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看電影(上)(1 / 2)

晚飯後,孫爸在院子里生了幾堆火,加上院子高高的圍牆,和上面的遮陰棚,冬天的寒冷都被擋在牆外。

孫爸請來的放電影的也開始了准備工作,大家圍在火堆邊聊著天。電影請了兩場,今天一場,明天還有一場。

電影作為一種具有廣泛群眾基礎和社會影響力的重要藝術形式,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

說起農村放映電影這個情況,現在的「九零」、「零零」後們,或許知道的不多,親眼看過農村放電影的,可能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電影是**十年代廣大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重要文化娛樂方式。在農村和農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非常突出、非常重要的位置。

看著放映電影的師傅在忙碌著,孫剛想起了小時候因為電影的種種趣事。

看電影當然應該是件快樂的事。村里人家里有喜事了,放場電影給大家熱鬧一下也是慣例。比如兒女考上了學,這是大事,光宗耀祖的大事——孫剛兄弟倆小時候經常被母親耳提面命,誰家的你什么哥,吃的是啥苦?受的是啥罪?看人家現在都是大學生了!

對考上大學的什么哥哥保存某種敬畏,敬畏當然是因為他的刻苦,在給孫剛幼小的心靈不少壓力之余,意外的收獲是還有一場電影看。

想來那情景應該是這樣,一般是當家的男人在某場酒後慷慨激昂地表過態,說些「我兒子考上學,一定連請兩場電影」之類的大話,待到兒女真考上了學,自己背著手,有事沒事在村里邁著跟以前不老一樣的步伐走幾個來回,偶爾會有迎面來的村人老遠就道著喜:「嘖嘖嘖,孩子真爭氣!」這很受用的話可能會聽上一兩年,但也會有人道過喜,走過去多遠了,又突然拐回頭問:「哎,那一年不是承當放電影么?」

於是,村里人又有一場電影看。

那個時候,天還沒有黑下來,放電影的早早騎自行車就來村里了。

主家管過飯後,搬張桌子、板凳放自家門口晾曬場里,把電線用幾根木棍撐出來。

電影師傅會指揮主家派來幫忙的小伙子七手八腳把黑邊白面的銀幕找地方綁起來,再把兩個大方喇叭一邊一個掛在銀幕兩邊。

銀幕前已經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凳子,美其名曰——占地方唄。

孩子們已經滿村吆喝了:「今晚放電影嘍!」

接著,從挎包里掏出一個電燈泡,外面帶著粗鐵絲編的罩網,這樣這電燈泡即使掉在地上或者磕在線桿上也不會摔碎。

接線停當後,便開始把最要緊的寶貝——放映機,小心翼翼地從大鐵箱子里搬出來,穩穩當當地放在桌子上,然後是車子後座的鐵皮匣子里取出纏著電影膠片的輪子,安放在放映機上。

再用一個話筒試試聲響,然後就坐在桌子前,悠然自得地吸著煙,等天黑透了開始放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