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喜鵲窩(1 / 2)

191.喜鵲窩

麻雀之所以叫老家賊,一是麻雀多數居住在村子里,經常偷食農民的糧食;二是麻雀很狡猾,土話叫很賊,像上面說的那些方法是很難捕捉到的。

麻雀繁殖的時候,自己基本上不壘巢,一般都是「鵲巢鳩占」,喜歡搶燕子、黃鸝這類「弱小」的窩。要么就是在樹洞里,牆縫里,這些地方銜些羽毛、干草墊一墊就成了它們的「家」。

有時候幾只麻雀還為了爭奪一個窩,而「大打出手」。一般先占住地方的麻雀不甘示弱,時而尖叫,時而盤旋,時而主動攻擊,頗有點誓死捍衛家園的樣子。

入侵者看到這陣勢,也覺得碰上了難纏的主,就會轉身悻悻也飛走了。

鳥類在建巢繁殖的黃金季節,後來者為爭奪寶地,采取暴力手段的情況也很常見,但鳥類大多遵循「成王敗寇」的原則。你打贏了,就可以趕走原主人。

平時成群的麻雀都棲息在樹枝、屋檐下。

對付它們最有效的方法是抓。白天是抓不到的,一到晚上,麻雀們大多都棲息在瓦房的房檐下或房山的檁子頭上。

這時糾集幾個小伙伴,扛著梯子,帶著手電筒,便挨家挨戶地去找。

發現麻雀後,一個人負責用手電筒照亮,另幾個人輕輕地支好梯子,由一個膽大心細的上去抓。

這時不用擔心麻雀會跑,特別是在麻雀的對面,用手電筒的光照住別動,它是絕不會跑的。抓麻雀的要求是既穩又准,一下成功,如果碰到了麻雀又抓不住,它則會驚跑了。

孫剛的少年時期就這么度過的,雖然是上著學,但由於貪玩是兒童的天性,基本上是伴著各類游戲長大的。

當然,捉鳥兒是其中的一項。

後來出去上學之後,繁重的學習任務累得夠嗆,一到放假也是不少假期作業,早把捉鳥的興趣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再後來,去外省上大學,畢業後出去工作。再次回來後,早已物是人非了。

過去那種鶯歌燕舞,草盛水肥的景象早已不見了。

現在鳥兒的數量和種類連過去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了。

近些年來,國家大力開展環保工程,倡導生態平衡,生態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鳥兒漸漸地多了起來,在欣慰的同時也總是為童年的無知而羞愧。

孫剛常常想,如果時間能倒流的話,他一定不會傷害那些可愛的小生命的,當然,這只能是幻想了。

時至今日,只能為那些美麗的鳥兒們默默地祈福,請求它們的寬恕了。

「熊孩子們,你們老師沒有給你們講過要愛護動物,保護鳥類嗎?」

「小剛叔,我們只是玩玩,不一定能沾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