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戰爭的理由(1 / 2)

春xiao苦短。

清晨,當索菲婭公主走出房間,離開拉羅什城的時候,安德魯沒有起身相送,更沒有逶迤數十里。索菲婭之所以平靜的離去,只因為安德魯的最後一句話,「三個月內,安德魯必到馬德里與索菲婭相會,無論海枯石爛,地久天長。」

房間隨著索菲婭公主離去而變得無比空盪,安德魯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接著起身,他走到窗前,望著外面和平安詳的景致,想象的依然是戰爭。在他的腦海里回響著對公主的許下的諾言,先前的承諾只是一個借口,在安德魯的真實世界里,琢磨的卻是攻打西班牙可以帶來的利益,至於與西班牙公主在馬德里的私會,僅是獲取無數利益之後的考慮。

在安德魯看來,進攻西班牙可以獲得極大的經濟與政治利益,主要有三:

其一,是要掠奪西班牙數百年來積蓄的大量財富。

在他的全盤計劃中,金錢的快速累積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屬於重中之重。為了幾年後大批來歐洲的小留學生;為了與英國人競爭開展工業革命;為了鞏固與壯大自己的政治與軍事勢力,哪樣不需要耗費數額巨大的金錢。

現在的法蘭西太窮,窮得只能依靠搶劫來維系戰爭,安德魯不是聖人,當仁不讓的也接受了這一現實。擺在安德魯面前有兩條發財致富的好路徑,一是走拿破侖的老路,攻打意大利各諸侯國;二是翻越比利牛斯山脈,進軍西班牙。

前者,時機還不成熟,後者才是當前的唯一選擇方式。

於是,在等目標一旦確定下來後,每每遇到熟悉西班牙國情的人時,安德魯都要抓過來仔細詢問半天,其間包括聖馬丁與索菲婭公主。從他們的敘述中,安德魯知道哥倫布廣場是馬德里最繁華的廣場,最讓他眼紅的卻是傳說中廣場中央用純金鑄造的哥倫布塑像。該死的,需要花費多少馬匹才能拉回法國;在東方宮,西班牙歷代國王的宮殿,是一座規模宏偉的古典建築群,宮內有雕刻精美的天花板,剔透玲瓏的門窗欄桿,銹錦的壁毯,豪華的水晶吊燈,連台階上都點綴著無數的紅綠寶石。宮殿中的收藏品,那是在大航海時代的幾個世紀里,無數冒險者與商人孝敬王室的供奉,無數的稀世珍寶,價值連城;在馬德里的各個宏偉教堂的珍寶館里,陳列著許多金銀工藝飾品,有用白銀、黃金和珍珠鑲嵌而成的聖體龕,有格雷戈、魯本斯、戴克等人的偉大繪畫,還有各類價值不菲的宗教聖器……

注:哥倫布廣場是1885建成,並非修建於18世紀。至於純金鑄造的哥倫布塑像,那是無稽之談,放在書中增加情節而已。

現在老管家連拍賣商隊都為自己准備好了,信息靈通的商人們早就獲悉安德魯將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西班牙,他們正急切地期盼著對西班牙戰爭的爆發,好讓自己尾隨大軍涌入保藏著無數金錢的伊比利亞半島。軍團的軍官與士兵們同樣在熱烈等待,跟隨屢戰屢勝的山岳將軍打場漂亮的掠奪戰,使得他們的荷包里再膨脹點,多出些西班牙金幣。

其二,占領直布羅陀,封鎖直布羅陀海峽,遏止英國艦隊進入地中海的通道。

直布羅陀海峽的最狹窄處僅有二十多公里,它是所有船只往返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的交通咽喉。

安德魯想要發展近代工業,開創產業革命,已經選擇好了一個試驗田特區,山岳港。除了拉攏人才,增加原始積累,更重要的前提是解除來自地中海海上的威脅,英國人的地中海艦隊。即使失去了納爾遜的地中海艦隊,它的實力依然令人恐懼。安德魯不是傻瓜,也不是笨蛋,知道法國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實力與英國海軍硬拼的資本。不過,利用占領直布羅陀,封鎖直布羅陀海峽,遏止英國艦隊進入地中海通道的方式的確可行。歷史上拿破侖就是靠占領直布羅陀,讓英國艦隊主動撤離地中海。

