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戰略調整(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534 字 2023-05-04

延安府。

延安唐時稱「延州總管府」,宋元祐四年,升延州為延安府。當時宋與西夏戰事頻繁,此地便是主戰場之一。

當時李元昊稱帝,率兵進犯宋境,於三川口擊敗宋軍兵臨延州城下。

宋仁宗遂命韓琦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范仲淹以天章閣待制之職出知永興軍、兼知延州。

范仲淹戍邊西北,又拔擢了狄青、種世衡、郭逵、張亢等等名將。

總之,延安曾是宋與西夏的戰場,涌現了一個時代的風雲跌宕,名相良將輩出。

但從另一個方面說,大宋所謂的「西北邊境」,似乎有些丟臉。

比太原都靠南,西距玉門關還有五千里。

換成任何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延安都處在疆域中心。

名垂千古的將相,韓琦、范仲淹、狄青,多年守邊,離河套都遙不可及。

是他們做的不夠嗎?

換作衛青、霍去病來,可能做到更多?

張珏是否比得了過往這些將相?

……

秦直道上,李瑕策馬而行,腦中考慮著這些問題。

遠遠的,延州城在望。

張珏沒有出城迎接,直到李瑕進城時,他才匆匆從戍樓跑下來,渾身泛著一股酸臭味,顯然是有幾個月沒洗澡了,臉上的血wū也沒擦干凈。

倒是一咧嘴,牙齒還算白。

他守延安府一年多了,開戰時根本沒想到這一戰會打這么久。

當著士卒們的面,張珏很給李瑕面子。不過等見了禮,二人走上望台,言行就自在了許多。

「你這是受傷了?」張珏看向李瑕,完全是朋友之間說話的語氣。

「養了二十余日,快好了。」

「臉上血sè都沒了,傷成這樣了還跑延安來,不放心我不成?」

「形勢變了,得及時作tiáo整。」李瑕道:「我豈能不與你商議?」

「召我到長安,或讓我寫封長信過去便是,何必跑一趟。」

「當面說才好。你還在與楊大淵對峙,不宜輕動,干脆我來一趟,花不了幾日。」

「你好歹是一方諸侯,連威嚴都不講了。」張珏笑罵道。

李瑕道:「講什么威嚴,這次能守住關中靠的是你們這幾位名將。我得來為你們把雜事處理妥了。」

他說的是吳潛、李曾伯、廉希憲、張珏,四人或可稱得上他的四根定海針了。

除了廉希憲,另外三人都是宋臣,本就一直在為大宋朝抵擋蒙軍。

李瑕能做的,也就是讓他們在做事時能比以前更順手。

張珏道:「你莫說這些好聽的,名將我也許當得,但這次卻沒立甚大功。」

他笑了笑,之後又玩笑道:「不過,說來還是你搶了我守韓城的功勞?」

事實上,最早就是張珏留意到黃河冬日要結冰,勘察地形、訓練士卒這些前期的准備都是他做的。

只不過由李瑕來守韓城,更能吸引蒙軍兵力罷了。

此時說起這事,張珏倒不是故意邀功,而是兩人相熟說話不用過腦子,想到什么就說,也不顧忌。

李瑕也笑,道:「巴不得功勞全歸你我坐在漢中城等著聽你的捷報才好。」

「坐鎮漢中有甚意思?得坐到哈拉和林城,那得是多大的疆土。」

「疆土再大,哈拉和林也不適合定都。」

「我吹幾句牛皮還不行嗎,較什么真?」

張珏爽朗大笑,隨手一拳推在李瑕盔甲上,動作有些像少年人的打鬧。

他沒覺得是平陵郡王來巡視邊地了,只覺難得有好友來看望自己,心里非常高興。

一個四川人跑到這荒涼邊境戍守,每天一抬頭只看得到黃土地,枯燥乏味到讓人想瘋,當然想念家鄉親友……

~~

「好不容易有條黃河能借水勢破敵,功勞還被你搶了。黃土塬不像黃河啊,你看,站在高處一眼看去,光禿禿的,地勢一目了然。我和楊大淵在這樣的地勢下,誰也別想偷襲對方……說到這個,郝天益還想偷襲我,卻不知我早已得了你的情報,自是輕易將他圍了。」

「沒借機給楊大淵一次重挫?」

「哈?當楊大淵和那些蒙古將領、北地世侯一樣嗎?他可是我大宋川蜀將領出身。」

李瑕明白張珏的意思。

如果說史天澤打仗穩妥,那也是在蒙軍中屬於穩妥的,其戰略本質還是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