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2)

逢君正當時 明月聽風 2211 字 2023-02-01

第35章

龍大回到前線營中已是將近午時。下得馬來,心疼得拍了拍如風,讓馬夫快些給它喂水喂草料馬糧。宗澤清一直在等龍大的消息,見得他回來忙過來相報。道霍銘善三人早已起身,要見將軍。

龍大讓布置些飯菜,他與霍先生一起用。

霍銘善苦等龍大,問了一上午能否見將軍,衛兵只道將軍軍務繁忙,讓他等候,他心里已是有些計較。待見得龍大,看他似剛梳洗過,衣服干凈,未染塵泥,便知龍大定是回了城。

用完了飯,他直接問了:「龍將軍對此事是否有了計較?」

龍大將他回了一趟中蘭城與太守商議的結果說了,略去他們國內的行事安排,只挑了與南秦相關的講。比如他們將派特使至南秦,亦會以迎接使節的禮儀迎霍銘善至中蘭城,待兩國情勢穩定,聯手協查茂郡里南秦使節遇害之事,查出真相,避免惡戰。

與霍銘善一同前來的幕僚謝旭聽得此言差點沒跳起來:「將軍的意思是要將我家先生扣為人質?」

「此言差矣。」龍大淡淡地看了謝旭一眼:「正是為霍先生著想,為兩國和平百姓安樂兩軍將士的性命著想,才會有些對策。先生在兩國即將交戰之時,在我軍中來去自如,悄悄來悄悄走,這落在貴國朝中有心人眼里,是做何感想?難道不會借題發揮?再者,我是信了先生,但貴國是否信我?我莫名收回戰旗怕是貴國將士會猜測這是我的用兵之計,更會妄加論斷。」

霍銘善不語,靜靜思索。

謝旭又道:「先生與皇上約好速速回去報信,若是未見先生安全回都,皇上才是真疑心。」

龍大道:「平南郡太守將派特使赴南秦,先生可讓謝先生陪同一道去,這般,先生在這受到禮遇,已與我澄清誤會之事便可解釋明白。我會落下戰旗,重開關卡,以示休戰之意。先生以為如何?」龍大這話說得平平板板,雖是客氣,但卻也不容拒絕。

謝旭一臉忿忿,但又說不得什么,只好看向霍銘善。

霍銘善冷靜地拱了拱手:「如此,便聽將軍安排便是。」

「先生。」謝旭喚了一聲。霍銘善一抬手:「莫要說了,待平南郡太守特使到了,你便陪他回去一趟。將軍所言極是,避開戰意,兩國聯手查清真相才是正途。」

謝旭皺了眉頭,退至一旁再不言語。

當日,龍大命人收了戰旗,重開關卡。遞了信與南秦邊境守軍,道南秦霍先生為南秦皇帝派來的議和使,現在蕭*中,兩國誤會已黎清,蕭國將以最高規格禮節接待霍先生。隨信附了霍銘善的親筆函。

南秦國邊境守軍沒回復,沒撤旗。

第二日,南秦那頭依舊沒反應。龍大帶著霍銘善登上堤牆。

堤牆築得高,霍銘善遙望對岸南秦,頓生情懷。「老夫這是頭一回這般看南秦。龍將軍,我們南秦,真是美。」

龍大微笑:「我去過不少地方,有些地方美景如畫,我便會想,若這處不是戰場該多好。」

霍銘善心頭一熱,施了個禮:「將軍仁義之心,老夫佩服。望我們兩國永世交好,百姓安樂,將士平安。」

那日霍銘善站在堤牆上,看著南秦,久久不舍離去。

第三日,平南郡的迎賓車轎終於趕到。兵營中迎賓彩旗飄揚,太守姚昆帶著各官員親迎霍銘善。龍大在營中設了簡單的宴,姚昆仔細介紹了督郵裴敏,他將領著五位隨從,帶著平南郡的禮物出使南秦。霍銘善引見了謝旭。

龍大當即差人將太守准備好的出訪文書及霍銘善的親筆書信遞到對岸。這一次,南秦那頭終是給了回復,遞過來一份通關文書。

宴畢,裴敏與謝旭領著人乘船過江,到了南秦國境內。

不一會,南秦撤下了戰旗。姚昆頓時松一口氣。他緊趕慢趕,馬車行了兩日,可算及時趕到。

霍銘善准備隨姚昆回中蘭城,龍大這時卻將他請入帳中單獨說話。

「敢問霍先生,我軍中探子在南秦是如何被發現的,先生可知曉?」

霍銘善一愣,各國之間偷偷互派探子這類事並不出奇,明面上大家都互不承認,但其實心里都明白。只是查沒查出來而已。可這般直接相問,相當於讓他透露軍機,確實太過了些。

霍銘善心里明白如今使節順利過江,自己算是被拿在了龍大的手里,他才挑此時機問話。霍銘善搖頭:「將軍是問倒老夫了,老夫確是不知。」

龍大微點頭:「我只是擔心,貴國的挑釁布局要比先生想得更深。若是先生想起什么能說的,還請告之。」

霍銘善怔了怔,施禮應了。心里並不能確定龍大是刺探軍情還是真有所慮。

這天安若晨照例站在府里最高處的石亭那張望,沒看到什么鋒煙狼火。下午她出了府門,在街市上走了一圈,走到了南城門。盧正道:「姑娘對這條路倒是情有獨鍾。」他已經陪安若晨走了好幾趟了。隔幾天沒事了她便要來走走。

安若晨點點頭,這是她教給四妹去南城門的路。她四妹便是在這條路上失蹤的。她走了很多次,可都沒發現什么異常的情況。此刻她站在城門這,想起失蹤的四妹,想起從這城門出去前往邊關的將軍。

將軍對她說話的意思,她有些不敢想,她覺得她不配。四妹的生與死,她也有些不敢想,她覺得會怕。她怕想到如果四妹已經死了的可能。雖然這個可能一天比一天的變大。但她總告訴自己,不要去想,不要放棄。若她放棄,還有誰會想著找四妹?

安若晨發了一會呆,忽然發現有兩個女尼拿著缽盂從城門出去。過了好一會,又有兩位僧人出了城門,手里也拿著缽盂。

「盧大哥。」安若晨問,「為何他們拿著飯缽。」

「那是來布道化緣的僧人。姑娘不知道嗎?」

安若晨搖頭,她一直以為寺廟靠著香火錢和自己耕種所得,倒是不知他們還要來城里化緣。

田慶在一旁笑道:「姑娘之前去的可是大廟?其實各城各處皆差不多。有些大廟不愁香火,也會派弟子出來化緣歷練,布道講經,是修行的一部分。有些廟窮,就更得出來化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