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承爵親王(1 / 2)

西路軍在長城腳下與先行回京的大軍匯合,每一位士兵都受到了極大的熱情歡迎。整個隊伍最前端的是西路軍最高統帥身著正白旗鎧甲盔帽的費揚古,而他身後便是英氣勃發滿身貴氣的同樣身著鎧甲盔帽的阿哥世子和王爺。如果說大敗厄魯特人的西路軍是這次遠征的功臣,那么親手射殺噶爾丹的胤祚便是其中毫無疑義的英雄。

大軍在離康熙三十丈處全體下馬,同時單膝著地右手撐地高呼:「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那幾萬人動作劃一,異口同聲,不管是聽還是看的都倍覺震撼不已。

康熙看著那面容堅毅眼神清亮的八旗士兵們,心中更是豪氣無限,高聲道:「平身,為大清的英雄們上最好的酒。」康熙語落,一大群端著酒碗的身著不同補服的官員快速走到不同將士面前將手中的酒或平舉或略高或略低的送到自己面前的將士。

而給費揚古送酒的卻是身著金黃色皇子服的大阿哥,不管大阿哥此時心中對於此行自己幾乎沒什么功勞的事情有多么的冒火,卻也只能滿臉堆笑的代表皇上犒賞西路軍將士。五阿哥倒是滿心實意的將手中酒的送給三阿哥。八阿哥滿心羨慕化作臉上的爾雅的微笑將手中的酒送到四阿哥手中。給七阿哥送酒的則是統領東路軍的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給喀爾喀王送酒的則是土謝圖汗。

只唯獨胤祚獨自垂手站在那里無人送酒,甚至每一個獻酒的官員經過其身邊都會不知覺的加快腳步匆匆而過。胤祚見此情形那濃而不粗的眉角微挑,略感詫異外倒也無更多的情緒。可他不在乎不代表此時跟在他身後的鑲黃旗士兵也不在乎。雖然榮世子不是他們鑲黃旗的旗主,但帶領他們贏得莫大榮耀的人卻是他,作為軍人怎么可以看著自己的領帥在這種場合遭受如此不公的待遇?他們不能去質疑皇上,但卻可以陪著自己的領帥。而極少數已經接過酒碗的士兵在身邊的人提醒也立馬將酒碗又送回到官員手中。

胤祚在隊伍的最前方還不知道他身後的士兵們因為他竟公然拒絕皇上的賞賜,若是能看見必然會教訓他們不要義氣用事了吧。只可惜現在這種嚴肅的場合,所有人都不敢妄動。而隨著獻酒活動漸漸接近尾聲,胤祚那一碗酒始終沒有人獻上。離胤祚最近的胤禛臉色因此也變了幾變,端著酒碗的手力道捏的手指都有些發白,若不是這幾年修養克制力驚人,他幾乎想沖著他那好皇阿瑪大聲質問這是為何了。難道他就如此不待見胤祚嗎?不僅從小就將他過繼出去,現在還不能給予胤祚應得的榮耀。

胤祉看到獨自垂手而立的胤祚心里閃過絲幸災樂禍,哼,讓你猖狂,別以為仗著皇阿瑪的寵愛就可以肆意而為了,皇阿瑪先是皇帝在來才是阿瑪,還當自己是太子呢,能讓皇阿瑪百般袒護。現在被打回原形了吧。胤祐有些擔憂的看了眼胤祚,雖說六哥一向比自己這個同齡的弟弟早慧,但行事卻多半由著自己喜好而走。若是一語不慎,恐會有大禍。

康熙自是見到前面的動靜,看到那些鑲黃旗的士兵們無聲拒絕他的賞賜時,頗有一種自己的奴才叛變投靠自己兒子的酸澀之感,同時卻又為自己的奴才有如此大義之心而略覺欣慰。不過這時候可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沒看他其他的兒子都只端著酒像木樁子似地站在那里,除了當事人一臉平靜外,都面露擔憂,尤以老四那張黑臉最是難看。朝身邊的李德全點點頭,示意他可以去宣旨。

當李德全捧著黃絹絲綢綉龍與祥雲的聖旨行至眾人一丈處神色肅穆的說道:「請榮親王世子愛新覺羅胤祚上前聽旨。」聖旨雖是給胤祚一人,但其他人卻都跪了下來。

胤祚看著神色肅穆的李德全也不禁的在心里存了口氣,想想自己也沒犯什么十惡不赦之罪,也就平了心中的氣坦然上前單膝著地行禮道:「愛新覺羅胤祚在此,謹聽聖訓。」只要不是殺頭圈禁奪財這三樣,其他的他還是能接受的。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之第六子愛新覺羅胤祚,幼即聰敏異常,朕甚喜之,然其幼年多災,恐其有早夭之象,廣濟聖僧言其若能養於宮外日後必是大清之福,朕雖貴為天子亦望子安泰,遂將其過繼於清世祖第四子和碩榮親王名下為嗣子。而今其未負朕厚望,於昭莫多戰役斬獲厄魯特汗噶爾丹,為大清立下如山重之功勞,特允其承和碩榮親王爵,加賞其江南道良田千頃,黃金一千兩,白銀五千兩,牛五百頭,羊一千只,馬兩百匹,其他絹帛金銀之器回京後在行獎賞,欽此。」這一聖旨讀下來該紅了多少人的眼啊,年僅十七的鐵帽子王和碩親王,滿大清也找不出第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