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丈母娘家坐上席(1 / 2)

202.丈母娘家坐上席

這年月新姑爺上門比過去好多了,過去新姑爺來老丈人家的時候,村里的小孩可以一起攔截他,有的人截住後要香煙抽,有的人扔雪球打他。

所以,女方家的親戚要事先為他策劃好路線,讓他悄悄地進庄,吃過飯後再悄悄地溜走,但小孩眼尖,通常還是少不了一場「遭遇戰」。

進了丈人家之後,就圍上來一幫鬧玩的人。主要是表小舅子和叔伯小舅子,還有表小姨子和叔伯小姨子。

這幫愣頭青可不管你三七二十一,上來就蹾你,手掌里蹭了一把炭灰畫你的花臉,掀開你的脖領子往里灌沙子……

無論如何,你得耐得住這頓蹂躪,千萬不能急。一急,人家就說你不識逗,就沒人理你了。

當真如此,也不是怎么舒服的事,至少你的人緣就要大打折扣。

其實,這樣的鬧劇也不會持續多久,關鍵時刻,必有人來救你。不然的話,丈母娘都不干。

在孫剛小的時候,他跟著別人也參與過這樣的事情,幾個人攔著新女婿不讓過,向他要糖果吃,有的大人要香煙抽,所以每年新女婿帶著很多香煙備用。

這樣的遭遇在最近幾年變少了,畢竟人的思想也轉變了。

孫剛只能算是准姑爺,所以趙涵的表弟、堂弟之類的,都沒鬧騰。只有妞妞對比較熟,所以她就依偎在孫剛身邊。在眾多審視的目光中,孫剛總算有一點兒安全感。

剛坐下不久,趙媽就煮了一碗甜酒(醪糟)荷包蛋出來,里面有六個荷包蛋。這叫過午,是每個女婿必須經過的陣仗。孫剛推讓,荷包蛋吃一個兩個可以,吃多了很膩。

過午時幾近中午,飢腸轆轆的人們通常會吃個飽,別急,這只是序曲,接下來的雞鴨魚肉才是正餐。

最後把雞蛋分給幾個孩子,孫剛喝了一碗略帶酒香的米酒。

午飯,飯桌上的中心是孫剛,趙涵的親戚都讓著孫剛坐上席,但他是一個小輩,推讓半天,才心有忐忑的坐上去。

今天的主角是孫剛,其他人都是陪客的,一切都要看孫剛的意思。孫剛不撂盅,別人就得陪著喝;孫剛不撂筷,別人就得陪著吃。

遇著那種沒有眼力見兒的姑爺,就是「見著好吃的不撂筷」的那種,把陪客的都急得抓耳撓腮的,但干著急,沒辦法。

事後,讓人家念叨出八里地,誰誰家姑爺,吃起來不撂筷咧。這話是很難聽的,連累老丈人家也都跟著掛火,聽說還有因為這鬧離婚的呢。

吃飯時,孫剛坐北面朝南,這是最尊貴的位置。

飯前先上四盤點心,叫「吃餜子」,每人一杯清水或茶水。姑爺吃一兩塊,就放下了筷子,說吃好了。別人走過場似的客氣一下,就說,撤了吧。撤了餜盤,然後上菜。

過去成席面的講究的是六碟六碗。其中一定要有一碗燴丸子。丸子是豆腐炸的丸子,外焦里嫩,最好的里面呈半空狀。燴丸子是最後一道菜,蘊含著圓圓滿滿的意思。

千萬不能做第一道菜上,那樣的話,就是罵人了,意思是讓人家趁早滾蛋。

現在不講究那么多了,什么好吃上什么,只要家里拿的出來的。

不大一會兒,滿桌子好菜都端上來了,很多食材都是孫剛年前送過來的。

雞鴨魚都是孫剛養的,蘑菇、竹蓀是孫剛空間產的,口感柔而不膩,潤而不滑,屬菌中的上品。

孫剛在外面很少喝酒,不過看著今天這架勢,不喝不行。

幸好,在座的都是長輩,沒有像孫剛這年歲的半大小伙子,沒有怎么攀著孫剛喝。就那樣,孫剛挨個敬下來,每個人要敬兩盅,下來也有半斤酒了,這個量剛好,微醺,還不至於喝醉。

杯斛交錯,主賓盡歡。

喝的差不多了,就讓趙媽去下餃子了。

這要是換做在農村,最後仍然得新姑爺說話,說喝好了,來飯吧。人家才能給你上飯,你不說,飯就不能上。

新姑爺沒說話就上飯,是失禮,就會有人質問,沒酒了是咋?還是有酒不讓喝了?這都是讓人十分尷尬的事情。

新年里的飯食一律是餃子。趙媽包的餃子小巧玲瓏,一碗能盛好多個。

一嘴一個,吃起來很方便。

孫剛的大哥孫亮告訴過他,吃飯的時候要小心,要用筷子慢慢地把餃子一夾兩半,先吃一半,然後再吃另一半。這樣做,一是顯得斯文,二是防止其中有詐。

孫亮就「深受其害」。他小姨子專門給姐夫包幾個辣椒餡的餃子。辣椒餡的他也得吃,但至少有個思想准備。孫亮就冒冒失失地吃下去,辣的他個呲牙咧嘴,把他小姨子的笑的夠嗆。

幸好趙涵沒有妹妹,也沒有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