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後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46節(1 / 2)

在將領們的努力下,終於將殘余部隊組織好了,大概統計出來一個傷亡的數字,死亡一萬多人,重傷甚至無法動彈的約有兩萬多人,輕傷或者帶傷的約有三萬多人。十五萬人,只有一半完好無損。

出師不利,士兵們一個個都垂頭喪氣的。

王朗抬頭注視著剛才爆炸的地方,他准備讓斥侯爬到上面去,看看能不能發現什么,他不相信什么山神顯靈發怒的話。

「潘將軍,咱們第二道計劃還要進行嗎?」潘步儀旁邊的小將悄聲問道。

「你說呢?」

為了這第二個計劃,他們投入了多少人力和物力,才令那個水庫蓄滿了水,甚至天字號庫房的炸葯幾乎都被他們用光了。不進行,留著那一水庫的水洗澡呢?

王朗總覺得不對,如果這次山體崩塌真如他猜測的那般,是伊春軍團所為。那么,對於擅長兵法的將領來說,伊春軍團會趁他們潰散之時,應該會沖刷一波才對,這樣能將戰果最大化,為什么對方沒有呢?

難道是忌憚十里外的十五萬大軍?很快,王朗就知道原因了。

嗷鳴——

一聲猿啼。

轟隆隆——巨響又起!

剛經歷過一次慘劇的王朗,筱地看向聲源處。不止他,所有的士兵都如同驚弓之鳥一般地隨著他的目光看向山頭,目光惶惶然。

王朗不知道一句話,叫做發生過災情災難的地方不要久留。

說時遲那時快,他們看過去時,只看到一股浪頭從高處直泄而下,奔騰而來。

「是山洪!」

「山洪來了,快跑!」

「娘啊,救命!」

「嗚嗚——」

「太難了,他們太難了。」

「往兩邊的高處跑去,快!」王朗一邊跑一邊大聲喊道。

場面很混亂,聽到王朗的話的不多,即使聽到了能迅速反應過來的也不多。

反正現場是一個個哭爹喊娘的。

他們出征走的這條路,邊上就是遼河。

這些朝廷的士兵被水庫的水這么一沖,很多都被直接沖到了遼河里。

扒著一顆大樹的王朗眼睜睜地看著無數的士兵被水浪給沖走。

水浪過後,山澗的道路上空無一人,只余兩旁一些被水浪沖刷過後如同落湯雞一般瑟瑟發抖的士兵。

王朗的臉色很難看,短短半個時辰,十五萬大軍,就這么沒了?就算是十五萬頭豬,對方殺起來也要時間吧?

其實這十五萬大軍並沒有全沒了,而是還給他剩下幾千,就是兩旁高地的那些。

畢竟水庫的水有限,不能無限制地沖刷,有些士兵在王朗等人的提醒下,迅速地跑向兩旁的高地的,再抱住或者拽住身邊的樹林,都能抵擋住這一波水勢,然後就順利留了下來。

此時王朗顧不得什么,在水勢明顯變小之後,迅速地往前面奔去。

只見這時的遼河上,有大船,有小船,有漁船,甚至還有竹筏。船帆上掛著幾面大旗,伊字、刑字、潘字還有幽字,旗幟迎風招展。

王朗沖出來時,正好聽見船上的將領站在船甲上大聲問道,「水里的大梁士兵,你們投不投降?!」

被水庫的浪頭沖至遼河的朝廷士兵在水里撲騰著,聽到幽州將領的問話,連忙回道,「降,我願意投降!」

「快救我啊,我投降!」

投降的聲音此起彼伏的。

聽到水里的人一個個表示願意投降,船上的將領滿意了,令人扔下無數的浮木。畢竟救人是要時間的,又不是手一揮就能將所有人都救上來。有根浮木趴子,也好吊著這些士兵的命。

果然,朝廷士兵七手八腳地趴到最近的浮木上面去。

接下來,投降的士兵們,很快就被對方用竹竿繩子等物給救了上船,然後被捆綁。

朝廷士兵們不敢有意見,比起被淹死,其他的都是小問題。

跟撿魚一樣,伊春戰士一一將水里的朝廷士兵給撿上了船,船一滿,就開回岸邊,再把人一扔,再去救人。

看著這一幕,王朗只差沒有吐血三升了,這還有什么可說的,一切都是伊春的陰謀和埋伏。只是不知道,他們是在去往侯城以及去往綏化的兩條路上都埋伏了,還是只埋伏了他們走的這一條?

在出發後,他就不斷派出斥侯在這一條路上查探了,如果伊春要在這段時間修築大量的工事,他的斥侯不可能沒察覺的。除非,在他派出一波波斥侯前,對方就已經將主體工事給修築好了。

還有一點就是,伊春在此地埋伏了兩波,工事應該不簡單。從朝廷決定再次對幽州用兵到他出征的這段時間並不長,不足以讓伊春在兩處道路同時修築這樣復雜的工事。

如果他這個推測是准確的,那么,這也意味著,對方能料到他會選擇進攻侯城!故而才在此處埋伏的!一想到這個可能,他心中就驚駭無比。但是,可能嗎?因為他自已都是是在出征前才決定下來攻打侯城的。真的有人能預判到他的決定嗎?

就在王朗心中驚疑不定的時候,另一隊的領軍將軍賀靖帶著一小隊人馬趕到了。

兩股軍隊相距其實是七八公里,前面山體爆炸的時候,賀靖就察覺不對,趕緊帶著一支小隊趕了上來,後面的大軍也下令急行軍了。

可是他趕到了這里,他看到了什么?賀靖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遼河上發生的這一幕。

等從剩下的士兵里了解到實情,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完了,這些落水的朝廷士兵都成了伊春的俘虜了。甚至以後還有可能轉化成他們軍隊的士兵。

但是他們能怎么樣呢?賀靖和王朗一樣,只能干瞪眼,誰成想,出個征還要自帶水師呢?關鍵是,他們沒有水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