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後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37節(1 / 2)

「也不知道會走路了沒有?」

王朗笑著道,「會了,不到一歲的時候就會了,現在都會說話了。而且可不止是像別的一歲多的小孩子只會喊人那么簡單,她幾個字的句子都能蹦出來了。」

聞言,王老夫人有一瞬間的訝異,這么早慧的嗎?

「也不知道姚春暖會不會和姚晞提起咱們。」

王朗沉默,他覺得姚春暖不會提他們。

見兒子情緒低落,王老夫人嘆了口氣,站起來說想回去休息了,沒將自已的疑問問出口。其實她來,還有一個問題想問兒子的,就是他這回再次對上姚春暖,有幾成把握將其打敗。

伊春

伊春鋪路的速度很快。前期的工作早已做完,新路按照規格清理完畢,各種要用到的材料早已堆到舊官道的兩旁。水泥沙石攪拌好,就往新官道的模框內一倒,燙平後,只等它完全硬化好就可以了。

伊春城主府舉一州之力,耗時兩個月,終於修好了先前預計的三條新官道。伊春境內一條,通往會寧和松花府各一條。目前這三條水泥新官道,在大梁都是獨一份的,甚至被老百姓們當成了一種獨特的城市標志。

「這路真好看。」

「寬敞平整!」

「比青石板鋪的路還好看。」

「坐在車里,走在新官道上,再也不怕顛簸了。」

這幾條路一鋪好,就受到老百姓和商人們的一致好評。老百姓們還好,只覺得出行方便了很多。對商人們而言,這三條新官道一弄好,大大地節省了時間。

比如從伊春主城到嘉蔭縣,坐馬車都需要大半天的。現在走新官道,只需要不到兩個時辰。關鍵是路很平整,很寬敞,即使幾匹馬並排跑在上面,只需要撒丫子地跑就行了,堪稱風馳電掣。而且對易碎之物特別友好,以前他們運送易碎的商品,都是層層用軟布包裹的,就這樣,一趟走下來,仍舊得損壞不少。現在走新官道,損壞率特別低。唯一遺憾的就是,水泥路還是太少了。

有同樣感慨的還有伊春、松花府、會寧三地的小部分老百姓,這些人中,甚至有鄉紳願意出錢,然後召集了自已當地的老百姓出力,想修一條支路。為此還特意來城主府詢問相關事宜。城主府的人就把相關的規定和他們說了。對於修建的支路,在寬度上有要求,不是他們想修成什么樣就什么樣的。而且修路必須是自願的,不能強迫老百姓捐錢或者強迫他們出力。只有達到這幾點,城主府才會批准他們修建支路。

見識到水泥新官道的好處,以及所帶來的效益,綏化、嘉川、侯城等地的主政官員和老百姓們都強烈地向城主府申請工程隊到他們那里修路。

但城主府那邊告訴他們雨季快來了,上半年是沒辦法修路了,三城郡的修路計劃只能安排在下半年。

聽到這個理由,三地的主官和老百姓們很是遺憾,但他們還是強烈要求事先勘測,等勘測結果出來,雨季一過,他們就可以做准備工作了。

許翀也很滿意新官道,他在會寧,走新官道回伊春述職非常便利。他還可以趁機在平穩的馬車上睡一覺,一覺醒來,人就回到了伊春主城。不用像以前那樣,被顛得胃里的酸水都出來。

述職之後,新任綏化太守樂伯明招呼他,「許兄,一起走嗎?」

「不了,你先走吧。」

樂伯明:???以前他們不都一起離開的嗎?

許翀還很好心地解釋,「你們回綏化的路不好走,先啟程吧,不然回去就晚了。我這邊從伊春回會寧方便,即使走夜路也不怕。」

樂伯明:這是顯擺吧?肯定是!就好氣!

想完,他沒好氣地睨了他一眼,先鋪路了不起啊?

