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贈(1 / 2)

蔡夫人見蔡瑁問起劉表,實話實說,反問道:「你姐夫這幾天心神不安,似有心事,雖宅在府中沒有理事,倒也無甚病恙。弟弟如何知曉?」

「我是正有些軍務之事稟報姐夫,來府中之後才知姐夫生病不見客,也多日不理政事,便順道來向姐姐問安。」

「若有重要軍務,定是耽擱不得,弟弟你同我前往,姐親自與你稟報。」蔡夫人擰了下眉,這個劉表還托大了,小舅子來了竟然托病不見,豈有此理?

「那就有勞姐姐了。」蔡瑁起身,巴不得早一刻見到劉表,要不然,劉琦二百鐵甲親兵押著張虎、陳生及二百多具屍身趕到,蔡瑁縱是有百口也莫辯啊。

蔡瑁跟隨姐姐蔡夫人走向劉表寢室,蔡瑁在寢室門口等候,須臾片刻,便見劉表氣色不佳,迎向蔡瑁,強打精神,先自致謙:「近日身體不適,怠慢蔡將軍了。」

「主公定要保重身體,我只三言兩語,便可告退,不擾主公休息。」蔡瑁誠惶誠恐,在劉表面前擺出了一副少有的謙卑姿態,反倒令劉表感到不適。

「夫人,汝且退下,孤與汝弟有要事相商。」劉表朝侍立一旁的蔡夫人揮了揮手。

蔡夫人嘴一嘟噥,用鼓勵的眼神望了下蔡瑁,極不情願地朝劉表欠身施禮:「是,奴家告退。」

說是告退,其實蔡夫人卻款步藏在了山水屏風後面,屏氣偷聽劉表與蔡瑁的對話,蔡夫人窺聽劉表隱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蔡夫人退下後,劉表端坐於議事廳正中,想起托病拒見蔡瑁,而蔡瑁卻搬來其姐強行求見,劉表心里就很不爽,立即擺出了荊州刺史的架勢,勉強說句看座,問道:「蔡將軍急來求見,有何公務,非要此時商議?」

蔡瑁畢恭畢敬道:「我曾與主公一起收降的張虎、陳生二將今日突然帶走了三百士卒,不知去往何處,特此來稟過主公。」

劉表淡淡地道:「哦,有這等事?」

「正是,事前沒有一點征兆。我聽說大公子劉琦升任別駕從事,正在剿匪,是否本是山賊出身的張虎、陳生二人聽聞驚駭而逃?」蔡瑁試圖引導劉表的思緒,待會劉琦押得張陳二人的屍首來交差時,便正好印證蔡瑁所說的張陳的二人的死因於己無關。

「山匪亂賊,居心叵測,日久必生異心。當初就該一舉殺之的,悔聽龐季之言啊。」劉表對龐季頗有微詞,並且隱隱覺得張虎、陳生早晚必生異心,當蔡瑁才說出張虎、陳生挾兵判逃之事,劉表並不感吃驚,不假思索便信了蔡瑁編的謊話。

「張陳二人著實可惡,不思報答主公恩德,竟然思謀判亂,真是山匪賊性不改,下次定饒不了他。」蔡瑁應和著,見劉表若有所思的樣子,問道:「瞧主公有些憔悴,是否慮及大公子剿匪之事?」

蔡瑁的話說中了劉表的心事,劉表放下孤傲的姿態來,嘆道:「蔡將軍說的正是,孤雖無大慮,只是劉琦初任別駕從事,授權剿匪,不知劉琦能否擔此重任?萬一有所失,恐對不住相濡以沫十幾年的陳夫人啊。」

「主公多慮了,陳夫人泉下有知,也定會護佑少主平安無事。我見大公子一表人才,和主公不相上下,然又大公子歷經劫難,卻總能逢凶化吉,必是有福之人。」蔡瑁說出這話時,自己都覺得好假,想起了龐季諫言,得在劉表面前多美言劉琦幾句,定能消除劉表在張虎、陳生事上對蔡瑁的懷疑。

「有福當是好事,恐劉琦過於年輕,血氣方剛,沖動易怒,鬧騰出些什么事來就不好了,正是孤所慮也。」放下姿態的劉表對小舅子蔡瑁坦誠以待,此時還搞不明白蔡瑁一時迫害劉琦得緊,此刻卻又對劉琦褒獎有加,這前後態度的截然不同,劉表不能不引起驚疑,但劉表卻掩藏的極好,表情平和,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

說曹操,曹操就到,劉表與蔡瑁正聊的時候,府前近衛來報:「刺史大人,大公子帶二百親兵押了十輛馬車來請見大人。」

「哦,孤去看看。」劉表聽是劉琦來了,精神一振,掐指一算,正是劉表命令劉琦十日剿匪交差的最後一日,看來劉琦能當重任啊。

「主公,我也去見見外甥。」蔡瑁不管劉表同意不同意,從矮凳上起身跟隨劉表出寢室,暗中告誡自己見到劉琦時一定要冷靜,千萬不可沖動,沖動是魔鬼,動輒發怒的人是不能成就大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