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後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33節(1 / 2)

馬大軍立即道,「刑大將軍,姚大人,我知道有一條小路,可以從伊春直接到回安鎮,不必經過綏化城門,求求你們,先救人吧。」

眾人聞言,先是一愣,如此一來,那他們豈不是直接進入綏化腹地?

還是大將軍反應迅速,「一會你帶路!我安排祝君瀾即刻出兵。」祝君瀾是騎兵一營的將軍,是老將了。

「好好好。」馬大軍連連點頭。

沒想到啊,他們完全沒想到會有這樣意外的收獲。只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第177章

在軍隊集結的時候,他們還傳召了相關的人員了解綏化以及回安鎮的情況。可能即時的情況一時間沒法立即掌握,但通過先前傳回來的一些消息和蛛絲馬跡,可以從側面來印證馬大軍所言的真實性。

畢竟馬大軍是綏化的,不排除間諜的可能。雖然看馬大軍的言行舉止以及敘述都沒有違和的地方,但小心駛得萬年船,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這是個陷阱,他們的騎兵一營一頭栽進去被人包了餃子咋辦?

為將者,需要肩負底下士卒的性命,有些犧牲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但有些犧牲是不必要的。為將為帥者的責任,就是盡可能地將帶出去的士兵都帶回來。

騎兵營出發時,姚春暖讓祝君瀾帶上祖寧去,祖寧是巴淵的首徒。之所以堅持這個,是因為姚春暖心中總有一股揮之不去的不祥的預感。想著多一重准備也是好的,萬一就能派上用場了呢。當然,派不上用場是最好的。

那廂,祝君瀾帶兵出發後,大將軍也在集結軍隊,准備出兵。本來年後,他們就有攻打綏化的計劃的,現在不過是順勢而為。

這次大將軍所領的大部隊正面與甘化城的大軍抗衡,預備和深入綏化腹地的祝君瀾來個里應外和,盡早拿下綏化。

城主府的眾人也開始了忙碌。戰爭一響,黃金萬兩。戰爭對資源的消耗是極大的,他們需要做好後勤的供應以及醫療方面的保障等等。

在眾人有序地忙碌地時候,姚春暖問韓潮生,「甘化城身邊沒有咱們的人?」

「有。」韓潮生肯定地道。

「那事情發生了,怎么那邊都沒點反應?」好歹傳遞一點消息回來,好讓他們有所應對啊。

「那里只安排了一個人,可能是出了什么狀況。」韓潮生想起秋少和那人能力挺強的,「不過後面可能會有後續動靜傳來。」

姚春暖和韓潮生提及的秋少和正快馬加鞭地趕到回安鎮,他先前被派出去做事,回程時被雪崩堵路困住了。等聽到回安鎮的消息時,就知道自已不能再繼續等下去了,於是繞道往回安鎮而去。

這一天,對於回安鎮近兩萬的老百姓們而言,就是一個末日。甘化城和他的軍隊,就像是魔鬼一樣,其噬血殘酷的模樣,比起北狄這些凶殘的外族也不惶多讓。

這時的回安鎮,稱作地獄都不為過。觸目所及,屋里屋外全是屍體,痛苦的呻、吟聲,哀嚎聲,哭泣聲,聲聲入耳。

甚至有不少人在死前還在高聲大喊,「蒼天可鑒,我們沒有勾結叛軍!」

史廣柱胸口中刀,他整個人跪在雪地上,傷口的血,一滴一滴地落在雪上,顯得異常的妖異。

「大梁有你們這等殘暴不仕的將領,遲早要亡!」史廣柱心里那個悲哀和憤怒已經將他淹沒了。他們是大梁的老百姓啊,卻死於朝廷的軍隊下。

聽到這話,甘化城忍無可忍,上前一腳將人踹飛,「叛徒!」

史廣柱死了,眼睛瞪得大大的,臨死時,他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他們只是想活命,誰也不幫,這難道也有錯嗎?不,他們沒錯,錯的是這個朝廷這個皇帝!這樣的朝廷,亡了吧亡了吧!

