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賣雞蛋(1 / 2)

188.賣雞蛋

樹上的葉子在深秋已經一片一片的飄下來,在地上無聲無息地干成褐色。原上的草,也一篷一篷地干枯了起來,而在風中搖曳不止的,是枯了幾片腳葉子,仍然花開如葵的野菊,顯示了生命的倔強與硬錚。

原來在一邊迎風招展的蘆葦桿,也被風折斷,垂在一邊,一動不動。蝴蝶、蜻蜓或小鳥,已經無影無蹤,留給這片大地的,除了明晃的陽光,就只有冰霜了。

這個時候,最讓人留戀的不是剛剛逝去的秋天,而是早上溫暖的被窩。

在北方,過了進入了冬天之後,晴朗的日子里,每天下午吹的霜風,像冰水一樣潑進脖子,次日早上,有水的田里,結出一層薄薄的冰。

而流水的小河溝里,則升騰起淡淡的水霧。

割盡庄稼後空空的田野里,茫茫的,地上結了薄薄的霜花,隔了膠底鞋,仍然能感覺到從地上傳來的寒冷。

在河畔牧鴨子的小伙子縮著頸子,籠著雙手,摟著鞭子,哈著白汽。

在水井沿上洗菜的人,也吸著鼻子,洗了菜,使勁的揮動著手,把手上的水甩掉,減少體溫的流失。

山上的松、柏樹也似乎被凝住了,在晨風里一動不動,立在那里,像一座座塔。細細的針葉上敷了一層薄薄的霜花,映著發白的陽光,蒸發出絲絲水汽。

孫剛也不得不離開溫暖的被窩,因為昨天村里李華斌讓孫剛給他送200個雞蛋,他兒媳婦做月子。

孫剛拿出竹筐,往里面墊了點稻草,然後雞蛋往里放,兩百個雞蛋裝了大半筐。孫剛想了想又往里面添了十個,這幾個算是送的,不要錢。

送到李華斌家里,他正在掃院子,見了孫剛進屋很熱情。李華斌的老婆把筐拎進里屋騰筐去了。

「咦,老李,怎么是二百一十個啊。」

李華斌也有些不解,望著孫剛。

「李叔,個把個的不算啥,家里的老母雞下的多,給嫂子多補補。」

最後孫剛拿著空筐回家了,錢只收了一百六十塊,街上的土雞蛋要9毛——1塊一個,孫剛給村里人一直是按市場價低一毛錢算的。

孫剛家的雞蛋個不小,不像一般土雞下的和乒乓球那般大的蛋,味道也不錯,全是吃糧食、菜葉子的。

已經有很多人預定了孫剛家的雞蛋,過年的時候很多出門打工的回來,過完年要帶些雞蛋去。

回到家,孫媽已經做好了早飯,孫剛端一碗就到大門口蹲著吃。附近不少人都是端著碗,蹲在自己大門口,邊曬太陽,邊吃飯的。

村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坐北朝南,開了門,就可以見到太陽。

冬季的早上,各家各戶的孩子都從屋子里抱出凳子,或放在屋檐下,或放在門前的空地上,坐在一起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