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打谷子(1 / 2)

到下午三點多的時候,太陽光不是那么的強烈了,回家休息的人一會兒又都在孫剛家聚集了,孫媽抱來一個大西瓜切開,大家吃過之後,又出發去田里割稻谷去了。

出門的時候孫爸他們就將茶水西瓜一並帶了過去,下午時間比較少,大家也就沒怎么浪費時間,努力的干活。

這天的戰果也是相當的輝煌,到天黑下來,十來個人差不多把這幾塊兒田割完,就剩下一點兒,幾個人加班加點在晚上8點之前也全部割完捆好。

孫剛一趟趟的把稻谷全部拉到稻場里,准備過兩天打稻谷。

幸好孫剛家是當天收割,當天就捆好拉走,如果水稻割完在田里過夜的話,第二天捆稻子摟鋪的時候,稻谷鋪底下會有蛇在里面過夜的,而且是毒蛇「土布袋」。一不小心就會咬到手,必須及時就醫,不然會很麻煩的。

晚上的飯菜弄得也是相當豐盛,還是以肉食為主,大塊的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燉著蘿卜,整條的魚紅燒起來也相當有滋味,雞肉燜著蘑菇,也是別有一番風味。整個桌子上幾乎沒有什么素菜。

勞累了一天,第二天又沒什么大事要做,大家也就敞開了喝。

孫媽釀的米酒也很受歡迎,用孫剛的話來說就是,「這酒度數不高,但是喝起來不上頭。」

風卷殘雲,酒飽飯足。

「到時候你們誰家割稻谷吱聲啊。」孫媽笑著對他們說道。

大家都呵呵笑著說好,然後又說到時候要把時間商量好,免得撞車。

可是事實上,真等大家割稻谷的時候,幾乎都集中在相同的時間內,也不過前後幾天而已。

在農村里,這種相互幫忙的方式是普遍和流行的,大家互相幫忙,你幫我割一天稻谷,我幫你栽一天秧,不用額外花錢請人。付出的也就是菜金而已,但這並不算什么。如果人緣不好,你就是花錢人家也不一定幫你干。

吃過晚飯後,大家也各自散去,遠點的孫剛就開車一一送回家去。

最忙碌的時候過去了,孫剛他們才來得及沖涼洗澡。

各自忙活了一陣之後,回到果園准備休息的時候,已經快十二點了。

第二天,孫剛家就開始為打稻谷做准備,先把稻場打掃干凈,把稻谷捆解開,有稻穗的那頭朝里攤開,鋪上厚厚的一層,擺成一個大圓形。由於稻場的地面經過幾十年的碾壓,早已經堅硬如石。

讓稻谷在稻場里蒸發一下水分以後,孫剛就開出家里的手扶拖拉機,後面套上石磙,石磙有一百多斤重,在鋪好的稻谷上碾來碾去,大概要碾上個2—3個小時才能把谷粒從稻穗上碾下來。這活不算太輕松,就是手扶拖拉機掛上慢檔,人要扶著拖拉機跟在後面一起慢跑,是個體力活,換做以前孫剛還真吃不消。孫剛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是用牛拉石磙來打稻谷,那樣有個麻煩事,就是干活前不能給牛吃食,就算那樣也難免不了,它會干著干著拉尿或者便便下來,那就膈應人了。

這活還有個特點就是特別臟,灰塵很大,穿著白色的衣服,干完活保准看不出原來的顏色。幸好這還不是打麥子,打麥子雖然也是一樣的臟,但是小麥有像針尖一樣的麥芒,扎在身上是又癢又疼,而且還會扎在衣服上,怎么洗都洗不掉,穿在身上極其難受。

孫剛扶著拖拉機跟在後面跑,孫爸和孫媽站在旁邊拿著木叉翻起稻草,這樣碾的透徹一點。孫剛家今天打的是養魚那塊兒田種出來的稻谷。這點兒活差不多就得大半天,要想把大田里的稻谷打出來估計還得一兩天。

碾的差不多後,孫媽回家做飯去了,孫剛和爸爸一起拿著木叉把稻草叉到一邊,這時候稻草上已經幾乎沒什么谷粒了,碾的是相當干凈利落。這些稻草留著還有用處的,編個草繩,或者冬天了沒青草,就用這些干草喂牲口。

這時地上已經鋪上了厚厚的一層谷子,還有一些短碎的稻草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