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1 / 2)

趙大嫂搖搖頭,嘆了口氣,「才一個晚上,就被人家捷足先登了。看來村子里不少人家家中糧食欠缺啊。」

說話間,她領著羅雲初往別處挖野菜去。

「對了,年底的時候還多虧了你家二郎提醒,讓咱們別賣糧食。若不然,咱們家恐怕也像付老三一家子那樣揭不開鍋了。」

羅雲初默默地聽著,並不答話。對這件事她真的無能為力,能勸住她身邊這些人,她已經覺得很難得了。即便是身邊的人,她也是讓二郎隱晦地勸上一勸,聽不聽隨他們了。外人,她還真沒有把握能勸住。再者她也不想暴露自己家囤了糧的事,於是就如此吧。

羅雲初不知道,二郎其實也有勸過一個賣糧的遠親,可是人家不聽勸還說二郎是嫉妒他們一大家子今年收成比他好,見不得他們家日子越過越紅火。自此後,二郎才沒那么好心了。能提點的就提點兩句,不聽勸的,二郎才懶得理了。他們要發財便去吧。

趙大嫂也不在意,縷縷說道:「其實這付三家的也可憐,若不是去年年尾的時候家里的老頭大病了一場,他們也不用賣糧的。唉,其實都怪去年那場大旱,還有在秋收的時候朝廷又加重了賦稅。」

後面那句是她低聲咕噥的,田間風大,羅雲初也沒怎么聽得清。不過朝廷和賦稅幾個字隱約傳進她耳里,略想一下便明白了。不過明白了又能如何?無能為力的事她不願多想,她只能在大同的環境下努力地讓自己一家子過得好一點,不挨餓不挨凍。

在田間忙碌了小半個時辰,羅雲初估摸著湯圓也該醒了,遂拎著一小撮野菜,准備打道回府。

看著這一片被整飭過的田地,羅雲初衷心希望今年老天爺賞臉,不旱不澇,讓農民都有個豐收年。因為每逢有自然災害,受害最深的往往是農民。

靠著田里的野菜,缺糧的人家捱過了二月。但村子里人口那么多,人人都想省糧,都打地里的野菜的主意,再多的野菜也架不住人多啊。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卡文卡得好厲害,從十二點就開始寫了,寫到現在才完成,二更呀,我還真不知道能不能出來。我盡量寫,如果不能,你們別怪我喲。。。

84、衣錦還鄉(小修必看) ...

干旱,前所未有的干旱,從正月到現在,都三個月了,滴雨未見。種到地里的種子都不發芽,各種芋頭已經發芽,卻遲遲等不到種植時機。前頭僅下過的兩回春雨根本不頂用,地里仍舊是干巴巴的。前頭到了播種季節,家家戶戶還發動人員到地里擔水一眼眼地澆地。可是作物是種下去了,等了大半個月仍舊沒見天下一滴雨。本來小河里的水就不多,現在已經干涸了。

曾老實來到屋後,看著一片焦尾的麥苗,嘆了口氣。默默地蹲下來,將地里的麥苗拔了。

曾大娘揭開米缸上的簸箕,見缸底還有淺淺的一層米,她拱□子,伸長了手將它們攏到一起,然後用手將它們一一抓起來,放到鍋里。忙碌了好一會,直到缸里一粒米都撿干凈,才坐在門檻上歇一會,她怔怔地看著鍋里的米,兩把米,還沒蓋過鍋底。她搖搖頭,無聲地嘆了口氣,哆嗦著站了起來,挺直了微陀的腰板。

拿著那個鍋來到廚房,微微洗過後,放了兩大瓢水進鍋里,然後就添柴進灶間,燒了起來。曾大娘剛走出院子,就看到丈夫挎著一簍子的麥苗進來。「這些麥子都絕收了?」

「嗯,我拿去屋後喂牛。」曾老實悶悶地答道。

「孩子他爹,家里沒米了,紅薯面粉也都空了。」曾大娘低低地道。

曾老實聽了,張了張嘴,卻什么也沒說,搖著頭嘆著氣,挎著那簍子麥苗慢慢地往屋後走去,整個人感覺像老了幾歲般。他心里悔啊,去年年底那會,阿寧給了三兩銀子讓他們多買點糧。當時他不聽,又湊了幾百個大錢,買回了一頭牛。

「深點,再挖深一點。」

二郎家院子大開,村子里好些個漢子聚在院子里。近來太旱了,從井里打上來的水都很混濁,而且還帶著一投泥土味。羅雲初就和二郎商量,把那口井往下掏一掏,看看是不是多點水出來,遂才有了這出。

「哎,下面有塊大石頭,你們快把鐵釗遞給我。」二郎往上喊了一聲。

「鐵釗,快快,拿過來,用繩子綁緊了遞下去給他。」大郎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