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燕然勒石(為盟主「等你思路」加更)(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2848 字 2023-05-12

海都汗九年,虎兒年,七月初七。

哈拉和林曾經是整個世界的中心,如今依舊庄嚴而富麗。

雖然汗位的爭奪持續了數年、忽必烈也在中原戰敗被俘,但大汗豈能沒有人選。總會有新的人登上大汗之位。

且依據黃金家族在成吉思汗面前的誓言,保窩闊台家族的汗位永固,海都就是最正統的汗。

相比於打仗,海都其實更擅長合縱連橫。

忽必烈才敗亡,他便聯合了他的叔叔禾忽,一起北復哈拉和林。

當時金帳汗國的別兒哥想要與他爭奪,然而沒多久,別兒哥正好病死了。忙哥帖木兒繼位,為了穩定局勢,遂承認了海都的汗位。

大蒙古國由此進入難得平靜的年景。

因長年爭戰,大量的勇士被忽必烈tiáo往漠南,使得漠北人口減少,所剩不多的牧民們終於有足夠的草場放牧,但也失去了擴張的熱情,武力的衰敗非常迅速。

海都卻不安於這樣的和平。

他見過李瑕,了解李瑕具有怎樣的野心;他還知道忽必烈是被俘了,而不是死了;還有大量的蒙古勇士被俘,被教化之後,很可能成為唐軍北征的先鋒。

這一切都會威脅到他好不容易恢復的汗位,他沒的選,必須打敗李瑕。

海都還善於隱忍。

登位以來,他休養生息,又通過合縱連橫的手腕,聯絡金帳汗國、尹爾汗國,大興商貿,把祖輩遺留下來的珍寶換成牛羊、奴隸,努力壯大著自己的力量。

多年蜇伏,當他終於恢復了實力,便開始遣兵南下劫掠。

漢人說「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接下來則是教訓李瑕的十年。

通過不斷的劫掠,扭轉雙方的國力,之後再滅唐。

海都准備從李瑕身上吸血。

然而他沒有想到,直接爆發的是一場舉國之戰。

「大蒙古國只是派一支騎兵往河套打草谷,唐軍居然動用大軍向我們開戰了。」

「在西邊,廉希憲、兀魯忽乃已經出兵阿母河了,他們想要占據海押立,封鎖大汗與金帳汗國、尹爾汗國的聯絡。」

「河西之地,有一支唐軍正在向哈拉和林殺過來,搶奪了呼爾門、堪宏戈部落,翻過了朝格特山之後繼續搶奪了哈德部。」

「楊奔。」

海都嘴里吐出兩個漢字,將一枚銀制的馬匹擺件放在了地圖上,哈拉和林西南的位置。

同時,他還拿起另一枚銀馬,放在了哈拉和林東南方向更遠的地方。

「從元大都出發的張珏進軍更慢,現在才走到石烏古城。」

「張珏是唐軍統帥,兵力多,行軍慢很正常。」

「唐軍打算在額爾渾河匯合,齊攻哈和拉林……」

說過了唐軍的進展,海都環視了諸王一眼,說起了大蒙古國的應對。

「忙哥帖木兒的使者已經到了。」海都語氣沉著,道:「金帳汗國會派出五萬兵馬支援海押立,由宗王別哥徹兒統領,一定能擊敗西邊的唐軍。」

這對軍心士氣是一個激勵,不少宗王、將領都感到十分驚喜。

海都繼續道:「還有,乃顏也已經答應本汗,會在唐軍北上之時,偷襲中原。」

「大汗,乃顏是個狡猾的狐狸,他真的敢再次穿過燕山進入中原嗎?」

「張珏已經北上,唐軍在燕山的兵力已經空虛,如果這樣他都不敢,那還當什么汗?」海都道:「乃顏也不好過,當年他逃離戰場,失去了威望,如果不能讓勇士們搶到財物,先要完蛋的會是他。」

「大汗英明。」

「還有猩都,他借助拖雷家族的威望來穩固他的兀魯思,會趁著戰亂攻打開平城……」

海都能夠由一個被流放的皇子成為蒙古大汗,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他這種合縱連橫的手腕。過去他能與李瑕聯合,如今也能與李瑕的敵人聯合。

只要有敏銳而長遠的戰略眼光,看清各方勢力的利弊。

「……」

商議完了戰事之後,一個個宗王、萬戶們向他們的大汗行禮,離開了萬安宮。

萬安宮是窩闊台在位時修築的宮城,蒙古語名「土門阿姆古朗圖斡耳朵」,是由漢人工匠修建而成的,飛檐畫角的宮殿建築樣式。

其中,又有許多來自各國的工匠布置的裝飾。如蒙哥在位時,來自巴黎的工匠威廉便在大門處制作了一棵銀樹,在銀樹的根部又鑄了四只銀獅子,每只獅子嘴里還能噴出馬nǎi。

出了萬安宮,可看到許多的宅邸、蒙古包。

更多的是佛寺、道觀、清真寺、基督堂等等宗教建築,白sè的高塔與青sè的屋瓦混雜在一起。

這種像是把戰利品簡單堆積在一起的、大雜燴般的城池,初看會給人一種混亂無序之感。

但看久了,又能從中看出一種相得益彰的美感來。

這里聚集了無數通過殺戮而搶奪來的財物、文化,但在數十年里還是逐漸融合成了一種文明。

因為懶得管而形成的包容的文明。

這里是哈拉和林,它也有它獨特的美,但它似乎已過了它最繁盛的時期,即將走向衰落。

直到,有一個聲音在此響起——

「入城!」

有人大聲喝令,因第一次見到這座城池而激動萬分。

這已是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月光鋪灑在廣袤的草原上,一支騎兵踏破了草原的寧靜,襲卷向哈拉和林。

