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李茂的決定(2 / 2)

所謂皇帝袖手旁觀、拋出李銳做棄子雲雲,都是楚睿做好的伏筆。他必須要讓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是偏袒大皇子的,信國公府又一次做了為皇家「鞠躬盡瘁」之人,才能取信於人。

在李茂和楚睿的計劃中,李銳去了大皇子身邊,經過幾年的磨合後,張家和江家那邊會試探著通過李銳的關系影響到信國公府,以達到促成大皇子為儲君的目的。

李銳作為重要的中間人,需要扮演一個滿心抱負,卻因為未得世子之位而不得伸張其志的少年。隨著弟弟漸漸長大而身份尷尬起來的李銳,也應該因為身份的原因漸漸疏遠二房。

而楚睿為了表現出自己對信國公府世子的曖昧的態度,也不會過早給李銳封賞爵位,讓其他人以為他還在到底由哪個孩子當世子之中搖擺不定。

畢竟李銳是跟在大皇子身邊的,若李銳得了世子之位,幾乎已經是向世人宣告他選擇了大皇子為儲君了。因為只有為大皇子增添助力,才會讓李銳當上世子。

只有李銳一直跟在大皇子身邊,並且表現出自己的不甘,這樣世族才會相信李銳是需要他們的,因為李茂不會放棄自己的兒子而去支持自己的侄子,這世上沒有這么無私的人,而李茂也不像這么無私的人。

這一切計劃的都很好,但關鍵的時候,晉國公丁憂了。

這三年里,李銳要怎么樣才能進入已經閉門不出的張諾眼里,並且將他作為君臣博弈之間的一枚棋子?

就連楚睿都袖手無策。

而如今項城王世子之死,卻成了一個好機會。

等李茂發現實在沒有法子撈出侄子的時候,他就會向世族派妥協,換取一個人情。李銳一旦洗脫了冤情重新回到大皇子身邊,晉國公府就會借著這個人情來不停和李茂周旋。

這就給了李銳和他們接觸的機會,也給了皇帝能知道世族派究竟是想要做什么的機會。

楚睿在信里詳細的說了自己的顧慮和想法,也希望李茂能理解他的做法,他給李茂的指示只有一句話:

「無論他們開出什么條件,答應它。朕會保你。」

所以李茂那一聲大喊的「我艹你祖宗十八代」一方面是宣泄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是為了說給也許伺機窺視的人聽。

李茂對皇帝確實是灰了心的。他灰心不是為了別的,而是這位皇帝太過冒險,連天下和自己的兒子都可以犧牲,更別說他們這群大臣了。

皇帝一切的謀劃都建立在張諾願意和他談條件上。若張諾其實對世族與皇權之爭不感興趣,或者一心就要扳倒信國公府完全不理會他的示好,那李銳就真的要被拋出去了。

而沒有了利用價值的李銳到底會落得什么下場,李茂心里很清楚。

所以皇帝這是bī著他拼盡全力取得世族的相信,也是bī著他以後不得不過著在皇帝和世族之間角力的日子。

他的侄兒才十四歲,就要開始為著家里走入這個看不見未來的局中。

他在世人眼里已經被牢牢的打上了大皇子的標記,也許皇帝就是想借儲君之爭讓幾位皇子身後的世族斗個你死我活,但他們家一開始答應協助帝王,是不是做錯了?

李茂去見了晉國公張諾,同時在場的,還有江道奇。

他們約在城中的一處民居中,從外表看,它只是一間很不起眼的小院。

可誰又知道,這里面有著兩位國公和一位世族的族長,談的又是如此驚天動地的事情。

李茂聽著張諾提出來的想法,忍不住開口道:

「若是你讓我在未來大皇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出手一把,我自然現在就可以答應你。我侄子現在是大皇子的伴讀,我們家無論如何都和大皇子扯不開關系。」

「但是……你要讓我以後和你在朝堂上假作矛盾,內里合作,我怕是做不到。」

李茂若是一口答應了,張諾和江道奇反倒要開始懷疑他的用意了。可李茂一口否定了第二個提議,他們卻覺得是意料之中。

「先不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勛貴和世族是不一樣的,我們之間並沒有通過聯姻或師生的關系締造出什么牢靠的盟約,如今他們信我,是因為我能給他們帶來利益。若我和你們爭斗卻看不見任何好處,而兩方要一直不分上下,很多勛貴大臣就會和我離心。」李茂說的相當直白,「可若是要你們一直吃虧,你們也不可能同意。」

李茂的話一出口,江道奇就哈哈大笑著說道:「李國公多慮了,我們的意思並不是說讓你們和我們一直斗下去,而是借由『相斗』謀取實際的好處。比如說,如今定北軍的鎮北將軍之位空缺,我們可以讓你們得到這個位子,只要我們世族派表現出對這個位子感興趣的樣子並極力爭取,陛下就會偏向你們,讓勛貴坐了這個位置。」