許翀含蓄地頷首,對,先鋪路就是了不起。

商隊走新官道是需要交過路費的。他們會寧和松花府都有碼頭,因為伊春富庶,工坊多,前來做買賣了的商人商隊絡繹不絕,光靠這新官道收費這個進項,他們當地官府就有了很多進賬。

樂伯明怨念地看著姚春暖,仿佛她是一個後娘。

姚春暖摸了摸鼻子,這個,她也不想的啊。

在伊春的工程隊暫停修路之後,幽州果然進入了雨季,不,應該說,整個大梁都進入了雨季。

下雨天,天陰沉沉的,人們的心情也不咋好。

「又下雨了。」

「是啊。最近這雨是天天下啊。」老天爺似乎想將去年大旱時積攢了一年的雨水還給他們一樣。

「真希望這雨季趕緊過去,老天爺別天天漏水了,不然地里的庄稼怕是得遭殃。」

「我們這里還算好了,聽說南方才叫慘呢。」

這情況,伊春早有預料。俗話說,四月八,大水發。三四月份本就是雨季,雨水多一些是正常的。再都,通常呢,大旱之後必有大澇,伊春在預判到這情況之後,提前做了相關的預防工作。比如,春耕時,城主府貼出公告,建議老百姓們今年耕種多作壠,免得雨水一多,將農作物的根系給湮壞了,又建議今年多種植耐水作物,例如水稻蓮藕等。

無數老百姓慶幸自已照做了,不然,這雨這樣下,很多農作物的要系都要壞了,地里就要絕收了,因為到了這時候,補種已經來不及了。

又比如,去歲末,城主府就安排了那兩萬的狄羅俘虜去修理伊春境內的各大支流水渠,給它清淤泥,拓寬水渠等。除此之外,城主府還命人在主城區修出了幾條主干的下水道。故而現在即使下著瓢潑大雨,伊春主城不曾被湮。

整個幽州,因為伊春准備充分,無疑受到洪水的沖擊和傷害是最小的。而其他的城郡,會寧和松花府緊跟著伊春的腳步,損失也不大。之後嘉川因為整體地勢較高的原因,情況也較好。情況最壞的當屬綏化和侯城,這兩座城郡歸於伊春的時間最晚,應對措施准備的不充分,加之侯城算是整個幽州的下游出水口,所以受到的沖擊最大。

伊春城主府對侯城也是重點關注著,隨時准備救援。在雨季這段時間里,幽州各地不少基層的官員們都要下鄉排查,一旦情況不對,需要疏散當地的老百姓,盡量爭取少點傷亡事故。

幽州有條不紊地預防著洪澇災害,一切的情況和損失都在掌控之中。

相比之下,南方就沒那么幸運了,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慘烈。河壩決堤,河水水洪沖擊兩岸,一片又一片的村庄被湮,特別是黔南一帶,很多人無家可歸,哀鴻遍野,情況尤為慘烈。

可惜這時,王朗早已北上冀州,不然他還要還在黔南,黔南的情況至少會比現在好一點。

老百姓們經歷了無情的洪澇災害,偏朝廷又無力賑災,走投無路的老百姓沖擊了太守府,搶占了官府的備用糧倉。可惜糧倉里並無太多糧食,老百姓拿著分到的少許糧食,不得不想別的出路。

有人想趁機起事,拉一支反軍出來,這人就是連勝。這事在原著中,他也這么干過,還被他干成功了,夾裹了二十多萬難民,往北沖去。最終被朝廷招安,得了一個伯位。

但這次,老百姓們不買賬。老百姓可不傻,這支新生的反軍啥都沒有,哪比得上伊春啊。這分明是想利用他們空手套白狼嘛,連起家的資本都沒有,就想忽悠他們替他賣命?呸!

他們只要去到伊春就好了,就算要賣命,他們也要選個對他們老百姓好的主公!

對此,連勝氣得咬牙,他的眼光和決斷無疑是好的,奈何時移世易,老百姓有了更好的選擇,不肯跟隨於他。他,起家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