奔騰的馬蹄聲近了,能看到一桿軍旗上大書著「唐」字。

時間仿佛回到了唐貞觀四年李靖滅東突厥。

唐時曾設置於此的安北都護府、瀚海都護府,如今像是續上了歷史的進程。

「砰、砰、砰……」

越來越多的蒙軍倒下,「張」字將旗也出現在了哈拉和林城外。

張珏手持大斧,策馬而上,將一根還chā在城門處的敵旗噼倒。

「蒙古大汗已經投降,還敢抵抗者殺無赦!」

根據蒙軍的情報,如今張珏的主力應該還離哈拉和林城很遠,因此,海都親率大軍往西南方去迎擊進bī得越來越近的楊奔。

但張珏自出戰開始就沒有跟著主力緩緩進軍,他只帶了三千騎兵千里奔襲;而楊奔才是率其主力牽制海都的那一部人。

留守哈拉和林的是海都的長子察八兒,他被打得措手不及,倉皇間組織蒙軍抵抗,卻已來不及了。

張珏的士卒中既有漢軍,也吸納了一部分從忽必烈軍中俘虜來的蒙古人,有的用火銃,有的用弓箭,無情地收割著守軍的性命。

這是一支專為遠征而訓練的兵馬,經過八年淬練,人人凶悍。

且有不少人的家鄉本就在漠北,更是對攻回哈拉和林有種狂熱。

唐軍就這般,以不可擋之勢直殺進哈拉和林城中,沖向萬安宮。

天明時。

「投降了!」

「投降了……」

萬安宮前的白纛倒下,察八兒放棄了抵抗,領著諸王走到了萬安宮前的大銀樹處,對著張珏緩緩拜倒。

他們以為,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大蒙古國的兵馬恢復了過去的一半戰力就能輕易擊敗漢人。

如今卻發現,同樣經過了這數年,唐軍卻qiáng大了許多倍。

從國力、將士、武器、裝備、戰略等等,唐軍已全方位地勝出了許多,甚至連地形都了如指掌,取勝已沒有了懸念。

唐軍以三千人殺敵五千余人,俘虜三萬留守蒙軍,繳獲牛羊三十萬頭,並擒獲海都之妻迭連臣同,以及海都的七個兒子。

~~

「這就是哈拉和林!」

史炤按著刀大步走過萬安宮,收繳著俘虜們的武器。

偶爾也會有不甘投降的蒙卒在身後藏著刀,突然向他們沖過來,史炤身後的士卒便會抬起火銃「砰」地將其擊倒。

迎面,王立從另一頭過來,遠遠看到史炤,招了招手。

「王立,這就是窩闊台、蒙哥的宮殿。」

史炤迎上去,一把拍在王立的肩上,手上的血也拍了一肩膀。

「我爹,你爹,還有王將軍他們……他們在天上看到我們了!」

「嗯!」

「娘的,我們殺到了蒙哥的老窩!他們在天之靈該睜眼看看!」

史炤說到這里,勐地有些失控,大吼道:「蒙哥!你他娘也給老子看清嘍!」

王立當即便給了他一熊抱,用力拍了拍他的背。

「仗還沒打完,把眼水收了。你隨大帥守城,我奉命去擊海都。」

「好。」

「走了!」

王立二話不說,大步便走。

如今楊奔就在哈拉和林城西南方向與海都決戰,他要領一千騎兵突襲海都後方。

~~

鷹唳聲劃破長空。

從天空中俯瞰而去,可以看到廣闊的戰場上有兩支兵馬正在鏖戰。

蒼鷹遂向它的失寶赤所在的方向俯沖去。

忽然。

「砰!」

一聲大響,血肉飛濺,那名失寶赤怯薛軍半邊臉都被擊成了爛泥。

蒼鷹迅速攀飛,直上雲宵,消失在天際。

而下方的戰事還在繼續。

蒙軍分成好幾個騎兵陣形,以一個半圓弧形對唐軍形成了包圍,像是半串黑sè佛珠。

唐軍卻是擺了一個固守的陣形。

兩軍之間,是如飛蝗一般不斷交織的箭失。

煙在冒、血在流,在黑sè的戰場上抹出越來越多的血sè。

東北方向,有一小股騎兵直直地撞向了蒙軍的後方。

驚呼聲、怒吼聲大作。

「哈拉和林失守了!」

「支援到了,殺啊!」

於是半圓弧形的蒙軍陣形開始變得松散了。就像是一堵土牆被一把鏟子用力鏟了進去,土開始散落。

最開始只是一個兵陣,漸漸地,整個蒙軍陣形都被擊散。

終於,它不再是一個整體。

土牆被擊倒了。

……

「哈拉和林已經攻破了,投降都不殺!」

王滿倉用蒙語大喝著。

他是楊奔麾下先鋒,最先殺入海都的陣中,配合張珏派來的援兵破陣。