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056 字 2023-0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盛唐夜唱最新章節!

李林甫的身體,還在長安時就已經垮了,原本歷史當中,他在天寶十一載就要病死,但因為提前致仕和搬家到遼東的緣故,讓他從繁瑣勞神的勾心斗角里解脫出來,再加上葉暢安排的良好的護理,所以他比原本的歷史要多活三年。到了現在,天寶十四載,他的身體再也熬不住,終於死去了。

他的身份非同小可,不僅僅是以前的宰相,執掌大唐權柄近二十年,更因為他是葉暢的岳父,在旅順有超然的地位。按照風俗,葉暢雖然不必為李林甫而辭官,但奔喪總是要的。

此時正是天寶十四載的七月,旅順的大街小巷繁忙依舊,並沒有因為李林甫的死而有什么異樣。畢竟李林甫在他最後的幾年時間里,雖然也有心對遼東的體系施加一定的影響,卻被葉暢的親信們很好地隔開。他身體好的時候,也能在人抬扶的情況下到旅順周邊去看看城鎮、鄉村,甚至可以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評論,卻無法於涉到旅順的任何具體事務。

如今旅順人口超過十萬,即使放在中原,也是一座了不得的富庶繁華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讓天寶六年到天寶十二年這整整六年間,旅順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道路每天都在延伸,下水道每天都在延伸,旅順城區也從最初的兩個坊擴張到現在的八個坊。原先離著旅順有小半時辰路的都里鎮,現在也成了旅順八坊之一了。

不過因為地形的緣故,旅順並沒有象別的城市那樣四四方方,八座坊圍繞著一個旅順灣,形成新月狀分布,三條主於道將八座坊連接在一起,現在還只是中間的主道完全硬化,東西兩側則因為水泥和人力的不足而只停留在規劃之中。

這也使得葉暢在天寶十二載下定決心,將旅順的鋼鐵業轉以建安城,不能讓旅順的人口繼續膨脹下去。除了建安城之外,青泥浦城、石城也轉移了部分旅順人口,一部分產業被轉移到了這些地方。卑沙城作為一座軍城,地位雖然還是重要,人口增長卻並不是很快。另外一座重要的軍城乃是大行城,位置大約在另一世的丹東,天寶十載時南霽雲與羅九河將這座城從新羅人手中奪了回來,這里也就成了前往新羅、渤海貿易的一座重要中轉站,同時也是防御新羅、渤海人野心的一座軍鎮。

到現在,旅順人口超過十萬,鋼鐵業的轉移,讓建安城的人口也迅速接近這個數字,達到了八萬,青泥浦、石城的人口各自有三萬以上,大行城則因為駐軍的緣故,人口是五萬。才到遼東行軍總管治下的安市城人口是四萬,烏骨城人口是一萬余。在這些主要城市之間,還依著交道於線,建有大小不一從一千余人到近萬人口不等的鎮子,總人口又約有二十萬。這樣整個遼東人口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在城鎮之中,還有三分之二,則分布在各個農庄、礦山、林場之內。

這些城鎮連在一起的話,形成一個沿海、沿河的倒三角形,將整個遼南地區都牢牢控制住。

這並不是遼東行軍總管府轄地的極限。羅九河這幾年,便是與契丹人在遼城州對峙,越過遼河的契丹人被他打得抬不起頭來,如果不是渤海國的暗中支持,早就被趕回松漠了。[]盛唐夜唱423

楊則望了一眼天上的太陽,罵了一聲,然後匆匆向著旅順興隆坊北十字街東路的小客棧行去。

他是天寶十二載從中原浪『盪』到了遼東,此前幾次產業都出了問題,數次瀕於破產,後來於脆到安東銀行的築路隊里修轍軌,因為頭腦靈活、為人勤快,終於出了頭,於了四年之後,攢下了一些家當,想想總不能一輩子都在築路工地上賣力氣,便輾轉來到遼東。

憑借在築路隊時結下的人脈,他在新建的興隆坊里得到了一塊宅地,又又地為押,咬牙尋了安東銀行貸了一筆錢,建起了這座兼營雜貨的小客棧。一年多下來,生意不溫不火,雖然沒有趕上前幾年的好光景,卻也足以在他一邊還安東銀行債務的同時,一邊過上以前想都難想的好日子。

到了自家的客棧,便見幾個來此販賣皮貨的渤海人在大堂前坐著,每個人面前都是一杯茶。

這種炒制出來的葉茶流行得很快,現在至少在漢人聚居之所,磚茶已經被葉茶所取代。只是在與蠻族貿易時,磚茶還是一如既往地受歡迎。

「楊掌櫃,這大白天的,也不看店,去做什么呢?」

渤海人中為首的那一個問道,這廝目光有些狡黠,說起漢話來流利得緊,楊則有時揣摩這廝的身份,不象是個商人,倒象是個官員。從其余人對他的態度來看,也確實象個官員。

「這不,去領旅順邸報了么。」楊則將布褡里的一疊紙給眾人看。

《民報》主要是兩京的消息,在其流行之後,旅順這邊,便有心思活絡的,模仿其樣式,開始發行《旅順邸報》。最初時是每七日一期,但很快就發覺,對於這個遼東最重要的商業城市來說,七日一期的報紙實在消息太慢,於是變成三日一期。

「都有什么消息?」

那群渤海人大感興趣,嚷嚷著問道。

與《民報》相同,《旅順邸報》也有一些各地奇聞掌故,不過最主要的還是遼東這一塊地界發生的事情,諸如哪兒發現新的礦山、哪兒的商道已經打通,亦或者遼東行軍總管府有何命令下達。其中占多數的又是旅順各種貨物的批發價格變動,這是最受來旅順采購的客商們歡迎的內容。

如今旅順已經成為整個大中華文化圈的百貨批發大市場,不僅僅遼東周邊諸國,甚至連波斯、大食和河中諸國的商人,在旅順都有所見。對於大唐與周邊國家商人來說,鹽、鐵、糧食、棉布、絹麻、木材、『葯』材、茶葉這樣的大宗商品價格變動讓他們關注,而對於遠道而來、注定不可能攜帶太多貨物返還的遠道商人來說,珍珠、寶石、玻璃器、座鍾、金銀飾品等等奢侈品價格則是他們急於了解的重點。還有一些特殊產品,要想買到就需要審批,比如說旅順造船場的海船,軍用類型的是根本不用想了,但民用型的經過審格之後倒是可以買到。

「沒看到皮貨相關的消息,不過……李相公故去了。」楊則先說了第一句,然後又說第二句。

「李相公……哪位……啊喲,李林甫?」那個為首的渤海國人反應非常快,神情不由得一變:「那豈不是說,葉郡公會回遼東?」[]盛唐夜唱423

「應當會回來吧。」楊則皺著眉:「至少葉公夫人是要回的。」

「還有別的消息么?」那渤海國人又問道。

「唔,有個奇聞,說是五年之前,也就是天寶九載離開大唐的一艘船,如今又回到大唐了。」

「這是什么奇聞算了算了,賣我一份報,我自家來看」那渤海人道

楊則賣了一份報與他,每份報賺不到幾個錢,但能滿足客人某方面需求,也是他們客棧招徠回頭客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