走了進來。

但一看到李林甫威襟正座的模樣,楊釗臉上的笑容就僵住,他停住腳步,轉身便欲回頭。

原本以為李林甫是只死老虎,他趕來看看熱鬧,同時發泄一下心頭的不滿,卻不曾想,所見的李林甫與平時比,並沒有什么兩樣。

時值天寶十載春暮,李隆基已經到了人生的暮年,距離葉暢平定南詔之亂,也已經過去了近兩年時間。或許是因為葉暢在的緣故,雖然得到了李隆基的支持,楊釗面對李林甫,卻仍然沒有任何優勢,往往他的每一步算計,都被李林甫輕易破解,然後反擊。

故此,面對李林甫,他心中已經帶著一種難以言狀的敬畏。原本是來看一條死狗的,結果發現死狗變成了病虎,他第一個念頭自然是走避。

李林甫徐徐說道:「楊侍郎來而復往,是何道理?」

楊釗這才收住腳步,臉色有些發白,他望了李林甫一下:「聽聞李相身體有恙,故來探病,卻忘了帶禮物,是想折回取禮物……」

「果真如此?」

「果真如此」

李林甫看著他面色發白,輕輕嘆了口氣,若自己還是健康的,絕對不會讓這小輩猖狂,但現在……

四年前暈倒之後,他身體就一直不行,前不久,更是中風倒下。他雖然還是貪戀權力,卻也知道,以自己現在連坐正都困難的身體,想要繼續把持權力,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唯一後悔的,就是這幾年沒有全力將葉暢調回京城,若葉暢回到京城的話,他可以順勢接過自己的勢力,哪怕不能與楊釗抗衡,至少還可以自保。

現在么……就要有些顧忌了。

「老夫出仕至今,已有五十年……」李林甫仍然是慢慢地說道:「如今老病,是該到退休致仕的時候了。」

楊釗心中一動,嘴上卻道:「李相公何出此言,相公一時不適罷了,如今天子與朝廷,都倚相公為棟梁,相公若是退休致仕,何人可當天下大任」

「有人可以。」李林甫向身邊使女示意,那使女拿出一封信,李林甫道:「老夫致仕乞骸骨之奏章,已在此矣,繼任之人,老夫亦已向聖人舉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