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記憶中的游戲(1 / 2)

收費章節(12點)

187.記憶中的游戲

在家吃過中午飯,孫剛和爸爸在家做一些支架,用竹竿和大拇指粗細的樹枝,砍成一截截的,再割幾根繩子,准備給大棚里的番茄搭架子。

大棚的里番茄、辣椒之類的蔬菜苗子已經長到了半尺高。

大棚里還真熱,穿單衣都沒事。還沒干一會兒呢,孫剛就滿頭大汗。

幸好孫剛和爸爸都是老手,三下五去二就把架子搭好了。

「剛娃,那一片是什么?」自從大棚蓋好以後,孫爸孫媽很少進來,也沒仔細往里面看。

「左邊那一片是人參,右邊是紅景天。」

「咦,你哪弄的這些?」

「上次讓我以前的同事給尋摸的種子,這不都種下了嘛。」幸虧孫爸對人參這些不了解,不然,就憑人參的葉子,就能看出來,這是已經一年生的了。

「哦。」

在回家的路上,發現老水牛家門口,一群熊孩子圍在那叫嚷著,孫剛老遠就聽見老水牛的兒子胡文叫的最凶。

「你們干啥呢?吵吵鬧鬧的。」孫剛提高聲音問道。

「小剛叔……」

「我當是干啥呢,原來在摔四角啊。」孫剛把頭伸過去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只見地上還有幾只用紙折的四方形的玩意兒,這是農村孩子們的玩具。

孫剛小的時候,農村的孩子根本沒有錢去買玩具,只有自己動手去創造。

一般都是拿折成的四角,先剪刀石頭布,誰輸了誰的四角就放在地上,讓贏的去摔,把地上的四角帶反過來,就算贏了,那這個四角就歸贏家了。

有四角,也就有三角,是三角形狀的。

胡亂找一張紙,按固定的疊法疊起來就可以。後來在玩的過程中發現,紙張軟的、薄的疊起來的三角、四角不挺實,不好使。

於是便到處找硬的、厚的紙來做。

牛皮紙當是首選的材料,但那時牛皮紙很少,有的便用硬紙殼來做,但又太硬了,用力扇下去會彈起來,也不好用。

萬般無奈,有的竟撕下書本的皮來做。當然,被老師和家長發現,便少不了一頓訓斥和責罵。

再後來,不知是誰先發明的,用香煙的盒做三角,因為那個時候的農村人吸的香煙都是軟包裝,沒有硬盒。

煙盒不但挺實光滑,疊出來很精致,而且上面有各種圖案,花花綠綠很好看。

於是,煙盒便成了三角的唯一選材,不但精致美觀,還把三角的大小規格和樣式固定了下來。

香煙那個時候都是年輕人才抽,老年人要么抽自己卷的煙,要么抽旱煙。因此,香煙盒也不是隨處可以得到的。往往是,纏著自己的爸爸要煙盒,趁著爸爸不注意的時候,把他的煙全部倒出來,拿著盒子就跑。

還有就是,村子里誰家辦事了,孩子們便聚集在那里,混吃喝是次要的,撿煙盒才是主要目的,發現哪里有煙盒,都搶著去撿。

甚至看見別人手里煙盒里的煙少了,便主動獻殷勤,勸人抽煙,幫著點火,把空了的煙盒據為己有。

那時,誰的煙盒多,種類多,或者擁有高級香煙的煙盒,似乎是一件很榮耀的事。

平時衣兜里揣著厚厚的一沓煙盒疊成的三角,整整齊齊,花花綠綠,自然也成了相互炫耀的資本。

摔四角、三角的玩法很簡單,幾個人玩都可以。

選一塊平坦的地面,將自己的平放在地上。然後用腳踩住,幾個人用手心手背或石頭、剪子、布的方法確定先後順序,按照順序用自己的煽別人的。

煽的時候手持自己的四角或者三角高揚手臂猛地將碼頭拍落在對方的附近,用風力使對方的碼頭翻過來,或者將自己的鑽到對方的下面,如達到目的就算贏。

游戲也是有規則的。比如,在玩的過程中,不許用手碰對方的三角,一旦碰了,就失去了一次進攻的權利,乖乖地把你的放在地上讓別人摔。

如果不小心將自己的三角壓在對方的上面,則給了對方一次絕好的機會,對方會用自己的三角挑著上面的,將其放在土包或土塊上,使其半立,只需輕輕一煽,就翻過去了。

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竅門。

煽的時候,要選擇較低的地面,並在三角或者四角的邊緣處用手勒出一道凹線,使邊緣緊貼地面,不留縫隙。

玩前要穿衣袖較肥大的衣服,煽對方的時候,最好把前面的衣扣解開,先是站起,手臂高揚,下落時身體同時急速下蹲,將四角、手臂、衣袖及身體的風力合而為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時,還會在四角里偷偷地塞進一張硬紙片,以加重四角的重量,當然,這屬於玩賴了。

「你們誰贏啦?」孫剛看著眼前的幾個孩子,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時候也是為了玩這個,和伙伴們又吵又鬧,誰也不肯吃虧、服軟。

「我……我贏了,小剛叔,胡文……他耍賴……」鼻涕娃還是那一副樣子。

「胡文,你們幾個你最大,你還耍賴啊。」孫剛有趣的看著他們爭吵。

「小剛叔,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