「您不妨想想,如果我們兩方合作,實際上並沒有對兩方產生什么不好的後果,反倒是條平坦之路。只是陛下,他依舊做他的一國之君,我們兩方攜手,他政令也能通達,豈不是一舉三得?」

李茂有一瞬間心動了。

皇帝對他們提防,這是為君的本能,如果給他塑造出一個一切都盡在他手的假象呢?若他覺得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也就會對世族和功勛兩派放松警惕,所有人就都不需要做獵狗,或是獵狗追趕的獵物了。

一想到他也可以把皇帝玩弄於鼓掌之上,李茂整個人興奮的都快要顫抖起來。

但他隨即又想到了魏晉時期。那時候世族把持朝政,世間毫無公平可言,寒門子弟即使才華再高也毫無出頭之日,數代後世族子弟即使是無用之人也能憑著蒙蔭為官,那是一個如此荒誕不羈的時代,若不是出了一位英主掌握了一支重兵,從此皇帝開始掌握軍權,還不知道世族權勢滔天的時代什么時候才能結束。

所以他可以答應他們將計就計,卻不能真的學世族那一套。

李茂覺得信國公府成了兩方對壘中的一枚重要的棋子。雙方都以為自己將會是他們那一邊的人,雙方都認為他們基礎淺薄到可以隨意拿捏。

所有人都瞧不起信國公府,想要拿來利用一番。

憑什么!

李茂身體里屬於李家的血液又一次沸騰而起,每次遇到逆境就分外清醒的他,此刻腦子里只有一個想法:

「李茂,讓信國公府也給這些聰明人一點顏sè看看,你行的!」

你可是李碩的兒子!

他qiáng抑著內心的火焰,做出一副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的樣子來,問江道奇和張諾:

「若我同意,如何相信你們?李銳兩日後就要三司會審,你們准備如何還我侄兒清白?」

張諾和江道奇相視一笑,像是一點也不意外李茂最終會同意。

李茂看了他們這喜不自勝的樣子,心里一陣冷笑。

哼哼,你們以為我是無奈之舉?你們自詡為聰明人,卻不知道你們的想法早就被皇帝猜度到了,若真論算計人這點,你們還高明不過當今的聖上。

「李國公,你知道我有一嫡女,今年十五歲……」

「我已經有夫人了,不可能再娶的。」李茂木著臉打斷了他的話,「無論是什么情況,我都不可能停妻再娶,更不可能娶個平妻回來。」

「哈哈哈哈哈哈……」江道奇倚在張諾的身上狂笑了起來,「李國公還真是……他竟然以為我們要把素娘嫁給他……」

張諾也笑著摸了摸鼻子,但沒有如江道奇那么失態,「久聞李家『家教』甚嚴,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想來我的女兒嫁到貴府,會比許多婦人要幸運的多。」

李茂見江道奇如此大笑,就算再遲鈍也知道張諾的嫡女不會和他結姻的。只是這個女孩比他兒子年紀大出許多,而李銳也已經從小定親,自然更不會是為了兩個孩子。

那到底是誰?

他猶豫著開口:「我兒今年才十歲,貴府小姐既然已有十五歲,難道還要再等個幾年?那豈不是蹉跎了歲月?更何況我聽聞貴府嫡女從小體弱多病,平日里也甚少出門……」

張諾見他們再賣關子李茂怕是要猜到方氏肚子里的孩子里去了,只好直接說出了想法。

「我是想讓我的女兒和貴府的李銳定親。至於體弱多病之說,還請李國公勿憂,那是因為我父親當年擔心有人想把我這女兒和大皇子湊成一對,而故意透出去的消息。我這女兒只是身材纖細了點,並無病症。」

「銳兒?可是我那侄兒已經和陸家……」

江道奇xiōng有成竹地道:「陸家之事,我有法子。今年夏天一過,我保證陸家會與你家退親,另攀高枝。」

「這件事我不能應下。陸家與我家的婚事乃是先皇所定,就算陸家來退親,我家也是不敢答應的。」李茂搖著頭。

「若是聖上也同意呢?」

「你們到底有什么盤算?」李茂忍不住看向江道奇。他的把握實在太大了,讓他升起了一絲不安。

江道奇並不說話,只是微微一笑。張諾也不說話,只是看著李茂,似是等待著他的回答。

李茂想起皇帝那句「無論開出什么條件,答應他」,咬了咬牙,和他二人說道:

「讓我今晚回去考慮考慮。」

江道奇笑的更輕松了。

若不想,必然是一口否定,要是考慮,此事八成已經成了。

作者有話要說:李茂選了一條最艱難但是對信國公府最有利的路。雙面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