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好一朵茉莉花(1 / 2)

鐵血幽靈 蒼海荒島 1650 字 2023-04-11

但接下來的采訪,卻遇到了麻煩、阻力。

這些抵抗組織領導人,都是虔誠的教徒,篤信伊斯蘭教。正好趕上穆斯林古爾邦節,有的忙於過節,有的干脆到麥加朝聖去了。有的約好了采訪時間,又因抵抗組織之間互相傾軋顧不上了。這讓采訪組很受傷,也隱隱多了另一層擔憂。

1982年6月,北極熊第40集團軍參謀長格利高利揚茨少將,指揮包括103空降師4千傘兵在內的1萬多重兵,血腥圍剿「潘傑希爾雄獅」馬蘇德。此役抓獲游擊隊2百人,摧毀了馬蘇德的武器庫並查獲記有5200人的聖戰者組織名單。其中潛藏在喀布爾的113人全被逮捕,馬蘇德僥幸脫逃,但從此一蹶不振。

此戰對抵抗組織震動巨大,從這次圍剿開始,一直到戰爭後期,所有抵抗組織都避免與蘇軍正面對抗。為挽回敗局,cia組織各**事專家,指導**武裝開展游擊戰。同時,利用宗教力量,拉攏蘇軍內部的穆斯林,通過地下渠道向北極熊境內販運毒品,在北極熊各穆斯林加盟共和國,制造民族事端,煽動暴亂。

第40集團軍迅速還以顏色,開伯爾山口峽谷和白沙瓦分別受到斯貝茨納茲和克格勃「閃電」分隊血腥襲擊,使各抵抗組織再度陷入內外交困之中。**武裝七大派別,內部也因種族、派別、部落和後台不同,從此陷入無休無止的內亂、內斗之中,甚至相互殘殺……

戰後這些人怎么辦?中亞還能有寧日嗎?

隨著「采訪」的逐步深入,這念頭一直縈繞在虞松遠心頭。整個采訪組,憂慮的氣氛愈來愈沉重,讓眾人喘不過氣來。

並非所有的「領導人」都拒絕采訪,令采訪組驚喜的是,城市聖戰者聯盟主席卡米爾夫少校,不僅沒有去朝聖,而且主動派人來接洽,表示願意接受「獨立之聲新聞社」的采訪。而且,是獨家新聞專訪。

虞松遠和毛蟲等人,怕他改變主意,采訪組迅速應約前往。

夏宮位於新城區,是全白色花崗岩建築。既有高大巍峨的歐洲庄園古堡風格,同時又有阿拉伯伊斯蘭圓頂尖塔建築風情。在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高大的歐洲建築群,如坎寧安庄園、白沙瓦大鍾樓、白沙瓦音樂大廳、m英法德各國領事館等等。

1757年開始,整個清真之國隨天竺成為英國南亞殖民地。在整個殖民時代,白沙瓦是英國在天竺北部的統治中心。為了與俄國爭奪中亞,英國人修建了白沙瓦通向開伯爾山口的鐵路、沙石簡易公路,建設了白沙瓦新城。

穿過山口的鐵路,連接賈姆魯德與靠近山人伊斯蘭共和國邊界的倫迪科訥,1925年正式通車。途中有34個隧道,94座橋梁和涵洞,使該地區交通環境大為改善。白沙瓦新城很多歐式建築,均建設於這一時期。夏宮與白沙瓦總督府一樣,都是標志性建築。

卡米爾夫少校是一個近四十歲的中年軍人,象清真之國上流社會的所有人一樣,不拘言笑,服飾一絲不苟。他沒有穿軍裝,而是身著嚴謹的灰色西服,扎著深紅色的領帶,留著漂亮的小胡子,手里優雅地挾著雪茄。

采訪中,少校面對攝像機鏡頭,侃侃而談。

他介紹了他的抵抗組織抗擊入侵者的情況,揭露了入侵者的暴行,表達了抵抗到底的決心,「我們絕不接受外來統治,不承認卡爾邁勒傀儡政權。我們要為山人伊斯蘭共和國的獨立,而戰斗到底!」普什圖男子那種桀驁不屈、血戰到底的精神,給虞松遠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采訪完,在夏宮高大恢宏、金壁輝煌的宴會大廳內,少校和他的美艷夫人加西亞,用鮮花、美酒,熱情地款待了采訪組一行。在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酒是被嚴格禁止的。但在夏宮,卻完全不受此約束。

宴會開始前,夫人還熱情地邀請新聞界的朋友們,參觀了夏宮。

少校夫婦住的三樓會客廳內,布置的最為特別,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牆上掛的是盾牌、匕首、劍,夫人介紹說,這些是英國騎士們的裝備,有一百多年歷史了。桌上還擺著黃銅制的燭台,古色古香的壁爐里燃著熊熊的火焰,但火苗卻紋絲不動。原來這是一個電爐,做成火焰的形狀,借以代替過去燒壁爐用的木柴。

席間,八名身著傳統民族服裝的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少女,在樂隊的伴奏下,還跳起了熱情洋溢的民族舞蹈。宴會的**,是邀請著名藝妓謝爾娜現場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