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86. 挖老鼠洞(1 / 2)

a

185-186.挖老鼠洞

掏老鼠洞,是農村冬天里的一件趣事。(..co求魔吧)

(更新最快最穩定,,.com)這方面不需要什么技巧,人人能行。能將老鼠窩一鍋端,就不那么容易了。反正,孫剛是能做到這點的少數、個別人之一。

說是老鼠,其實不是家里晚上到處躥騰的老鼠,而是地里、山坡上的田鼠。

田鼠在孫剛家鄉這邊也叫搬藏。因為它在糧食收購的季節里,會一點一點地把農作物搬運到它的洞穴里面臧起來而得名。

在農村,每塊田地里基本上都會有田鼠,它一般會在秋季開始,把田地里成熟的庄稼顆粒,用嘴刁了往洞里搬運,准備冬季和來年的春季里享用。

因為它們知道,每年的這兩個季節里,地里沒有成熟的庄稼,它們無法找到糧食食用,就會被餓死,必須趁秋季收獲的季節,地里的庄稼多,多儲存一些,才能避免餓死。

以前啊,人們都還沒意思到挖老鼠洞這點兒的時候,往往有錯過了很多。

後來開春後,村民們在深耕土地時,會無意間把田鼠的洞穴挖出來,這時就會發現,洞穴里儲藏著很多的黃豆等農作物。

後來就在冬天空閑的時候,村民們也會在田野里尋找到田鼠的洞穴口,找到後,就用鏟子、鐵杴等工具挖掘,有的田鼠的洞穴很深,還會彎彎曲曲地延伸很長,平常的洞穴也有五十厘米左右的深度,一至二米的長度,如果遇到狡猾田鼠挖的洞穴,可以有六七十厘米的深度和五至十米遠的長度。

往往是好挖的洞穴儲藏的農作物少,而難挖的洞穴農作物則多。

一般黃豆地里的老鼠最多,黃豆黃了。豆秧上的豆葉大多掉落下來,剩下光禿禿的豆稈,殘存的豆葉和枝杈間黃枯了但未落地的干葉夾裹著一嘟嚕一嘟嚕的鼓囊囊的豆角,胖胖的毛絨絨的豆角擁擠在一起,甚是羨人。

黃豆熟了,也就三五天時間,早了沒熟透,晚了豆角要炸到地里。所以很多炸到地里的豆子都被它們一一搬進洞里藏起來。

當黃豆收完後,在地埂上,或者地附近的山坡上,都會有一些腐爛的殘葉、豆莢灑落於此。這都是老鼠在搬運過程中帶過去的。

在農忙之後,在腐爛的殘葉間撿拾豆角、撿拾豆粒告一階段時,空曠曠的地里就又重新回歸寂靜。掏老鼠窩的「戰役」登場了。

因為這個季節,所有的秋糧都已經收獲完畢,進了糧倉。老鼠們也把偷的糧食囤積,安頓好了。所以是挖野老鼠洞的最佳時機。老鼠倉中都滿滿的堆著從地里偷來的糧食。

掏老鼠窩,逮老鼠,在過去主要是喂貓。

那時,經濟條件不怎么好,村里人大多住的都是土牆壘成的土房,地面也不硬化,這樣,就造成了老鼠泛濫,幾乎家家都養貓。

老鼠這東西繁殖的太快了,基本上一個月能下一窩,一窩多的時候有七八個,真的很難徹底消滅老鼠。

孫剛從小生活在農村里,可是深知老鼠的危害。以前買老鼠葯的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鼠牙,賽鋼鍘,啃了鐵杴啃釘耙」,這東西的破壞能力超強。衣櫃、布袋、棉被等等,只要它能啃動的,都會啃壞。

