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抗壓(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664 字 2023-05-04

內鄉縣。

這里是唐武關道的出口處,有「守八百里伏牛之門戶,扼秦楚交通之要津」之稱。

史天澤撤到內鄉縣城,並未因今日的小敗而感到受挫。

他迅速便整頓好了士氣,甚至還能派出探馬觀測宋軍動向……

「報,大帥,我們在岵山附近發現了宋軍跡象。」

「多少人馬?」

「我等才靠近,宋軍便從林中殺出,但觀林間飛鳥,似有大軍在內,豎張字大旗,聲焰喧天……」

史天澤聽罷,沒說什么,老眼中浮過些許疑惑之sè。

董文用與史格對視一眼,大為慶幸。

「史帥料對了。」董文用拱手道:「如史帥所言,張珏果然悄然繞後,意圖偷襲我軍。」

「萬余兵力,他們遮掩得未免太好了吧?」史格沉吟道:「能做到嗎?」

「李瑕每有不可思議之大勝,想必正是因他如此詭譎。」

「若如此,倒真是詭譎了。」史格點點頭。

暫時只是探到跡象,未必就能夠確定了,只能再派探馬去打探。

不過天sè已暗,大概也難以真打探到多少軍情。

董文用卻已開始盛贊史天澤。

「史帥用兵可謂獨到啊,洞若觀火,察覺到李瑕的詭計,激流勇退,佩服……」

他已大概清點了軍中傷亡,對戰果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今日一戰從清晨戰到傍晚,宋軍的戰亡一直都是高於蒙軍的,只是宋軍還等著張珏帶一萬人繞後,始終沒有潰敗。

也就是最後史天澤鳴金撤軍,有兩千正在接戰的步卒沒能撤回來。但統籌整場戰事,一共也只比宋軍多傷亡了千余人而已。

不算敗。

真給了張珏可趁之機,那才叫敗了。

「說來,今日宋軍學的是史帥在昔木土腦兒一戰中悄然繞後的戰法啊,班門弄斧,難怪被史帥一眼拆穿……」

洋洋灑灑一通奉承,史天澤卻有些聽不下去,擺了擺手。

「虛也好、實也罷。」史天澤喟然道,「我小覷了李瑕,本想著在往山東平叛之前,先殲滅李瑕。結果,追著他兩千騎兵一路過來,卻遇到了兩萬人。」

「是,是被李瑕引來,耽誤了工夫。」

「他既有此實力,那便並非順手可滅。」史天澤道:「待我先平定李璮之亂,請奏陛下,tiáo動諸路大軍,共擊關中。」

董文用道:「是,史帥此言是正理。」

這便是史天澤之所以撤退的原因,當李瑕展示出實力,顯得足夠難打了。那便不是他這一方世侯負責剿滅的了。

在旁人看來他是敗了,但事實是,他只是決定退下來,換更穩妥的辦法對付李瑕。

「我不可再耽誤了,如今宗王已在濟南等待我近一月,須盡快出兵濟南。我觀李瑕所攜軍糧不多,必很快撤回武關。」

董文用卻又問道:「可……史帥一旦帶兵離開,李瑕再次出兵襲擾,我恐擋不住他。」

史天澤搖了搖頭。

「一則,李瑕糧草不足,我牽制他這些時日,已足夠bī退他;二則,有阿術、劉整、楊大淵等諸路兵馬相繼威脅關中,李瑕也不會再有余力出境襲擾。」

話到這里,史天澤有些感慨,又道:「可看出來了?李瑕把握的便是我們這諸路大軍進攻前的一點點時日,這豎子對時機的把握極細。」

「這么一說……確實是史帥出征,到諸路bī進關中前這不到一個月的空隙,李瑕借此大鬧了一場。」

「我只好在這一個月堵住李瑕啊。」史天澤拍膝嘆道。

他的意思是,之所以在出征山東前跑來追討李瑕,是因為李瑕像只老鼠一樣帶著兩千騎兵在河南亂竄。

他帶兵來追一追,至少是將這只老鼠趕走了,可以安心攻山東了。

董文用拱手應下,暗道史天澤還是穩當的。

~~

次日,探馬回報,李瑕果然引兵往丹水而上,徐徐退往武關。

此事不出所料,史天澤亦不能再多待,當即便提兵東進。

董文用則開始聯絡董文忠、董文蔚,准備攻回鄧州。

鄧州前幾年一直是史家子侄負責鎮守,史天澤這次來,只怕想除掉李瑕只是其一,也有不讓鄧州落到別的世侯手里的意思。

但合必赤催得急,終還是讓給董家了。

兩家交情其實很好,以前史天澤丟了真定,正是董家兄弟的父樣董俊把親衛都借給史天澤,數十年來兩家更是聯姻不斷。

由董家攻回鄧州,已是史天澤不得不接受的結果。

這一戰,董家兄弟並不難打。

呂文煥守鄧州的決心並不堅定。

鄧州居南陽盆地之中,地勢平坦,並不好守。

襄陽則好守得多,居於漢水以南,有漢水北面的樊城為犄角,水師橫於漢江,可有效殲敵。

他這次出兵,收復了鄧州、斬首了史權,已經是立了大功。

更重要的是,在戰略上牽制了蒙軍整整一個月,有力配合了李璮。已經是完成了朝廷布置的軍令。

這只是不堅定的原因,從個人意願而言,呂文煥是想守下鄧州的,但漸漸也發現,錢糧根本支撐不了他守著鄧州……

因為,宋軍與蒙古是不同的。

蒙軍攻城掠地,為何一直有錢糧支撐?

三個字,不封刀。

蒙軍是不守城的,所過之處,屠殺過去,錢糧有了的同時,根本沒有防守壓力。

今日換作蒙軍主攻,先攻下樊城,屠了城,馬上可以繼續攻襄陽。

運送輜重?留守兵馬?營建城防?安撫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