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納涼(求訂閱)(1 / 2)

酷暑已至,到處籠蒸火燎,村子里的狗狗們伸著個長舌頭喘粗氣,老母豬在污水坑里打溺不出來,大人們大蒲扇不離手,肩上披著個濕毛巾,熱鍋螞蟻般,到處去找樹蔭涼侃大山。

小孩子則魚兒似的,整天泡在水塘里,身上涼津津,臉上肩膀都曬脫了皮。

夏天的夜晚,人們一個個坦胸露胳膊的,穿得像即將出場的拳擊運動員,炎熱的天氣逼得人們將衣服減到最低限度,該露不露,悶著難受。[]

太陽偏西時,村里升起了裊裊炊煙,孫媽把熱粥和饅頭端到院子里石桌上冷涼。酷署的傍晚,天熱得像蒸籠一樣,大人孩子圍在石桌旁匆匆忙忙吃飯,急於出去涼快。

村子周圍堰塘很多,還有條河流從旁邊穿過,一到夏天,碧水浩翰。堰塘的周邊,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綠樹。村子就受用清風,受用碧水,受用新鮮空氣,心情愜意,像是超出了夏天,步入了一個奇妙理想的世界。

夜幕終於降臨了,大地從遠及近慢慢籠上一層輕紗,樹梢上落滿了唧唧喳喳的小鳥,難耐的暑熱似乎減輕了一些,星星也從雲彩邊慢慢擠了出來。

天黑不久,飯後大家收了碗筷,拍著肚子打著飽嗝,手提一杯子,白天涼好的消食粗茶(不算香,但濃厚解渴),提著竹凳子,腋下夾著蒲扇,出門到人多處雲集。

前來乘涼的人陸陸續續來到堰塘邊,他們將幾張將草席拼在一起,邊上點起了干艾蒿。

幾個留著長胡子的老人坐在了一起,說《三國》,聊《水滸》,有時會為書中的情節爭得面紅耳赤。

幾個經常出門在外消息靈通的中年人,則願講些國家大事、庄稼收成等話題。不遠處,聚集著一片「娘子軍」,那兒更是有說有笑,有哭有鬧。

一位老奶奶饒有興趣地講起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她指著天空說,明亮的牛郎織女星遙遙相對,織女的身後兩顆暗淡的星是羈押她的天兵。

有男人趁納涼之機,偷帶些啤酒出來喝,以避免老婆念叨「喝,還喝,晚飯時都三瓶了」——因為一旦和鄰居喝上了,老婆是不好意思罵的。

炎炎夏日夜生涼,清荷露滴風猶香。冰輪慢移中天掛,星轉斗沉暑夜長。

夏天的晚上納涼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沒人呆在屋內忍受悶熱,看著電視的喧囂。

所以孫剛早早地喝過稀粥,站在水池邊用涼水沖個簡單的澡,搬出竹床在自家門前,把沾著水珠的身子放到竹床上。外面殘月如鉤,滿天繁星三三兩兩的眨著眼睛,間或有幾聲狗叫從村里傳來,幽靜極了。

今夜雖是一彎殘月,夜色卻不黑,天地間籠了一層清藍,且質地勻凈,仿佛精心燒制的細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