無論是從陸路還是海路直接攻打直布羅陀都不可取,海面的英國人艦隊與直布羅陀要塞上的火炮會讓無數法國士兵白白犧牲在陣地前沿。不過,只要讓西班牙屈服,就可以慫恿西班牙人收復他們先前的失地,不花費一槍一彈,只需切斷與直布羅陀要塞的食物與水源供給,在利用近岸優勢,西班牙艦隊可以威脅英國人艦隊使之無法為要塞提供補給,毋用多時,要塞里的敵人就會主動投降。

注:直布羅陀是一塊面積大約5.5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岩石地區。這里既無河流,也無泉水,缺少可耕土地,居民所需蔬菜、食品和淡水全靠進口,直布羅陀於1501年並入西班牙版圖。但到了1704年8月4日,英國與西班牙因王位繼承問題而爆發的戰爭中,將其占領,西班牙同英國由此開始「結怨」。1713年西班牙被迫與英國簽定了《烏特勒支和約》,把直布羅陀割讓給了英國。至於當時的西班牙政府為何要與英國簽約,簽約的動機是什么等問題,至今仍是個謎。

其三,獲取西班牙人在東方的殖民地。

這個很關鍵,呂宋島是安德魯垂涎已久的西班牙殖民地。不僅僅是呂宋島上豐富的礦藏資源,更是它絕佳的地理位置。航行數日就可以抵達海南島,向前就是虎門港,再向東就是台灣島,能夠直接威脅大清國的稅賦重地,東南沿海。

五年內,獲得一個在清國外圍海域的飛地,是安德魯答應過王繼業的請求。在呂宋島,那里居住著很多舊時的華裔,而且,呂宋島上的當地居民與中國的關系向來密切,對中國人也相對友善。有了它,就有了未來進攻清國的戰略跳板與發展基地,王繼業召集的反清志士與旅歐留學生,可以通過它來往返於歐洲與亞洲之間。

現在的安德魯無法派遣軍隊直接占領呂宋,而通過一場戰爭,迫使西班牙王室割讓或是賤價購買他的海外殖民地,則是最好的選擇途徑,

……

可紙上談兵容易,但要讓諾言或是計劃變為現實與成果,安德魯仍感覺問題多多。

首先,法國在對西班牙的戰爭准備上嚴重不足。

消滅了貧民黨與寬容派的反對勢力後,三巨頭們開始了單獨秉政時期。因為安德魯成功的平息了旺代叛亂,法國國內局勢趨於穩定,公安委員會與國民公會的重心仍在放在低地國家、萊茵河與阿爾卑斯方面,那里依然是反法同盟的主戰場。懦爾當、皮什格魯、西蒙等將軍帶領著法國最精銳的軍團與普魯士、奧地利、荷蘭等國對峙(俄國女皇也派遣蘇沃洛夫元帥帶隊參與反法同盟,只是忙於鎮壓波蘭人的起義而遲遲未能到位),陸軍部長卡爾諾也親臨前線督導,無論是後勤保障與兵力調遣統統都是優先考慮。連達武他們蒙騙過來的200門西班牙艦載火炮,都被卡爾諾部長的一封書信而全部拉走。

相對於西班牙的戰爭,三巨頭顯然是不太注重。他們派出的國民公會代表仍滯留在馬德里,繼續與西班牙人討價還價。先前的戰爭恐嚇,只是一種姿態而已,並沒有太多的實質內容,其真實目的無非是讓英明神武的陸軍部副部長,安德魯上將盡力吸引西班牙人與英國人的兵力,減輕北方陣線的壓力而已。連巴拉斯都在私信中告誡自己的女婿,只是讓他在比利牛斯山脈練練兵,別真打,別大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