*十年代有一陣子盛行用鼠葯滅鼠,不少人家的貓因為吃到有毒的老鼠中毒身亡,甚至連黃鼠狼、貓頭鷹也沒逃脫這劫難。

可是天敵死光,老鼠反倒起了抗葯性,在村子里越鬧越猖狂。整天晚上能夠聽到屋里邊嘎吱嘎吱作響,更離譜的還是跳到床上打架。

後來村里人看這樣不行,就重新改回用花貓滅鼠。zhèngfu為這事兒,曾經專門開會討論過,不讓各村各組的人繼續下葯,以免誤傷花貓。

隨著村里養貓人家的逐漸增多,鼠災才漸漸平息。

那時,狗逮老鼠不算平常,但也沒啥稀罕的。

而且那時候的糧食很精貴,有什么剩飯都會留著下頓吃,不可能拿去喂貓。

特別是貓小的時候,還不會逮老鼠。孫剛記得以前家里養過一只兩個月大的貓,由於貓小,逮不到老鼠,只有靠喂剩飯過活。

最後,孫媽就讓孫剛去地里刨些老鼠窩,逮幾個老鼠喂喂貓。

當然,現在各家各戶基本上沒什么養貓了,而且農村的房子都是平房、樓房了,地板都是水泥地,只要家里的門窗關好,就不存在老鼠亂躥的情形了。

孫剛是看准了老鼠窩里的那些糧食了,家里喂有雞鴨,冬天又沒有蟲子之類的其它食物,所以糧食消耗很大。雖然這點兒東西對孫剛家來說,不算什么負擔,但是秉著不能浪費的原則,挖一點是一點吧。而且,老鼠還是四害之一。

於是,吃過早飯,才8點多,孫剛就肩扛一把圓頭鐵鍬,拿了一個布袋子,帶著兩條狗,來到空盪的地里。

孫剛家吃飯向來比較早,農村冬天早晨比較冷,一般家庭都是睡到7-8點才起床。

由於前幾天又是小雪,又是小雨的,地上還有點粘。

野外幾乎見不到人,只見到一縷一縷白色的炊煙從瓦屋頂里恬靜的冒出來,隨了微風的姿勢,緩緩地傾向一邊,然後向山上蔓延,到了山腰,一個村的炊煙聚在了一起,把山峰給纏住了,與天上的雲接通了,煙雲不斷升騰的樣子,使山顯得神秘起來。干干凈凈的山,干干凈凈的雲,在藍天里分外清明。

人們起了床,也不願意出家門。太陽剛上東山,一點暖意也沒有。而做飯的火堂還熱著,還可以團著身子在一邊取暖。

來到地頭,地里的土壤很酥松,加上雨雪的侵襲,還是有點兒泥濘。不過,孫剛也沒打算到地里去。

老鼠窩不難找,零零星星地散布在田埂、山坡上。找到一堆圓顆粒堆成的土堆,就會在土堆旁找到老鼠的洞口。

但找到了洞口,孫剛馬上就開挖。先是在附近確認還有沒有其他的孔。

老鼠也很「聰明」,在它的洞內,也有「幾室幾廳」,也有「儲藏室」透氣眼,還有逃逸口和假出口。不比「狡兔三窟」差到哪去。

假洞是直的,找准了就不會費力氣。找不准會被沒有糧食的假洞反復欺騙,花了時間和力氣不說,還做了無用功。

當孫剛把這些一一確認後,就准備開挖,反正老鼠逃就逃了,他是為了里面的「戰利品」。

過去挖的時候,是一大幫子人一起出動,每個人守住一個出口,沒把守的就用石頭塞住,防止老鼠逃竄。

挖鼠窩,要先將洞穴內的「幾室幾廳」一一挖空,逼著老鼠向逃逸口逃竄。此時,守候在出口的同伴就會拿起掃把、鐵鍬,將其一一逮獲,因為「光溜溜」地上是沒有躲藏之處的,很快就會成為人們的獵物。

逮住了鼠輩們,然後就輪到挖老鼠「倉庫」了。當然,在挖時也會有難辨的通道,有堵藏起來的洞口。只要認真清理,不是難事。

挖鼠洞也有技巧,一是行動要快,二是要辨別出鼠道的真偽。

老鼠在發現你挖它洞的同時,會將備存在洞內的土塊迅速地將洞道堵住,並用屁股將土擊實,使你辨不清洞道的去向。往往在此時,不能及時辨清真偽,使許多挖鼠窩者無功而返。

孫剛瞅准了一個老鼠洞,看著洞口那一大堆半干的土粒,就知道這是新洞。

挖老鼠洞也是需要經驗的,不能看到一個洞就開挖,首先要看洞口的光滑程度和新舊痕跡,進而從中判定出老鼠倉里的糧食應該有多少。

一般來說秋里剛挖的新洞老鼠倉內都會盛滿糧食,而大部分舊洞里邊糧食都很少,或者早已經被老鼠拋棄了,這樣的洞你即使挖了也是白費力氣。

孫剛拿起鐵鍬就開挖了,剛挖了沒兩鐵杴,細汗滲出額頭,衣服裹在身上特別熱燥。

孫剛干脆把上衣一脫,只穿件毛衣忙乎起來。

首先,試著挖幾個洞口,看看洞的走向和大小。洞要是向下就走,就說明這可能是個有糧食的洞;要是向上走,就說明是副洞或者假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