秋少和來到回安鎮時,馬兒累極倒地,口吐白沫。可惜,他還是沒能趕上。

東倒西歪的屍體,被血色染紅了的雪地,袖子下,他捏緊了拳頭。他深吸一口氣,走了上前,正好聽到他的死對頭陳平安在向甘化城進饞言,建議殺掉僅剩下的為數不多的還在哭泣的孩子。

秋少和提建議,「甘將軍,回安鎮的成年人都死了,就放過這些幾歲的孩子吧。」

陳平安則不同意,「甘將軍,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今日,雖說甘將軍此舉乃為朝廷盡忠,但這些孩子目睹了整個經過。這一幕會深深地刻在他們的記憶中的,等他們長大了,就是禍害啊。咱們萬萬不能留下遺禍。」

甘化城看著這些縮成一團哭泣而且目露驚懼的孩子,手漸漸按在刀柄上,漸漸目露凶光,他是不是應該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陳平安得意地看向死對頭,瞧吧,甘將軍最終還是聽他的。

秋少和急忙道,「甘將軍,不可!將軍留下這些孩子,或許會像陳平安所說的遺禍將來,但也只是有這個可能性而已,而且還是十幾年後的事了。但甘將軍若現在連這些孩子都不放過,那才叫禍不久遠。末將擔心甘將軍因此而染上殘暴之名啊。你想想朝中那些迂腐的士大夫?還有天下讀書人定然會抓住甘將軍虐殺幼小的錯處不放的。」

甘化城頓時猶豫不決,這時,甘化城看向自已最信任的心腹,兩人移步到旁邊低語。

他的心腹和他分析,鄭少和所言不無道理,屠了回安鎮近兩萬人,回安鎮的老百姓勾結叛軍有錯,他自已的初心也是好的,傳出去,最多毀譽參半,但太子保他,便無事。但若傳出在屠鎮之後,還虐殺幼小,恐怕輿情激奮。

陳平安不甘此事另有轉機,他不懷好意地問道,「秋少和,你阻止甘將軍斬草除根,是不是與伊春叛軍有勾結?所以才偏袒回安鎮的?好哇,我早就懷疑你了。你到了這會,總算是露出狐狸尾巴來了!」

甘化城也看了過來。

秋少和不理他,面不改色地徑直說道,「甘將軍,我知道你這次對回安鎮下狠手的原因。但是,光殺這一鎮的老百姓,都是平頭百姓,恐怕起不到震懾的作用啊。」

甘化城摸了摸下巴,確實,獻城的都是當官的,「你的意思?」

秋少和道,「只殺一鎮百姓,放過綏化的官員,怕是不能畢其功。甘將軍近兩萬的老百姓都殺了,何不一不做二不休,將綏化那些可能會獻城或者向伊春投降的官員們都給殺了呢?」綏化的官,沒幾個是好的,所以,都給他死吧!

這下輪到陳平安臉色大變了,秋少和這是要借刀殺人啊。

「有道理,那么,何人該殺呢?」甘化城猶豫,他不能一下子就將綏化的官的頭全給砍了吧,畢竟綏化還需要有官員來治理的。

這時,秋少和又給他出了一個主意,「甘將軍,這段日子,將士們吃了很多苦。我們可以查一下,哪個官員手底下有大批的糧食或者財富,卻甚少勞軍或者對勞軍一事最不上心的,就可以殺了。」都是貪官污吏!

「不不不——」陳平安急了,他的靠山,就是他的舅舅,他的舅舅在綏化郡守府為官,按照這個標准,他舅舅赫然在被殺之例啊!

秋少和冷聲問道,「陳平安,你反對我的提議?你在維護勾結叛軍的人?」

甘化城看了過來,他正覺得秋少和的提議很好呢。陳平安反對他這么做?他不會真的是在維護什么人吧?

這下陳平安真是有苦說不出了。

甘化城一聲令下,綏化無數的官員被抄家被殺。往日里過得清貧的官員,在這次的事件里總算保住了小命和家小。

綏化太守白瑞松正在太守府處理公務。甘化城帶了五千精兵前往回安鎮的事他知道,原因他也知道。但他沒有阻止,也沒有勸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