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後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26節(1 / 2)

霍幍帶著人走了一圈,發現軍屯還是很熱鬧的,一行人不知不覺間就走到了軍屬區來了。

「這片軍屬區還怪好的,怎么一下子空出來這么多給這些新來的難民居住?」隨行的將士發出疑惑的聲音。

伊春軍屯,隨著管理寓所從伊春軍屯的大將軍府轉移到伊春主城的城主府,很多有能力的家庭都從軍屯搬遷到城里。

他們原先在軍屯的房子,是當初統一建造的,然後再由他們花費工分或者功勛值兌換下來的。軍屯的這些房子相當於後世的公租房,他們搬遷之後,這些房子便由城主府這邊收回,當然,會給予適當的物資補償,或者折合成金銀、糧食,或者建築材料磚瓦木材之類的。畢竟他們從軍屯搬離,也得有新的住所,或買或自建,折合的東西都能派上用場。對這樣的處理方式,大家都爽快地接受了。

這批空出來的軍屬房,目前就用來安置新接收的難民。對於分到了房子的難民們,不管老的少的都差點笑掉了大牙。你要是現在問他們還想回原籍嗎?這群人說不定就直接擼袖子打人了。回什么回?!

就在這時,霍幍他們就看到一群年輕的軍士們直接拉了幾大車的物資回來,一回來就高聲喊道,「有人嗎?快過來幫忙!」

「是的,趕緊來幾個人幫忙,這車裝得太滿了,我有點推不動了!」

「集合了集合了,來來來,准備發放過年福利啦!」

一車車的物資拉回來之後,伊春軍團的後勤管事們就當場發放起物資來。

「毛衣每人一件啊,別貼身穿!會刺皮膚,先穿一件里衣,再套上毛衣!」

為了省毛線,毛衣都做成了雞心領馬甲的款式,並且只做了三個號,大中小,其中中號最多,大小號較少。

「這毛衣真好。」分到毛衣的將士們一個個喜笑顏開,像過年似的。

姚二哥眼看毛衣分完了,連忙道,「毛衣分完了,但是大家先別走!後面還有木炭!大家趕緊幫忙,發放下去!」

士兵們哄笑,「好咧,姚管事,放心吧,我們都不走!」

因為木炭的足額發放,他們在雪地里站崗的時候,風雪再大,也不會覺得凍人了。每每在炭盆上坐上一鐵壺,一天兒都能喝上熱水。有些伊春大營合並過來的士兵們滿足地想道,他們在伊春大營當兵那么多年,這還是第一次冬天過得那么舒心的。

霍幍等人就在邊上看著,普通士兵分到一件毛衣,小頭目以上的軍官,分到的是羽絨混紡服,或者皮草大衣。

「嘶,少將軍,咱們姑爺真是大手筆。」刑長風目前領兩軍,麾下的將士有十二三萬了吧?如今人手一件冬衣御寒,不可謂不大手筆。

「對啊,咱們姑爺這是在養兵嗎?這是在養兒子吧?」讓麾下所有士兵吃好穿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想他們底下的兵,好些個都沒有暖和的冬衣可穿。往里面縫的是什么啊,稻草戎子,木棉團子等物,穿在身上,也不暖和。

霍幍他們想得對,讓麾下所有的將士們能吃好穿暖,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發下這次福利,姚春暖等人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了。主要還是原材料的匱乏,有錢也買不到更多更好的材料了。甚至因為她讓商隊在各地搜刮的行為,都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了。

「在伊春當兵真幸福。」

霍幍這邊,有將士咕噥道,「好家伙,我終於知道會寧和松花府是怎么降的了。」

好日子,誰不想過啊。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從伊春軍團的士兵到老百姓,這生活水平都比同類高出一大截。只要他們姑爺的麾下和轄區,能一直過上這樣的日子。將來的攻城戰就不難打了。

試想,他們姑爺揮兵哪個都城,那里的老百姓不暗暗期待?這哪里是去攻打作賤他們,分明是去解放他們。

第168章

霍幍等人想的沒錯,臨近伊春的地方,對伊春軍的抵觸都不大。因為伊春周邊的老百姓都知道伊春人過的是什么日子,一個個都恨不得自己將自己打包送過去。就拿回安鎮來說,就是如此。

