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技術壁壘(1 / 2)

整個交流會只有一場專業兒科的學術講座,結果人家專家興致缺缺。

謝婉瑩內心是覺得惋惜。

交流會主辦方邀請各位大佬來講課。有的大佬認真對待,有的大佬當作敷衍只是賣個面子。為什么有如此差別,主要根源在於這個技術不同。

是成熟的技術,沒有什么秘密了,可以和同行分享不會傷到自身利害了,說出來更希望能得到同行的認可在臨床上大面積推廣應用,或是像郝教授尋求幫助和啟發。這樣的講座勢必真材實料些。

如果是屬於行業內比較稀少珍貴的技術,只有一兩家醫院能做的手術,好比首兒專家要講的小兒肝移植。為什么把自身寶貴技術毫無保留說給全行業的人知道,說了等於給人搶飯碗的機會了,不行的,只能是有限制地說課,算是給主辦方賣點情面。

醫生是個技術行業,和其它技術行業一樣,個人與個人之間科室與科室之間醫院與醫院之間要相對地設立技術壁壘。

再有一種人,叫做腦子比較單純的同行,不太計較自身利害得失,容易對外說漏嘴。這是他羅景明被科室派來到交流會瞧一瞧的原因了,來了撞見這種人的話是學習到賺到了。

來了半天,他沒有幸運地遇到泄密的同行,反而撞見了自己醫院這位有優秀潛力的醫學生,是叫人感慨良多了。

中午在酒店吃了免費午飯,下午再逛了逛交流會幾個場子,一天如同平安無事度過了。

傍晚結束學習,羅景明同她一塊離開現場,板著的臉好像有了關心,詢問起她:「明天你來不來?」

「不來了,明天科室手術我要去手術室幫忙。」謝婉瑩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