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節(1 / 2)

不過經過此事,可以看出宋銘承這個縣令的確有兩把刷子。去年上半年,周墩遲把縣務處理得一團糟的事他也是知道的,比起姓周的,宋銘承無疑更適合這個職位。魏知山是個上進的人,雖然有時會釋放一些個人情緒,但不妨礙他欣賞一個下屬。

這回宋銘承這個青河縣令在他上峰面前可是狠狠地漲了一回臉,也給新上峰留下了一個好印象。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剛過了十五,二郎就到鄰縣靈沼領了十來個長工回來。靈沼人多地少,許多人呆在家鄉都吃不飽,紛紛到鄰縣去做長工或短工或找一些活來干。因為二郎不費什么力就弄回來了十來個長工。

羅雲初早讓二郎找人在大門靠南那加蓋了幾間泥屋,給長工住的,用料自然沒有之前的講究了。一間大的正屋,正屋里用的都是大通鋪,旁邊給他們加蓋了一間小廚房和澡房。至於廁所,羅雲初猶豫了好久,還是決定不加蓋了,蓋那么多廁所薰得四處都是那種味道。等這些地播種下去,他們二房就搬到縣里了,讓長工用著他們原來那個就成。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到,捉蟲的問題,明天再捉了。。。

105

105、種稻養魚 ...

家里請來了長工,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羅雲初讓二郎在西邊緊挨著原來的浴室廁所的那排小矮屋又加蓋了一一個大的豬圈,兩個豬圈里一共養了十二頭豬。緊挨著加蓋了兩間矮泥屋,一間用來養兔子,另一間用來裝豬和兔拉出的糞便。豬的糞便可以隨便使用,但兔子的糞便羅雲初讓二郎留著,輕易不許動用。做這些羅雲初心里都有數的,日後自會用得上。

羅雲初笑著看忙碌不停的長工,心里很滿意,現在的人還是蠻實誠的,干活也肯賣力氣。不過她滿意歸滿意,該剝削的時候就得剝削,該壓榨的時候她也決不手軟。那啥,她可是付了工錢的,每人每年一千六百錢,這可不能白花了。這價錢還比周地主家高了二百文喱。

既然打算今年將地里的作物收成翻一番,羅雲初老早就倒騰起自己腦袋里的知識,看看能有什么可改進的地方。還真別說,想了幾個晚上,真給她弄出了點東西來了,稻田養魚就是其中一項。

以前她老聽她爺爺說起生產隊的時候,稻田里常常有魚出沒,隨便在水里洗個手,都能抓到一兩尾魚。當時羅雲初還小,聽了後又是羨慕又是嫉妒的。當時她就好奇地問了她爺爺這方面技術。她爺爺也不嫌煩,樂呵呵地和她解釋起來。她本就是農村里長大的娃,而且那技術並不復雜,遂時隔多年,她仍舊有些印象。

她想,現代稻田能養魚,那他們這里應該也沒問題的。而且稻田養魚以鯽魚鯉魚最易成活。她又細細地想了一遍,只要把秧苗之間溝壟掏深一些,再掏些魚洞,待秧苗長穩長青了,在水田追肥的時候把魚苗放下去,如此一來這些豬糞人糞既能肥田又能養魚。反過來,早間晚間,魚也是可以吃蟲子的。羅雲初來回想了幾遍,覺得沒有遺漏了,便站了起來,扶著腰去屋後的菜地找二郎商量去了。她實在是等不及了。

二郎細細地聽完,把他的疑問點了出來,「媳婦,你說的掏魚洞挖溝壟,這些都沒問題,但你能確保那些魚苗不會把咱們田里的稻苗給啃了呀?」

「這個你就放心吧,魚兒不會啃那些長穩了長青了的稻苗的,因為那時的稻苗對它們來說太老了,它們啃不動。」

羅雲初又補充了一點,「而且它們還可以吃田里的雜草,因為雜草鮮嫩。這樣一來,咱們都沒有定期派人去除草了。」

二郎一聽,大腿一拍站起來,興奮地說道,「媳婦,這個法子不錯。眼看就要春播了,我得趕緊去聯系魚苗。」

接著兩人又討論了一畝田大概放多少魚苗合適等等的問題,二郎回屋里拿了二三兩碎銀子便出發了。

羅雲初看著干勁十足的二郎風風火火地跑去辦事了,笑了笑,扶著肚子回屋。到里屋看了兩個娃兒一回,發現他們還在午睡。羅雲初也覺得有點春困,打了個哈欠,回頭將大門關好就爬上床午睡去了。

二郎顛顛地跑到縣里,找了阿德幫忙,很快便聯系了兩三個魚販子,談好了價錢又訂了契約,約定一個月後將魚苗送到古沙村後,二郎就爽快地付了訂金。辦完事後,他覺得時間尚早,便溜到縣衙里看了老三一回,將自家的情況和老三提提,自然也提到了今年的計劃。

老三是個敏銳的人,自然看得出來他二哥家折騰的這個稻田養魚和棉花的意義。他頓時覺得熱血沸騰,若真如他二嫂所說的那樣,這稻田養魚在青河縣推廣開來的話,將給青河縣帶來多大的好處哇。如果現在開始干,到了後年,技術肯定成熟了,上繳的賦稅極有可能上一個等級啊,這一件件一庄庄的都是政績啊。

老三忙放下公務,跟著二郎回了一趟娘家,向他二嫂問起了詳細的養殖步驟。羅雲初皺了皺眉,看了老三一眼,見他一臉興奮的樣子,知道現在她說什么他也聽不進去,待他去碰碰壁後自己再勸吧。當下也不藏私,把稻田養魚的步驟說了出來,只不過棉花種植這項,她還隱瞞了一個增產的關鍵地方,那個地方也是她最近才想起來的,她決定看看老三接下來做出的情況再說。其實她也盼著老三的推廣能成功,她心里有個計劃,不過現在說還太早。

老三得了法子後,連晚飯也不吃,回去招集信得過的屬下商議去了。

水田本來就比旱田高產兩斗米,若伺候得好了,每畝高產三斗也是極有可能的。他們家近兩百畝地,要用到的肥料著實有點多,自家是供應不足的。施基肥又是尤為緊要的一環,輕忽不得。而且現在可沒有化肥這種東西,除了和別人買肥料,沒別的辦法了。遂二郎放出話來要收一些當肥料,價錢也說好了,若是已經用草木灰混好的糞便是一文錢兩斤,若是糞坑里的糞水,一桶三文錢。

二郎他們的做法惹來村中眾人的圍觀,聽說過買瓜買豆的,再不濟也有人買稻草的,他們還真沒聽過,連糞水都要買的。他們都是種地的老把式了,自然知道墊底肥(基肥)的重要。但宋家和他們不一樣啊,都是地主了,把地租出去當甩手掌櫃便成了唄。他們這的周地主就是這樣,哪像他們事事親力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