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1 / 2)

蔡瑁看似灰溜溜的走了,卻是扔下一句「你攤上事了,你攤上大事了」的話帶著岔恨離開劉表刺史府的。

望著蔡瑁遠去的背影,與蔡瑁當面鑼對面鼓的對峙過後的黃忠思量開了,誰都知道蔡瑁在襄陽不是好惹的人物,仗著姐姐蔡夫人是荊州刺史劉表的後妻,又仗著蔡氏家族是襄陽第一大家族,連自己的表外甥劉表的大兒子劉琦都敢明著暗著地加害,黃忠一個毫無背景又毫無實權的劉表門下的中郎將更不在蔡瑁的眼里,最最關鍵的蔡瑁是個睚眥必報的小人,扔下句攤上事了那就是真的攤上事了。

黃忠不敢大意,急匆匆回府,將在刺史府與蔡瑁口角險些肢隊沖突的事說與夫人,為防萬一,避免蔡瑁一氣之下帶兵突襲黃忠府邸,黃忠不想秧及家人,先遣管家快馬去公子府叫回兒子黃敘,並讓黃夫人即刻簡單收拾下細軟,待黃敘回來,由兒子、管家護送黃夫人赴新野投奔公子劉琦。

片刻功夫,公子府劉琦的管家帶著劉三、劉四兩位衛士,坐著馬車陪送黃忠的兒子黃敘、及黃忠的管家回到黃府。

黃敘經過神醫華佗的妙手,實施開顱手術後徹底醫治了癲癇,也未留下後遺症,在劉琦公子府的管家劉忠的調.教與調養下,黃敘的身體已是健壯如牛,性格忠義狠辣,出落得一表人才。

劉琦的管家劉忠背是駝的,腿是瘸的,看上去比黃忠蒼老一些,但人卻顯得精神矍爍,眼里閃著精光,一看便知道是個胸藏百萬兵不是個好惹的角色。

兩忠見面,黃忠與劉忠一抱拳,由於黃忠的管家將要接回黃敘護送黃夫人回新野投奔公子劉琦的原因簡單通報過,故兩忠沒有更多廢話,相互對視一眼便知心中所想。

黃忠恭敬道:「非常感謝公子救了犬子一命,更感謝管家對犬子的精心教養,大恩不言謝,黃某記在心里。如今召回敘兒護送內人去新野也是迫不得已,讓管家見笑了。」

劉忠眼睛閃過一絲凶光,淡淡道:「將軍勿要多禮,令郎體格奇佳、天資聰穎,非我等老夫可教養,全仗令郎勤奮好學,不愧是將門出虎子。令郎跟隨公子正當建功立業之青春大好時光,是大有前途的。」

黃忠弱弱地嘆口氣:「管家過獎了,若不是蔡瑁那廝……」

劉忠用手一攔,擺擺手,似是胸有成竹道:「提那廝作甚,過不了幾年,公子發達起來,便有那廝消受的。」

「也是。」黃忠覺得在劉忠面前說蔡瑁不妥,臉一紅,轉對黃敘及黃府的管家道:「敘兒,你也長大了,該有擔當了。此去新野,好好照顧你娘與妹妹。管家黃老也隨敘兒一同去。」

黃敘慨然道:「遵聽父命。父親也一同去新野?」

黃忠搖搖頭:「我不能去,否則,就要連累公子了。你們去。」

公子劉琦是黃府的大恩人,黃忠可不是貪生怕死的人,只要不連累公子,只要不傷及家人,黃忠就算裁在蔡瑁手里也死而無憾,黃忠相信,公子劉琦早晚會為師父報仇的。

黃敘已是懂得大道理的人,也不用多解釋,盡管不舍,卻還是忍住了沒有表露太多的悲憤,深情地道句:「父親,保重。」心里卻將蔡瑁祖宗十八代問候了個遍,若父親遭遇不測,黃敘定然是饒不了蔡瑁的。

「黃公子,放心去,公子劉琦需要你。」劉忠滿懷期待地囑咐黃敘,又道:「有我劉忠一口氣在,便沒人能與黃將軍作對,我與將軍自有應對之策。黃公子快走。」

「父親,師父,受我一拜。」黃敘動了真情,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撲通向黃忠與劉忠叩了個頭,驚得劉忠慌忙將其攙扶起身。

「去,去,黃公子,晚了恐有變。」劉忠扶起黃敘,背過身,拭了下眼角的淚,都怪蔡瑁這個老東西,曾經逼得公子劉琦離鄉背井,如今又逼得黃忠一家不得安身。

黃敘牙關一咬,朝黃忠的管家一揮手:「黃老,我們走。」

黃老應聲,趕緊去備車馬。

黃忠正直廉政,家中並無什么值錢的物什,黃夫人只稍稍收拾便已妥當。

黃夫人出來見過劉忠後,並沒有大悲大喜的神色,黃夫人可是見過世面的人,悲憤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盡早同兒子黃敘赴新野找公子劉琦商量,或許能解了黃忠在襄陽的危難。

一家子別過,黃忠與劉忠親自將黃夫人、黃敘及管家黃老和黃府幾位丫環送出城,早有一輛四輪馬車城外等候,車旁雄糾糾氣昂昂挺胸站立四位鐵甲衛士,正是公子府中陳金、陳銀、陳銅、陳鐵四位忠勇的衛士。

城門外,劉忠從衛士陳金手中拿過一個錦囊袋,鄭重地交到黃敘的手上,道:「大公子不日即將赴新野述職,恐怕凶多吉少,定要早作防備,為防不測,這錦囊袋里有如何接應公子的防衛圖,務必交於公子之手,勿丟了。」

「是。」黃敘接過黃忠遞過來的錦囊袋,解開護心甲,將錦囊袋貼心藏好,劉忠滿意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