史廣柱他們回到回安鎮之後,就陸續有人登門打聽結果,包括幾位鎮上德高望重的長輩也拄著拐杖在小輩的攙扶下來了。

史廣柱他們將姚春暖的提議最先說了出來,其中一位最年長的道,「這樣也好,省得有什么後患,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

「姚大人的話就別往外說了,對外的說法,就說花錢去學了壘火炕的手藝吧。」老者叮嚀道。

也只能這樣了,總不能不修火炕吧?這天多冷啊。他們可不想生天一睜眼,就收到昨晚夜里又死了誰誰誰的消息了。

「今晚咱們就將兩個後生的人選確定下來,然後送到伊春去。」

對此,大家伙都沒有異議。

稍後,史廣柱又說起了他們此行的經過以及見聞,特別提及伊春的富饒。

在場的人聽著都想嘆氣,本來他們也能過上這樣的日子的,偏偏就是運道差了點。

在場中一位年輕氣盛的小輩抱怨道,「你們說當初劃分地盤的時候,伊春怎么不把咱們回安鎮囊括進去呢?」偏讓他們屬於綏化,這一線之隔,老百姓的日子就完全不同,多少老百姓悔不生為伊春人。

更可氣的是,他們離伊春這么近,伊春要擴張勢力,他們肯定是第一批被兼並的,比如會寧,比如松花府,他們綏化不少老百姓心中也在暗暗期待並入伊春的那一天趕緊到來。眼見著就要投入伊春的懷抱,甘化城領著平叛軍來了。這也是綏化的老百姓們對擁護平叛軍的興致不高的原因。

伊春

石平安原是伊春大營的一名士兵,兩軍合並之後,他就跟著大部隊調回伊春軍屯進行換防和修整。今天,上面將過冬的福利發下來了。一下值,交接完之後,他就帶著毛衣等物回到位於軍屯的家中。

當他將毛衣拿出來的時候,妻子臉上滿是喜色,她將手往圍裙上抹了抹,才伸手摸向毛衣,「這毛衣真好。」

石平安笑著點頭,「這毛衣確實是好,我剛才試了一下,穿上去後,再也沒覺得冷過,甚至走動起來後還覺得有點熱呢。」

妻子白了他一眼,「這可是御寒的好東西,聽說這毛衣在外面要賣好幾兩銀子一件呢。」

石平安沒有他妻子消息靈通,聽到這個價錢,他在心里迅速地算了一下,十幾萬將士,人手一件,光毛衣就得花費十幾萬兩了。

「這樣好的毛衣不拿去賣錢,直接發給你們,城主府的大人們對你們可真好。」石平安的妻子可是知道的,軍營的將領們除了打仗訓練,屁事不管。這些供給軍隊的物資,都是城主府的大人們在操心。

「是啊,上面的大人們對我們是沒得說的。你不知道,給城主夫人送親的霍家軍,這段時間那三千多人就安排住在軍屯里,對我們可羨慕了。」

看著男人得意的樣子,他妻子翻了個白眼,伊春軍團的待遇在大梁現在都是出了名的好。至於其他勢力,是他們不愛惜士卒嗎?並不是的,只能說他們沒有那個條件去對底下的士卒好,沒有足夠的物資。

石平安說話的時候,他家大兒子偷偷地摸了毛衣兩把,當父親的就心疼了,和家里的婆娘商量,「要不,這毛衣就留在家給大寶穿吧?」孩子從來都沒穿過這么好的冬衣呢。他反正身強力壯的,也不怕冷。

孩子的娘將孩子的手拍開,不容拒絕地道,「留什么留?家里有火炕凍不死人,你在軍營里可沒有火炕,這毛衣就給你穿!」

石平安的妻子對如今的生活很是滿意,像她家男人這樣的,出了伊春,也是會被抓壯丁的。既然都逃不了當兵的命,那就在伊春當兵吧,至少在伊春當兵值得,上頭的人愛惜兵丁人命。即使犧牲了,上面的大人們也會將撫恤金發放到位,對家中的孤兒寡母也會給予適當的照顧,這便夠了。足夠他們這些當兵的為主公出生入死,為主公賣命。

說到伊春對軍屬的照拂,就拿他們鄰居陳大來說,在和北狄一戰中,他被削去了左手手臂。但因為作戰英勇不當逃兵,戰後得到了很好的救治,那只手是沒辦法了,但好歹命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