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9】鑒別(1 / 2)

家長回答醫生問題的時候,醫生對孩子的身體檢查馬不停蹄地進行著。

清除完孩子口腔里的異物保持患兒氣道通暢。護士給孩子量完體溫和血壓,報告給醫生。體溫不高,血壓偏低。

由於患兒主要症狀在消化道,戴上聽診器耳塞的醫生先不急著聽心肺了,趕緊先聽聽腸道情況。再用手摸摸按按孩子的腹部做觸診。

孩子媽媽墊著腳尖站在醫生後面緊張地張望。

「孩子有拉大便嗎?」

被醫生拉回問病史的孩子媽媽,答:「今天沒有。」接著再問醫生:「我兒子這是什么病?」

嬰yòu兒急腹症和成人急腹症一樣,均需要仔細鑒別。急腹症最難鑒別,因為人體腹腔內的器官是最多的。

目前這孩子的症狀主要有,嘔吐,無大便,無發燒,不太像急性食物中毒,呼吸正常,不像異物誤吸。孩子哭鬧的症狀進展到不明顯了,說明孩子jīng神變差,疾病進展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步。發病時間按照家屬提供的信息,初步判斷是在48小時內。

醫生腹部查體結果怎樣?

謝婉瑩同魏同學一塊,看著段三寶同學的手在孩子的腹部按的動作。

好醫生觸診是絕對不會用力按的。段三寶同學的指頭是輕輕在孩子的腹部按,這個按實際上是由於人體腹腔內器官柔軟且位於深處,需要試探到深處醫生的手才能觸摸得到,目的是摸到異常征象。

為了避免按痛人體器官,有的醫生的手法應運而生變化出各式各樣。像現在的段三寶同學的手勢有點像是推了。腹腔內的器官確實是有韌帶固定的,同時是被醫生手推的時候像是拋錨在海底的船舶,推的時候有利於讓醫生的手感覺摸到的腹腔內物體,是空間?是皮膚?是腹膜韌帶?或是在活動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