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後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45節(1 / 2)

太行山上某處,伊春的工兵團正在揮汗如雨地干著活。

「這里需要再深一寸!」

「好咧。」

「發現有沁水的地方,一定要先處理明白嗎?」

「曉得。」

他們穿的褂子是軍服廠特發的,花花綠綠的,叫什么迷彩服的,總之往林中一鑽,頭上再戴個現編的草環,很難讓人察覺。出來干活的這段時間,他們帶上干糧帶上餅子,餓了就吃這些干糧,渴了就喝山澗水,完全不敢生火。但所有人都無怨無悔。

冀州廣陽主帥帳內

有將領問王朗,「軍師,大軍即將開拔了,但現在我們只知道要攻打幽州,卻不知道是攻打綏化還是侯城?以及要不要分兵?」

底下是做著分兵的安排的,雙方將領各領一軍,分別進攻綏化和侯城。只是到目前為止,大軍都要開拔了,兩軍的領軍的將領還沒確定下來。這讓很多人都有點摸不著頭腦。

王朗身邊站著的兩人眼觀鼻鼻觀心,只有他們這些絕對的心腹知道,壓根沒有分兵這回事。

王朗:「等明天出發前,我會公布答案的。」

心腹:……王軍師牛逼,都這時候了,還不肯公布答案,不就是綏化和侯城二選一嘛?

這些心腹哪里知道他本人內心也在糾結呢。不過有一點好的就是,他兩條路都派出了斥侯查探,就防著幽州那邊給他來個路上埋伏。小心駛得萬年船,對上姚春暖,王朗覺得再怎么小心都不為過。萬幸的是,沒有查探到對方埋伏的動靜。故而,選擇進攻綏化或者侯城,問題都不大。

第194章

冀州,廣陽

點兵台上,王朗身著甲胄,持劍而立。

三十萬大軍昂首看著他,這是他們的軍師啊,也是即將率領他們攻打幽州的將領!

而王朗呢,看著底下一排排橫平豎直的軍士,此刻心中也是豪氣頓生。

他拔劍一揮,劍指東北,「拔營出征,進軍——侯——城!」原本到嘴邊的綏化最終還是變成了侯城!

底下的戰士們齊聲喊道,「進軍侯城,大梁必勝!」

如果伊春城主府的成員在此,一個個肯定會跳起來,卧槽卧槽,姚大人威武,姚大人厲害,王朗果然攻打侯城了!

王朗這是被他們姚大人料准了啊。這下朝廷的三十萬兵馬還不被他們吃得死死的?

在王朗領著大軍開拔進發之時,幽州正在進行雙搶。

雖然他們幽州即將面臨戰爭,打仗是將士們的責任,他們老百姓愛軍擁軍。此時他們在戰事上,幫不上什么大忙。但他們可以做好本職的工作啊,這就是最大的幫忙了。

雖然在上半年他們幽州也遭遇了洪澇災害,但因為府衙的大人們的先見之明,以及期間的處理得當,地里的庄稼大部分都保住了。只有一小部分被淹死和爛根,後面在官府的組織下,補種了一部分晚春品種,加上幽州一直是科學種植,故而,夏收的情況還算可以。

比起其他同樣遭遇洪澇災害的地方,情況要好太多了,老百姓們很知足。

如果說,夏糧的收成讓他們感覺到滿意,那么紅薯的收成,則讓他們感覺到驚喜了。

有幸分到紅薯種藤扦插的人家,在挖紅薯的時候真真是笑不攏嘴。他們真的是第一次見識到了紅薯的高產,這些紅薯真是一窩一窩的,每窩都有好幾只,每只大的有一斤,小的也有二兩多。一分地竟然能收獲三四百斤的紅薯!另外,紅薯葉子紅薯藤也是能吃的,嫩的人可以吃,老的部位可以喂牲畜。

而且紅薯這玩意味道很好,生吃的時候甜脆甜脆的,煮熟吃了吃又綿又粉。可惜這些從地里挖出來的紅薯還要留作種子,不能多吃,只能挑那些不小心挖壞的略嘗一嘗罷了。

在這一年的六月,所有的幽州老百姓都知道了紅薯這種畝產高達三四千斤的神種作物,並且很多人親眼見識到了這玩意有多高產。

然後在官府的安排和調配下,每家每戶都分到了一部分紅薯種藤來扦插種植。每家每戶老百姓看著自家的紅薯地,都露出了滿是希望的笑容。

朝廷的三十萬大軍出征了。所有人都在關注著這一戰的成敗。

伊春軍團登陸交州進攻南蠻,而南蠻在被奪了兩郡之後,已經完全回過神來了,加上如今兩軍幾乎算是結下了死仇,交州的戰爭陷入膠著中,刑長風抽不出兵力回援。

而霍家軍遠在涼州北境,也出兵進攻涼州東南方,企圖將朝廷的一部分兵力牽制在涼州,還要防備西戎,也沒法派兵直接支援幽州。

現在,幽州孤立無援,可謂只剩下十五萬左右的兵力單打獨斗,不知如何應對如同利刃一般的朝廷大軍?

徐州

汝陰王反復地研究著幽州那一帶的輿圖,「軍師啊,你說王朗那人會怎么打這場仗呢?」

朝廷攻打幽州,綏化和侯城身為兩座暴露在外的門戶。王朗進軍的方式無非就是三種,要么分兵分別進攻綏化、侯城,要么就整三十萬大軍攻打同一個點,綏化或者侯城。

和姚春暖一樣,司馬賢覺得王朗不會分兵。現在就看王朗是決定攻打綏化還是決定攻打侯城了。至於他會選擇攻打哪里,恕他判斷不出來。

聽到自家軍師的判斷,汝陰王吃驚,「三十萬大軍攻打一個小小的郡?」汝陰王和之前伊春那些聽到王朗不分兵的將領一樣,覺得不可思議極了。

不過不分兵也有不分兵的好處,只要安排得當,並不用懼怕路上的埋伏。

「你說幽州能抵擋得住朝廷的這波攻勢嗎?」這場仗關乎著他們接下來對待伊春勢力的態度,所以汝陰王想聽聽軍師的意見,最好能提前做個准備什么的。

「且看吧,不好說。」如果換作一般的勢力,比如安南王等,司馬賢已經能得出擋不住朝廷的攻勢這一決斷了。但面對朝廷三十萬兵馬的是伊春,屢屢出人意料的伊春,所以,不好說啊。

司馬賢最後說道,「做好兩手准備吧。」如果朝廷勝了,他們要主動和伊春那邊接洽,遞出橄欖枝,商談合作事宜。如果朝廷敗了,嘖,那他們真的就只能做好甘為老二的心理准備了。

西戎

西戎大汗同樣在關注朝廷和伊春這一次戰役。

「阿里達,備戰,如果這次伊春敗了,咱們就揮兵南下,讓我們的鐵騎踏平中原!」

「大汗,放心吧,部落的兒郎們都准備好了,一個個摩拳擦掌的,就等您一聲令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