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水簾洞(1 / 2)

又趕上一個周末,上午孫剛帶著幾筐桃子去縣城,給兩位叔叔家弄點兒嘗嘗鮮。留著兩筐拉去了趙涵家里。

「老趙,快幫忙接過來。」趙媽看著孫剛滿頭大汗搬著桃子的樣子,趕緊讓趙爸上前幫忙。

「擦擦汗吧……」趙涵遞過來一條濕了水的毛巾。[]

孫剛接過來胡亂抹了一把,說道:「前幾天桃子收了,就給你們送點兒過來嘗嘗,另外一筐給妞妞。」孫剛帶的一筐有二三十斤。

「你這孩子,留著賣啊,我們哪吃的了這么多啊,」趙媽肯定要客氣一下。

「沒事,賣了很多,吃的也留了。」正說著,趙爸和趙涵已經開吃了,趙涵吃的滿臉汁水。

「這爺兒倆真是的……」趙媽看到這么個景象,也很無語。

「對了,我還帶了點兒桃脂來,給你們吃的。」

「桃脂怎么吃?這不是化工原料嗎?」趙涵疑惑道。

「當然能吃啊,還能美容養顏,不信你上網搜搜。」孫剛解釋道。

「還真沒吃過這個,怎么弄?」趙媽也沒吃過桃脂。

隨後,孫剛把做桃脂燒肉的方法給趙媽講了講,經常做飯的人,一學就會。

果然,中午飯趙媽按照孫剛的方法做出了這道桃脂燒肉,惹得趙涵和爸爸在飯桌上搶著吃那道菜,使得趙媽很有成就感。

「太好吃了……」趙涵感嘆道。

「想吃有的是,這東西春夏秋三季都有,」孫剛說道,「在桃樹上弄出傷口,幾天後就會凝結成桃脂,以春夏季節最好。」

「那你多收集點兒,」趙涵交代道。

「知道,你想吃的話就找我。」

吃完飯,趙涵幫忙收拾碗筷,趙媽阻止了她,說道:「你和孫剛出去逛逛吧,洗碗交給你爸爸。」

雖然外面天氣有點兒熱,也不能阻擋兩個小年輕約會的步伐。

「我們去水簾洞吧,那里有瀑布,正涼快。」趙涵建議道,雖然住在縣城,這個著名的景點兒她也很少去。

「好啊,好幾年沒去過了。」孫剛上高中的時候去過幾次,後來出去上學、工作,就沒多少機會去了。

水簾洞在縣城西5公里處,是景名勝區著名景點之一。

孫剛的家鄉,是一個美麗富饒、充滿傳奇的小山城。這里不僅是「盤古開天地,血為淮瀆」的神話國度,更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等戰斗過的紅色蘇區。還是一片盛產魚米林木、蘊含豐富礦藏的沃土。

這里流傳著「大禹治水」、「禹王鎖蛟」及「太陽神」的傳說,盤古文化、太陽神文化在積淀沉厚。

明嘉靖年間吳承恩曾在這里作過縣令,期間多次到山上游覽,後根據「禹王鎖蛟」的故事及結合此地的水簾洞、通天河、放馬場、太白頂、花果山、老君堂等地名完成了傳世名著《西游記》。

山上道教源淵流長,漢時曾建「保安觀」、「金亭翠闕」。據傳武當派鼻祖張三豐曾在此修真,目前境內的祖師嶺道家的香火仍旺。被道家稱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三十六洞天」。

孫剛的家鄉是千里淮河的發源地。位於秦嶺向大別山的過渡地帶上,區內奇峰競秀,層巒疊嶂,森林密布,瀑泉眾多,景象萬千。

以獨特的淮源文化為內涵,兼有盤古文化、佛道文化、地質文化和蘇區文化。

以南北氣候交匯區位最為完整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中原罕見的原始次生植被為特色,成為我國壯麗河山的代表和令人神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